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29日 除夕之夜,一阵阵钟声在北京西北郊的上空回荡。在这座象征天圆地方的大钟楼,人们通过隆重的敲钟活动,抒发惟愿国泰民安乐的美好心愿。108响代表“吉祥、崇高”的钟声从古延承至今,记录了岁月的变迁,也引发了我们对古代科技的无限遐想。 据明人蒋一葵《长安客话》记述,昔日的永乐大钟,日供六僧击之,“昼夜撞击,声闻数十里,其声宏宏,时远时近,有异他钟”。如今我们请声学专家对永乐大钟进行测音,来探寻这美妙钟声的奥秘。 这是一套大钟钟声的测量记录系统。这里面是声级计,声级计这上面是麦克风。把声音接到这里,第三声,然后从表针的摆动可以看到声级的大小。通过导线把声信号传到录音机上,这个录音机是数字录音机。记录下大钟的声音信号后,回去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可以把大钟声音的频率特性计算出来,比如说这个大钟含有什么频率成分?它的大小是多少?它的基频是什么?哪些是大钟钟声中主要的可听声音等等。在进行FFT分析以后,我们得到了钟声所包含的频率,最低16赫兹,22赫兹,这就是频率的基频了。因为一个钟,一个发声体它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振动模式。也就是它在可听声部分非常丰富,从50多赫兹到200多赫兹,其中到200多赫兹中间频率非常丰富,而且这些频率与音乐中的音名相对应,所以听起来很好听,很和谐。声音还有拍频现象,就是让我们听起来时远时近,时大时小,时高时低。 比如129赫兹时发出的声音和C3,即“哆来咪”的“哆”一样。164赫兹时就和E3即“哆来咪”的“咪”相同。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永乐大钟的钟声轻击时圆润、深沉、古雅,重击时浑厚、洪亮、庄严,如此美妙绝伦的钟声是怎么形成的呢? 从外表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口大钟的钟壁上下不一样厚,钟腰部位的厚度是94毫米,而钟口部位的壁厚竟是185毫米。测音表明,不同厚度的各个部位,各会产生相应的频率振动,发出不同的声音。而这众多分音的汇集就是一首雄伟的交响曲。 加上永乐大钟的合理的合金比率成分,幽雅钟声的出现就不是偶然的了。明永乐大钟的成分是含铜80.5%,锡16.4%,铅1.12%及少量其他元素,当含锡量在16%左右就使钟体强度、韧度适度,可以保持钟声振动的持续性,若含锡量过多或太少都会使钟声的余音减短,那么就无法欣赏到永乐大钟声闻数十里的悠长钟声了。 同时,我们发现,永乐大钟的正下方,有一个直径4米、深0.7米的八角型地坑,它不单给人们仰视大钟内壁提供了方便,更有为钟声散音的功能,与现代舞台前乐池的声学作用异曲同工。 三管齐下方才造就了永乐大钟举世无双的完美音质。那么,明朝的能工巧匠如何能攻下一道道难关,设计出这令人叫绝的声场。 首先,中国古钟千百年来的发展脉络有其自成一派的风格样式。中国钟的基本形状是钟身高度与口径之比在1:0.7左右,西洋钟则在1:1左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成语道出了中国钟用钟杵从外壁敲击的方式,而西洋钟用钟舌从内部敲击,因而发出的声音比中国钟更加急促、高昂。中国的历代古钟都遵循这一特征而量身定做。永乐大钟也不例外。 通过物理分析,钟声产生于撞钟引起的振动,而钟声的强弱、高低、音色主要取决于钟体的形状和材质。早在《周礼·考工记》中就有记载:“钟厚则石,巳薄则播”,“钟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由此可见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指出了钟壁厚则钟声沉闷,反之清脆。钟体短而口径大则钟声消失得比较快,反之悠长的道理。 永乐大钟上端闭塞下端钟口开放,形成钟顶小、钟腰细、钟身长、钟口外张似喇叭。当撞击时,引起钟声振动,使各分音的频率恰当,产生拍频现象,也是这一历史法则沿袭的结果。 《周礼·考工记》“六齐” 还明确指出合金配比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意思说铸造钟鼎的铜和锡之比可以解释为5:1或6:1,其含锡量占14~16.7%。成分分析的结果告诉我们,永乐大钟的合金比率成分与“六齐”所述大致相符。可见古人对锡量的运用及其冶炼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从举世瞩目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到独一无二的永乐大钟,时光走过了两千载,而铸钟工艺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些声学上的成就,不禁使人联想起我国历史上的又一声学佳作——天坛的回音壁,永乐大钟正是与它同时代的产物,我国不仅是四大发明的故乡,在历史上,声学也早就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今天,在高楼林立的京城深处,永乐大钟静静伫立于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人们很难在城市的喧嚣中听到那曾经声闻数十里的美妙钟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每逢国之盛典、重大节庆、时代更新,那雄浑的钟声仍会定时回响在喧闹的城市上空,给现代人类送去悠远的历史祝福。 (作者/范文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