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和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巴祖卡”系列火箭筒都是美国陆军所拥有的反坦克武器中的佼佼者。作为等口径火箭筒的鼻祖,它的出现让美军步兵在德国坦克的攻击面前重新树立起自信,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成为打击日本鬼子的利器。此外,“巴祖卡”的诞生也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传奇,它起源于两个年轻人的执着,并借助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以引起高层的重视,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
重15.8公斤,长1.68米,65米内可击穿25毫米装甲
很多二战兵器的诞生都要追溯到一战,巴祖卡也不例外。自从残酷的一战催生了坦克这种能突破堑壕+钢丝网+机枪防御的进攻神器之后,如何反坦克就成为了战争中的新问题。由于当时的坦克装甲很薄,大约只有6-12mm左右,口径大一点的枪械完全可以打穿,于是拿“大枪”打坦克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这就是最早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反坦克枪。反坦克枪直到二战时期仍然被苏联等国使用,虽然它可以打透一些薄皮装甲目标,但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威力不足——“厚皮”就打不透;太长太重——步兵用着费劲;后座力太大——搞不好坦克没打着肩胛骨还给震断了……
在反坦克枪之后,手雷、燃烧瓶、平射炮和地雷都曾被寄予厚望,但要么使用距离太近,步兵去攻击坦克形同自杀,要么太过笨重,无法跟随步兵机动,要么只是消极防御武器。总之,这些招数都不令人满意,而真正乘手的步兵反坦克武器最终还是由想像力丰富,敢于创新的美国牛仔创造出来。在一战中长了见识的美国陆军认识到坦克的厉害,同时也认为自己拥有一款有效的步兵反坦克武器才行。 于是,在1918年美军正式启动了单兵火箭武器的研究计划,负责人是R.H.戈达德博士,他是美国火箭专家,还是现代液体火箭的发明者。这样牛的专家设计一个小小的火箭武器那是手到擒来,戈达德博士和同事克拉伦斯·希克曼博士一起,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研究出了一款实验性火箭筒,并于1918年11月6日在阿伯丁实验场展示了这种武器。但是,它和汤姆逊冲锋枪一样,也“生不逢时”,做完试验五天后,一战就结束了。仗都打完了还搞什么新武器呢?很快,这种火箭筒就被扔进了仓库,戈达德博士也转而研究其它项目去了。
武器,就只有跟坦克“肉搏”了 直到二战爆发,看到了德军以装甲部队为主力的“闪电战”时,美国才发现自家步兵对付坦克的招数,好像只剩下了拿手雷、炸药包去跟坦克“近身搏命”这一个办法了。此时,真正的“巴祖卡”之父,陆军上尉莱斯利·斯金纳登场了。他算是一个美军中“自学成长”的火箭专家。1931年,他被调到美国陆军军械部所属的阿伯丁试验场任职,到1938年,他在火箭这个当时几乎没人感兴趣的领域内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后来斯金奈被命令参加一个“特殊项目”——考察火箭是否有作为一种武器的价值。这个项目一无资金二无支援,但斯金奈和他的助手,海军上尉爱德华·厄尔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试验成功了一种采用滑膛身管、以尾翼稳定的简易肩射火箭筒。当时惟一的困难是缺少合适的战斗部,而且当时的美国陆军正沿着一战的老路,着力开发反坦克步枪(发射枪榴弹),不会投资一个看上去没啥用的武器,而斯金奈又不是啥权威人物,眼看他的设计就要没戏了。
正当斯金奈为此发愁的时候,运气却从天而降。当时正好有一位瑞士工程师带着他设计的空心装药战斗部来美国推销。所谓空心装药就是是把战斗部前端掏空,装上一个锥形的金属罩。战斗部爆炸时形成的高温高压使金属罩熔化为流体,以极高的速度冲击目标(最高瞬时速度可达万米每秒),以此击穿装甲。这种设计依靠装药而不依靠动能,所以对速度要求不高,适于用来作为步兵反坦克武器的战斗部。
因为正在开发反坦克步枪,美国人买下了这一专利,并设计出了M10反坦克枪榴弹。虽然M10性能出色,但后坐力大,没有合适的发射具。斯金奈则M10应用在 火箭筒上,他重新研制了发射管和电击发装置。斯金纳力图引起高层的注意,但按部就班地申请显然来不及。于是他抓住了一个M10表演射击的机会,带着火箭筒来到了阿伯丁试验场,并且在演示射击中连续两次准确命中目标,震惊了看台上观礼的将军们,将军们亲自体验这种武器后,当即决定先采购5000具,斯金纳大胆的“越级报告”终获成功。1942年5月19日,军械部与通用电器公司签订了在30天内生产5000具火箭筒的合同。由于此时美国已经进入北非作战,绝大多数产品直接从工厂送往码头,然后装船运往北非。
▲上面是鲍勃·彭斯的乐器“巴祖卡”,下面 是火箭筒“巴祖卡”(M1型),是不是很像呢?
在北非战场上,这种火箭筒很快就受到了美军官兵的欢迎,巴祖卡曾在一次战斗中击毁了德军4辆四号坦克和1辆虎式坦克,还曾有打偏的火箭弹吓坏了被伏击的德军装甲部队,误以为自己遭到炮击而投降的例子。到此时为止,这种武器连一个正式的名称都没有,德军称其为“肩射炮”,美国大兵称之为“花花公子乔治炮”,但是这个名字有点“色情”,不那么“政治正确”,于是又把它叫作“巴祖卡”(bazooka),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位名叫鲍勃·彭斯的喜剧明星使用的乐器,它与火箭筒十分相似。尽管这只是当时的“俗称”,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名字会像“卡秋莎”一样被延用至今。
不便,因此后续型号采取了可拆分设计
以防被出筒后仍在工作的火箭尾焰灼伤
二战中美军装备的“巴祖卡”60mm火箭筒分为两大系列: M1和M9。最早的M1的主体是一根长1.38m的无缝钢管,左侧焊接有机械瞄具,下方有两个握把和一个木制肩托,筒尾部有一个喇叭状支架(防止筒尾磕碰变形)。筒尾上方有一个接线盒,从中牵出两根导线,与电池和扳机相连,用来控制线路的闭合。M1的缺点是太大太重,电池安装麻烦,电池安装好后扳机就成了唯一的保险,不够安全。
是去掉了前握把和增加了挡焰圈
M1A1诞生于1943年7月,改进了筒身和电池的结构,取消了前握把,筒口部安装了一个喇叭状挡焰圈,这是为了保护射手免受火箭燃气的伤害,在握把上也增加了一个手动保险。
▲M9A1可以分为两段携 带,更适合伞兵使用
M9和M9A1在两者在外观上更为简洁,肩托改为曲线冲压钢板,可以拆卸为两断,将不可靠的干电池换成更可靠的小型发电机,通过扳机驱动产生发射所需的点火电流。
“巴祖卡”M1和M9系列均使用M6系列60mm火箭弹。M6A1火箭弹全长549mm,质量1.54kg,战斗部前端有锥形风帽,装有227g黑索金/TNT装药,发动机装有8根单孔双基发射药柱,喷管四周焊有6片条形尾翼。M6A1(尖锥头)的缺点是容易发生跳弹,而且条形尾翼的稳定效果不理想。于是出现了改进的M6A3,基本结构与M6A1基本相同,最直观的不同是风帽是半球形的圆头(减少跳弹),以及环形尾翼,全长也缩短到493mm。
保险,实弹装填,接通电极等一系列工作, 如果动作不熟练,的确会“害死”射手
由于德军在北非战场的坦克大多是防护薄弱的Ⅱ号和Ⅲ号坦克,巴祖卡在北非没遇到什么对手。除了打坦克以外,巴祖卡还能有效打击德军其它装甲车辆。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瑞恩第一次出场就是用巴祖卡击毁了一辆半履带式装甲车。不过巴祖卡也暴露出了缺点:射手在发射前必须保证后方没有障碍物,否则喷出的火药燃气可能反射烧伤射手,所以必须使用跪姿,很容易遭到敌方火力的杀伤。在美剧《兄弟连》中,火箭筒装填手由于慌乱而浪费了不少时间,保持跪姿射手的长时间地暴露在德军火力之下,急得大吼道:“我就知道你这个笨蛋迟早会害死我!”
巴祖卡正面对钢则几无胜算
巴祖卡的威力也不足,它虽然在大多数时候可以击毁德军的Ⅲ号坦克,可一旦面对倾斜式装甲的“黑豹”坦克或者装有120毫米装甲的虎式坦克,75毫米的破甲能力就显得严重不足。实战中,美军火箭筒射手在对付德军的中型或重型坦克时,只能射击其履带、观察孔、负重轮或者是发动机。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守桥之战中,汤姆中士就曾用巴祖卡攻击德军自行火炮的侧后装甲,这才将其击毁。稍后美军士兵使用巴祖卡在几十米距离上两次射击虎式正面,但都被弹飞。
被“烧”出一个洞,但里面的人员会被射 流杀伤或引起弹药殉爆
虽然“巴祖卡”有些缺点,但仍然是美军步兵手中唯一可以依仗的反坦克火力,只要使用得当,还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在1944年12月的阿登战役中,101空降师的伞兵们将巴祖卡战术发挥到极致,他们将勃朗宁轻机枪、掷弹手和巴祖卡火箭筒混合编队。一旦德军坦克发动进攻,先由巴祖卡火箭打坦克,如果坦克被摧毁,机枪手负责杀伤弃车的德军;如果攻击无效,掷弹手立刻投掷白磷手榴弹,掩护火箭筒后撤寻找战机。101师最终全靠步兵挡住了德军,巴斯托尼一战也成了美军经典的步兵反坦克战例。
就像开罐头一样容易,巴祖卡也被称为“开罐器”)
在欧洲和亚洲战场上,巴祖卡除了打坦克外,还能用于“拔点”——打击诸如地堡、重机枪火力点之类的目标,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使用巴祖卡击毁了数万个日军工事,巴祖卡的产量也达到了惊人的47万,巴祖卡也被艾森豪威尔誉为“盟军赢得战争的四大利器之一”(其他为原子弹、吉普车和C-47运输机)。
武器,桌上摆放的是巴祖卡M1A1
1943年,巴祖卡大量装备了驻扎印度的中国远征军。在反攻缅甸的战役中,巴祖卡大显身手。远征军士兵只需要在100米的距离上发射,就可以重创日军的简易工事,远比火焰喷射器或集束手榴弹更有效。
在朝鲜战争中,美军面对朝鲜人民军的T-34坦克时,发现巴祖卡的威力严重不足,曾出现22枚火箭弹全部命都摧毁不了一辆T-34的情况。于是美国紧急研制了口径达到了88.9mm 的M20“超级巴祖卡”,可击穿250mm的装甲。美国兵工厂在几周内赶制了数千具M20紧急运往朝鲜,事实证明M20对T-34以及其他苏制坦克很有效,这才顶住了朝鲜人民军T-34和IS-2的进攻狂潮,为之后的仁川登陆赢得了时间。
在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也大量地使用了从内战战场上缴获的60mm巴祖卡来攻击美军坦克。后来发现美军已经有了威力更大的M20之后,也开始仿制M20,制造了51式反坦克火箭筒,将美军的88.9mm口径取整为90mm,并加上了两脚架,51式火箭筒配用的弹药没有采用尾翼稳定,而是旋转稳定,初速为106米/秒,有效射程250米,破甲厚度120毫米,威力远小于M20,这是由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所决定的。但有总比没有强,51式出现后,志愿军各连编制了火箭筒排,使志愿军的反坦克火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汪明山依靠51式缴获了上面那辆M36式90 毫米自行加农炮(现陈列于军事博物馆)
51式火箭筒使志愿军步兵有了与美军坦克相对抗的手段。1952年6月13日,在金城官岱里防御战中,志愿军12军31师91团1营2连60炮排2班副班长汪明山在抗击美军坦克进攻时,采取利用战壕隐蔽接敌和流动作战的战法,以轻伤2人、耗弹19发的代价,取得了击毁敌坦克6辆,缴获1辆,毙敌6名、俘敌4名的战绩。其中汪明山一人用5发火箭弹击毁4辆,缴获1辆,他因此荣获二级战士勋章和一等功。朝鲜战争以后,由于51式火箭筒系测绘仿制,全重大,破甲威力有限,加上政治上的“一边倒”,很快被引进仿苏的56式(RPG2)取代。
在朝鲜战争之后,巴祖卡还出现在越战和阿尔及利亚战争中,虽然今天它已经从各国军队中消失了,但它所开创反坦克火箭筒却一直被使用到了今天,现在各种更先进的反坦克火箭筒依然是步兵反坦克的主力手段,从这一点来讲,巴祖卡堪称一代经典。
最后仍然是“考眼力”时间——猜片猜型号,不过这回的影视剧可有点难度哦,各位军迷小伙伴能看出来吗?
多管巴祖卡吉普车 《军武次位面》官方新浪微博:@军武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