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手把手VIP直播课名额所剩不多 扫一扫二维码抓紧时间报名哦
绪论
(一)胎儿期 1.时间: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出为止,共40周,280天。 2.特点:胎儿期没有肺循环,易受外界影响。
补充:围生期 1.时间:孕满7个月(孕28周)到出生后7天。 2.特点:小儿的发病率,死亡率是最高的。围生期的死亡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标准。
(二)新生儿期 1.时间: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的时期。 2.特点:发病率、死亡率第二高,仅次于围生期。
(三)婴儿期 1.时间:0-1岁(要妈妈抱着的这段时期) 2.特点:① 这个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第一次高峰。 ② 免疫功能变化较大,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四)幼儿期 1.时间:1-3岁。 2.特点:① 会跑会跳,这个时候容易发生意外。 断奶后辅食添加不好,最容易营养不良。 ② 智能发育较快,自我意识发展迅速。
(五)学龄前期 1.时间: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2.特点:智力发育增快,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意外仍然多,但疾病少见。
(六)学龄期 1.时间: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2.特点:智力发育逐渐成熟,是学习的重要的时期。发病率较低。
(七)青春期 1.女童12-18岁,男童14-20岁。 2.特点:这是体格发育的第二个高峰。这个时期形成第二性征。
总结: 体格发育两个高峰:婴儿期(最快)、青春期(第二)。 智力发育高峰:学龄前期。 死亡率:围生期最高,新生儿期第二。 免疫功能不全是婴儿期。意外最多、腹泻及营养不良是幼儿期。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生长的发育规律(一)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
(二)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1.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 2.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先慢后快; 3.体格发育--快慢快。
(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由上到下(小儿出生后先哭,哭是上面) 2.由近到远(先胳膊动) 3.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二、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一般常用的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等。 (一)体重 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体液为主要成分。因体脂与体液变化较大,体重在体格生长指标中最易波动。
1.体重易于准确测量,是反映儿童与近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2.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下降不超过9%,其它状况良好。无需处理。体重下降超过10%或体重下降超过10天未恢复,那就要处理。
3.体重计算 ①首先记住:出生时体重3kg,三个月体重6kg,1岁时体重9kg,2岁时体重12kg;
②每季度每月: 新生儿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长700-800g 4-6个月每月增长500-600g 6-12个月每月增长300-400g
③计算方法:<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月龄×0.7 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月龄×0.25 1岁~12岁体重(kg)=年龄×2 8 简明公式:(M代表月龄,y代表年龄) 上半年W=3 0.7M(W小于7.5kg) 下半年W=6 0.25M(W大于等于7.5kg) 一岁后W=2y 8 注:体重大于等于7.5kg使用下半年算法,体重小于7.5kg使用上半年算法。
(二)身高(长) 多数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立位时测量称为身高。立位的测量值比仰卧位少1~2cm。身高(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也出现婴儿期和青春期两个生长高峰。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生后第1年身长增长最快,约增长25cm,则1岁身长为75cm; 2岁时:身长约87cm;2岁以后身高每年增长6~7cm。 2-12岁身高公式:年龄×7 75;(口诀:012无灵气无霸气=0岁1岁2岁为50、75、87cm) 3个月身长增长约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值进行计算。
(三)头围 1.头围测量: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 2.出生时头围34cm,1岁时头围46cm,2岁时头围48cm,5岁时头围50cm; 四个阶段除了第一个阶段增加了12cm外都是增加2cm。
(四)胸围 1.小儿出生时头比胸大,胸围比头围小1-2cm为32cm; 2.一岁时胸围=头围为46cm; 公式:2~12岁胸围=头围 年龄-1cm 总结计算原则:不管身高、体重、头围都是:生后前三个月=后九个月。
(五)上臂围 可用测量左上臂围来筛查1-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评估标准:>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六)皮下脂肪 通过测试皮脂厚度反映皮下脂肪。常用的测量部位有:腹壁皮下脂肪;背部皮下脂肪。
三、骨骼发育(一)颅骨的发育 1.前囟:呈菱形,出生时为1-2cm。1岁-2岁闭合。关闭早见于头小,过晚见于佝偻、甲状腺功能低下,前囟饱满见于颅内压增高,前囟凹陷见于脱水。 2.后囟:呈三角形,出生后6~8周闭合。 3.骨缝:出生时稍分离或重叠,一般出生3-4个月闭合。
(二)脊柱的发育 正常人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361) 3个月能抬头时出现颈椎生理弯曲(第一个生理弯曲) 6个月后能坐,出现胸椎生理弯曲(第二个生理弯曲) 1岁左右开始行走,出现腰椎生理弯曲(第三个生理弯曲)
(三)骨化中心 通常用左手(腕)正位X片了解小儿骨骼发育年龄。婴儿早期可采用膝部X线了解发育情况。 1-9岁骨龄计算:腕部骨化中心数目约为小儿岁数 1,10岁出齐共10个。
(四)牙齿的发育 1.乳牙:共有20个,4-10月出牙,3岁出齐。 二岁以内牙数= 月龄-(4到6); 2.恒牙:共有32个(其中包括4个智齿)。 恒牙骨化从新生儿开始,6岁开始萌出,20-30岁出齐。
四、运动和语言发育发育(一)运动发育 运动功能发育的规律是: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精细。 (1)抬头:新生儿俯卧时能抬头1~2秒;2月开始抬头,3个月时抬头较稳;4个月抬头很稳. (2)手握持玩具:4个月可以握持,5个月双手各握一个玩具。 (3)坐: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 (4)翻身:7个月会翻身、独坐很久,将玩具换手。 (5)爬:8个月会爬,会拍手及扶栏杆坐起。 (6)站、走、跳:9月试独站,10-11个月推车走两步,可独站片刻;一周岁会走;两岁时可双足并跳;三岁会跑。 口诀:二抬六坐四握持,七翻八爬周会走,2岁双脚跳。
(二)语言的发育(发音--理解--表达) 新生儿出生时会哭; 2个月能发出喉音; 3-4个月咿呀发音; 5-6个月发单音; 7-8个月能无意识的发出复音; 9个月能听懂再见; 10-11月龄时能说简单的单词; 2岁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需要(能说出词组); 3岁能说出简短的小句子。 口诀:5678单复音、2岁表达3岁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