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芜湖非遗铁画十年成一图 诠释“工匠精神”

 无为客 2016-04-14

   

2016年4月7日,安徽芜湖,储金霞铁画作品《驰骋》局部 

 

  2016年4月7日,安徽芜湖,储金霞铁画作品《驰骋》动感十足 

 

  2016年4月7日,安徽芜湖,储金霞铁画展厅 

 

  2016年4月7日,安徽芜湖,芜湖铁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储金霞在创作铁画 

 

  2016年4月7日,安徽芜湖,芜湖铁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储金霞的女儿储莅文锻制铁画时火花四溅 

 

  2016年4月6日,安徽芜湖,著名铁画艺术大师叶合在创作铁画 

 

  2016年4月6日,安徽芜湖,叶合先生用铁画传统的锻造技术创作以铜为原料的浮雕齐白石像 

 

  2016年4月6日,安徽芜湖,叶合铁画作品《迎客松》细节 

  2016年4月,安徽芜湖,法国摄影师Philippe Bourgeois探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画传承人。铁画是芜湖地区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可谓是鬼斧神工,气韵天成。 

  芜湖铁画始于清朝康熙年间,由铁工汤天池与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 

  铁画艺术发源于芜湖,也传承于芜湖,但却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解放后,政府在民间遍寻铁匠艺人准备恢复这一传统艺术,才发现当时唯一健在、亲自制作过铁画的艺匠储炎庆已年近花甲。在政府的支持下,他牵头成立了“储炎庆创作小组”,带领几名铁匠专攻铁画艺术。后来,储炎庆带领的团队历经两年艰苦努力创作了《迎客松》等作品,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艺术品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据说周总理非常喜爱这些铁画作品,在会见外宾时常以《迎客松》为背景合影。 

  储金霞是储炎庆老先生的女儿,也参与了这一创作过程。她当时才15岁,起初认为制作铁画是男孩子做的事情,不愿意随父亲学习这门技艺。后来在父亲的感染下,特别是在创作《迎客松》过程中,她渐渐爱上了这门艺术,进而潜心钻研了数十年。2012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的《鸡趣图》就是她经过十年反复修改才创作完成的。与此同时,储金霞还培养了一批铁画人才,包括她的女儿储莅文,让铁画艺术不断传承下去。 

  叶合先生也是著名的铁画艺术大师,他率先将彩绘技法运用于铁画制作,与传统制作工艺形成很大的反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他还用铁画传统的锻造技术创作铜铁等为原料的金属雕塑和浮雕壁画。铁画艺术在一代代的传承和创新中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