分享

那些拿婆婆和亲妈比的人该醒醒了

 丁丁小猫 2016-04-14

有天晚上,突然收到一个闺蜜的微信。

说她在婆家过年的种种凄凉。

有天晚餐,婆婆给她先生煮了一盘饺子。只给了她一碗面。

我打趣她说,是不是你过年的时候没许“愿婆婆待我如亲娘的愿望啊?

她都快哭了,我就只能同情+共情一下啦。

立马发挥我那“宽慰别人的时候像个智者,折磨自己的时候像个傻瓜的超级心灵导师的能力啦。

经过一番内心的宽慰治愈和外在的冷嘲热讽,闺蜜终于偷着乐了。

因为我把自己的被虐经历拿出来炒作了一下,和闺蜜的这碟小菜一比,她的这点子委屈简直就是小巫嘛,还好意思哭哭啼啼?

女人啊,这辈子不是和婆婆过招,就是和媳妇过招,没几招拿得出手的,怎么好意思在江湖上漂啊。


要想没烦恼,就别拿婆婆和亲妈比

有些女人特别爱庸人自扰。

动不动就说,如果是我妈,肯定就给我把放在卫生间的袜子洗了;

如果是我妈,肯定不舍得让我刷碗的;

如果是我妈,肯定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而不是留给小姑子;

如果是我妈,我下班这么晚,肯定会给我准备一杯热水或是一个水果;

如果是我妈,肯定会帮我看住宝宝,让我再多睡一会的;

如果是我妈,肯定舍不得看我又上班又带孩子这个累兮兮的样子,而无一点怜惜;

如果是我妈,肯定如何如何……

这样一比较,烦恼就来了。

可亲爱的姐妹们,这婆婆确实不是你的亲妈呀,你为毛一定要拿婆婆和亲妈比呢?

如果要这么比的话,那请问你又待你婆婆如亲娘了吗?

你给你亲娘买的衣服,有你婆婆的份吗?

你给你婆婆的红包,有给你亲娘的红包厚吗?

你给你婆婆打的电话,有给你亲娘打得多吗?

你有一样好东西,你会第一时间给你亲娘还是你婆婆?

我们总是在一味地要求和索取,可是为毛我们一点也不检讨自己,一点也不愿换个角度想一想,你为你婆婆做过什么?你还有资格要求她如何如何吗?她今天能帮你,已经是你的造化了,就算她做得不好,做得不周全,那总比没有人帮你照料孩子好的多。

退而求其次,你的婆婆就是你的其次。

有本事叫你亲娘来帮你带孩子。

叫不来亲娘,那就请善待你的其次。


降低对婆婆的要求,就是在宽恕自己

就算咱的婆婆没有伊丽莎白的雍容华贵,希拉里的聪明睿智,那怕能如谁谁谁的奶奶那样,懂科学养育,懂穿衣搭配,懂饮食起居,真像你的办公用品得力那样得力。

可许多时候,我们拥有的并不得力,也不完美。

这个时候我们就特别苦闷,真有种狠铁不成钢的痛苦感。

可是这婆婆又不是再生资源,也不具备可塑性。

许多时候,她甚至还想改造改造你呢。

她还想让你像她那样节俭,还希望你能在亲友面前给足她面子,还希望你足够足够尊敬她,甚至还希望你天天叫她妈,如果能给她端盆洗脚水那就更好了。

诉求真的不同。

我们希望的是一个能和我们站在同一育儿高度的知心奶奶,可奶奶们想要抓住的却是一份牢不可破的家庭主权(包括她想要的子女的孝顺和关注)。

说来说去,还是希望妈妈们,都能在婆媳关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别对婆婆要求那么高,能有一个人不求报酬地帮我们爱孩子,照料家,这已经是最值得我们去感恩的地方了。就别再拿自己的婆婆和别人的婆婆比了,如果只是希望带孩子的人有更高的文化水准,那就请从自己下手,实现自我提升。


妈妈快乐了,孩子才开朗

婆婆虐我千百遍,我待婆婆依然如“初恋”。

这样可好?

其实,是我们的生活绑架了婆婆的晚年。

如果不是为了给我们看孩子,她也可以去穷游啊,或者在家里富养晚年啊。

想到这儿,你是不是就觉得不是婆婆在虐你,而是你在占你婆婆的便宜了?

掰着你的手指头,手指头不够用,加上你的脚指头,算一算,你婆婆的帮忙,使你们一家子一年省下了多少银子。

好了,偷着乐吧。

绕了半天,才说到快乐。

我容易吗?

看来呀,现在能让妈妈们乐开花的,除了娃就是钱了。我不往钱上扯一扯,我怎么好劝那些和婆婆有矛盾的妈妈们,乐观一点再乐观一点呢。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就总结出,人类长寿的决定因素: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

而在《黄帝内经》中早就说过: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所以医病先医“心”。

可见身心愉悦,心态平和之于健康的重要。

而当我们成为孩子的妈妈时,我们的情绪和心理又时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

妈妈快乐了,孩子才开朗。

孩子在和睦的家庭环境,有爱的家庭氛围中成长,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一个自信荣耀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