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真的不喜欢中青院

 zhangsanshi211 2016-04-23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即将停办本科。传闻已久,尘埃落定。在校生忍不住吐槽自己出路还没解决,就开始担心导师们的工作。刚毕业的开始晒毕业证,表示向绝版致敬。而对于我这些,掐指一算,从入校至今原来已经12年一轮回的老人们,想说些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


仿佛应该说说我怎么不喜欢中青吧。


是啊,我不喜欢中青。因为一千个CYUER眼里有一千个中青故事,而故事的开头大多悲壮。比如你心怀入仕,结果十年寒窗,悬梁刺股,终于跑到这里一看,得咧,您玩儿去!又比如你年少懵懂,看到一个“中”字头的提前批,觉得填了也不亏,然后带着高考前多少名的万千光环一朝滚进,刚要张口得瑟,发现旁边两排省状元都在边儿凉快。你只能去慢慢学会自尊但不骄傲、理想但不幻想,你才知道分数TM竟然不是万能的,你在这里什么都不是,才能有一天去做你真正是的那个人。


我不喜欢中青。因为受不了一出寝室,吃个饭看个书去个茅坑都能碰到老师。只是学校小也罢了——晚上去个操场,远远看见课堂里义正严词的教书先生穿着老头汗衫大裤衩在水果摊讨价还价,你正在犹豫打招呼还是不打招呼,人家回头咧嘴一笑,嘿,来,吃西瓜啊。高等学府,象牙塔尖,为什么人家的老师正襟危坐、高深莫测。我们的……T恤穿反的、汲着拖鞋的、永远没在讲课本的、天天带着学生不务正业的,老师们,还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更恐怖的是,他们甚至随时能叫出你的名字,知道你的籍贯,冷不丁说出你的专业课成绩,在你压力山大时一脸得意没个正形儿地飘走。你才知道,严肃校名的伪装下,原来还有这么一种为人师表。


我不喜欢中青。因为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总共没多少学生,一煽起校友情来还能没完没了。在校时,你进进出出感觉认识小半个学校。离校时,散在社会5、6年也遇不上一个。可偏偏这帮特别爱以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相称的人,走哪儿都喜欢搞校友群、整通讯录,一遇到事儿,不知打哪儿冒出一个二话不说帮你把事儿办了——简直给诈骗犯提供据点(前几年上海校友会出过一个,因为一说校友,乌泱过来一堆人实在太热心)。在这个明明很残酷的社会,你怎么能有这么一群知冷知暖的人,了解你的底细、掌握你的挂念,对你讲个西三环北路25号,就能让你无条件信赖。简直是种温柔的危险。


我不喜欢中青。因为即便工作了,总免不去被各种声音询问毕业院校,每次说出这个名字然后对面一脸狐疑,你永远不知道怎么解释和定性。我们不是大专、不是公务员摇篮、不是干部培训班,还有一次有人竟然问我,你们是不是跟朝鲜有什么关系。于是,除了毕业时就先知先觉考了研的那一半,我们这些以为混上工作就可以远离中青的终于也还是忍不住求深造、求抱腿,用一个个更光鲜的校名覆盖学历。最后发现:然,并,卵。因为不管你怎么死不承认,每次去北京都还是要回去看一看,住不进宿舍也要住万年青,进不了图书馆也要坐坐自习室,看个阅兵式都要找校长,听说她停办便像听到初恋要结婚。


我是真的真的不喜欢中青。不喜欢她的食堂竟然天天在卖我到处都买不到的好吃又便宜的炒拉条。不喜欢每个夏天都会一地碎酒瓶空气里都是胡话的三棵树。不喜欢临考前的图书馆要7点去排队占座。不喜欢那个白天的操场刚刚用生命完成12分钟跑一到晚上就被一堆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情侣占据。不喜欢下雪的昆玉河上南方孩子连雪球都攒不起来只能被追着打。不喜欢吃宵夜还要挤成狗然后现在想做狗都做不成的民大巷子。不喜欢就算打车也要说好久好久“总政对面、北外南边儿、过了魏公村,对对对,就这儿就这儿”……


我也,不喜欢我已经离开了中青。


不喜欢青春再也无处安放,如同被强迁还拿不到赔偿款。


不喜欢江湖不再有我想听的传说,哪怕传说早就离我越来越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