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修和本性的问答

 流星雨30 2016-04-17

禅修和本性的问答

禅修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而日常生活也可以是禅修的一种方式

慈悲喜舍四种心法可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正精进、正念、正定等佛法修学成果

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出来

禅修和本性的问答

问:比如说,讲到一个人就是我们的灵知本性, 尽虚空遍法界,所以非内非外,那么人如果要堕落地狱的话,那么我这个灵知本性,不在地狱内也不在地狱外, 这个话对吧?

答: 对的!

问: 那么如果我上天,我这个本性也是尽虚空, 遍法界,并没有那个。那么如果真的下了地狱,他在那儿受苦,受苦的时候就第八识,是他的识心显化。

答:你要整体地看,灵知遍一切处,灵知有了无明执着后就成了第八识。第八识有三大功能:能藏,所藏,执藏。这三大功能,它能遍现山河大地,遍现我们的根身世界,是它遍现的。它里面含有这种潜能,种子的潜能,他能够变化一切。

潜能的第七识就是执我,一执我的命根,我的存在,我贪,我喜欢,我什么,是第七识。第六识就是了别,知道我说话,我听声音,知道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受苦受累,是第六识的作用。

在地狱里面,我们的灵知全部变成了这八个识。前五识变成地狱的身体,比如说地狱的五根,地狱的化现第六识,第七识我执,第八识也在当下显现全部的作用,那么灵知被埋没在他所存在的当下。然后,以他的那种业报,来体现灵知的一种苦难的受,虽然灵知遍虚空,但是灵知在作用处才能体现,没有作用处,它是归于法界的空性,法界空性叫法性地,法性是空性的灵知,只有在作用处才能显现。但是不同的作用,灵知表现出不一样。

所以这个灵知,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恶。他的体性是空的,非善非恶,他如果是魔就有魔的执着, 所以有魔的作用, 那么灵知被魔力所作用,也可以说作魔的里面的一种潜能,知的功能在他的作用处体现。佛完善了灵知里面的功德,所以体现为佛的光明,是这样来体现的。 所以说,即使你见性了,为什么还要开发功德, 还要除习气......

禅修和本性的问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