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档案服务”战略之湖州发展模式

 天涯军博 2016-04-20
    浙江省湖州市档案在线服务发展战略,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依托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果,积极探索档案服务模式,发挥档案“资政惠民”的功能,成为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主要做法有:一是精准定位,创新理念。围绕“互联网+档案服务”,档案部门敢为人先,创新思维,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保管守旧的管理型部门向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服务型部门转变;由为党政机关服务的行政型部门向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社会型部门转变;由提供实体档案的职能型部门向信息、知识集成化的参谋型部门转变。牢固树立“大档案、大平台、大服务”的理念,开拓进取,实现信息时代的发展转型。二是统筹规划,创新模式。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划分服务领域开启三类模式:(1)基于局域网的档案服务平台。如馆藏档案管理系统,具备馆藏数字档案传输、交换、存储、安全防护的功能,承担档案馆“收集、管理、保存、利用”四项基本功能,满足日常数字档案利用服务需要和辅助档案实体管理,便于公众到档案馆内查询利用。(2)基于政务网的档案服务平台。如基于湖州市政务外网VPN专网的“湖州市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将三县两区和市本级6家档案馆的数字档案资源有机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公众只需持有效证件即可到就近档案馆查询出证,实现“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如电子文件中心,能够接收政务网用户的电子文件,并提供在线查阅利用、业务指导及托管、存储等服务,满足政务网用户的在线利用需求。(3)基于公众网的档案服务平台。通过档案门户网站和“微”媒体,建立政务公开、在线咨询、业务交流等满足公众咨询、查阅、利用等需求的服务窗口,同时,将可公开的各类数字档案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实现馆际档案信息交流和社会最广泛共享。三是夯实基础,创新机制。要实现“互联网+档案服务”目标,进一步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前提是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在现有的婚姻档案、知青档案、山林承包档案等专题库基础上,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将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保、民政、医疗、企业职工等档案纳入平台,建成内容丰富、门类齐全、载体丰富、特色鲜明的数字档案资源库。同时,开展数字档案开放和质量鉴定,确保海量信息的百分百查全、查准、查实。按照“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的要求,建立“档案信息化制度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档案信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营造一个统一、协调的管理环境,最终全面实现湖州市“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化、档案利用网络化”的目标。(编辑:刘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