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镜:经气管镜针吸活检在纵隔及肺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李医生的书馆 2016-04-16

山东省立医院(250021)
姜淑娟 贾龑婷 杨艳娜 王西艳 陈亚飞

    经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是纤支镜检查延伸的新领域,是一种创伤性小的非手术活检取材方法,特异性高。目前,TBNA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纤支镜的检查范围也从单纯的评价气道内病变扩展到纵隔腔内,作为支气管镜的一项检查技术,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明显提高了气管镜的检测阳性率,在对纵隔及肺门部肿物定性诊断和肺癌的分期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院呼吸内科2005 年3 月至2006 年10 月期间,对经CT 扫描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外压性狭窄病灶的88 例患者,进行了经气管镜针吸活检,以探讨TBNA 在纵隔及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89 例胸部CT 检查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肺部病变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外压性狭窄病变患者,进行经电子气管镜针吸术。其中男59 例,女30 例;年龄15~78 岁,平均年龄50.9 岁,中位年龄54.5 岁。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22 例,肺部病变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49 例,支气管腔外压性狭窄18 例。根据胸部薄层强化CT,按照WANG 氏定位法确定穿刺部位、角度和深度。根据病变部位穿刺点定为隆突前(L1)、隆突下(L8)、右气管旁(L3)、右气管前(L5)左气管前(L6)。采用OLYMPUSBF-240 电子支气管镜,穿刺针采用WANG 氏针,细胞学穿刺针分两种型号为:SW-221(中央型),SW-521(周围型);组织学活检针,型号为MW-319.患者常规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89 例患者经支气管镜常规检查后,再行TBNA 检查。 结果为支气管镜常规检查(支气管黏膜活检、刷检)确诊38 例,诊断阳性率为42.70%(38/89);89 例患者TBNA 检查确诊72 例,诊断阳性率79.78%(72/89);3 项检查联合确诊81 例,诊断阳性率为91.01%。对22 例单纯纵隔占位患者行TBNA 检查,确诊18 例,诊断阳性率为81.82%,其中结节病9 例,淋巴瘤4 例,结核病3 例,淋巴结炎2 例。其余4 例报告为可见大量成熟的淋巴细胞。49 例肺部病变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确诊47 例,诊断阳性率95.91%,TBNA诊断阳性40 例(占病例总数的81.63%),其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44 例(鳞癌15 例,腺癌23 例,小细胞癌6 例),慢性炎症1 例。2 例报告为支气管黏膜慢性炎。18 例支气管管腔外压性狭窄患者确诊14 例,诊断阳性率77.78%,其中肺鳞癌5 例,腺癌7 例,小细胞癌2 例。4例报告为纤毛柱状上皮细胞。89 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现感染、大咯血、气胸等并发症,仅有少数患者出现痰中带血丝。

编辑: 张靖    来源:丁香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