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老刘tdrhg 2016-04-24

      新宾县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8
21日下午,游览过清永陵便驱车沿着苏子河向东去寻访赫图阿拉老城。赫图阿拉老城位于永陵镇,离清永陵约三四公里。赫图阿拉是满语“横冈”的发音。周围群山环绕,中间一块盆地,清澈的苏子河自东向西穿境而过,景色如画,物产丰富,是辽东的一块富庶之地。那里曾是满族的发祥地——兴京,保存着努尔哈赤早年创建的两座都城——旧老城和老城的遗迹。

汽车行至岔路口,见路边立有一尊铜像,停下车来细看,雕像基座上刻着“努尔哈赤雕像”几个汉字。努尔哈赤骑于马上,头戴兜鍪,身穿铠甲,左手牵着马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缰,右手抚着箭壶,威风凛凛,气势不凡。继续前行数百米,便是赫图阿拉老城北门。城门前用混凝土塑有一段老树桩,树桩内是景点售票处,门票
60/人,60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以上老人半价优惠。老树桩前面立有两块石碑,一块碑上刻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赫图阿拉故城”;另一块碑上刻着国家旅游局颁发的AAAA级旅游景点标志。旁边立有一块旅游广告牌,上面绘有赫图阿拉老城平面图,写有一篇老城简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介: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努尔哈赤从旧老城(两城相距二三公里)迁居到这里,明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在此建立大金汗国,史称“后金”,改元“天聪”。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赫图阿拉被称为“兴京”。兴京是后金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满清的发祥地,是满族走上统治全国政治舞台的摇篮,后人把它称作老城。赫图阿拉分为内、外两城,占地总面积155.9万平方米。外城周长9华里,东西南北共有九个门,其中南三门、北三门、东二门、西一门。内城周长5华里,有南、北、东三个门。城墙高9尺,用土石混合构筑。内城居住着努尔哈赤家族,外城居住着满族八旗兵卒,城外居住着各种工匠,最多时,居民达到2万余户。赫图阿拉老城现存古建筑群及遗址33处,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建州女真山城。

进入检票口,北门外有一条弧形坡道,城门建在山冈之上。用碎石片砌筑的高大城门,城头筑有一排箭垛,门楣上刻着“赫图阿拉故城”横额,门楼上用满汉两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种文字写着“赫图阿拉城北门”。进入城门登上城墙,是一条宽阔的马道。顺着马道前行,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上坐北朝南有一组建筑,似乎都是近年新建的。中间一幢建于高台之上的重檐八角攒顶建筑为汗宫大衙门。牌子上写着简介:汗宫大衙门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发布政令、商量军机、接待使臣、赏赐贝勒大臣的重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要场所,俗称“金銮殿”。汗宫大衙门建于
1601年—1602年,1603年正月开始使用,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在此建立大金国,世称后金,后将赫图阿拉定为后金都城——兴京。二年后,在此以“七大恨”告天誓师伐明。1619年,明神宗派出四路大军征讨后金,妄图一举攻下兴京。努尔哈赤在汗宫大衙门召集贝勒大臣研究制订抗击明军的战略战术。相继取得萨尔浒、斐芳山、尚间崖、富察之野战役全胜,进而乘胜进军辽沈,西迁都城。

汗宫大衙门后面有两幢建筑,东面一幢是“萨满神堂”。有介绍说,萨满教是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在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流传于我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操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蒙古、突厥语的许多民族中。因为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故得此称谓。萨满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地狱的能力。该教有复杂的灵魂观念,在万物有灵信念指配下,以崇奉氏族和部落的祖灵为主,兼有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内容。在赫图阿拉老城另有文庙、关帝庙、城隍庙等祭祀性场所遗址,说明满族在勃兴过程中不仅保留对原始宗教的信仰,也引进了中原地区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神祗和偶像崇拜;另一幢建筑是汗王寝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宫,那是努尔哈赤与嫡福晋、侧福晋的居所。汗王寝宫筑于高台之上,四间殿堂式建筑,硬山式青瓦盖顶,描金重彩,前有外廊,长格木门,具有浓郁的满族建筑风格。室内靠壁置有一排长坑,被褥整洁,家具简单实用。

汗王大衙门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上坐南朝北搭有一座舞台,台额挂有横幅“赫图阿拉城景区满族歌舞表演”,舞台背景是一幅东北的山川景色,一只海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东青(雄鹰,象征满族)翱翔天空。

离开汗王广场,前面是树木与花草相间的人工园林景色。东南方向不远,一块大石头上刻着“罕王井”三个大字,旁边用木栅栏围着一口清澈的水井。有介绍说,罕王井是赫图阿拉老城主要的饮用水源,当年驻扎老城的士兵、马匹都饮此井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水,至今城内老百姓仍在喝这口井里的水。井水清凉甘甜,水量极为丰富,平时水面与井口相平,大旱之年井水也不会枯竭。

罕王井侧后有一组在正白旗衙门遗址上复建起来的建筑。坐北朝南,门前立有一座砖砌照壁,正面画着一条四足腾飞的金龙与大清帝国的开创者皇太极朝服坐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像。照壁背面写着“
天理、国法、人情”六个汉字,表达皇太极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正白旗衙门是一座五开间四合院,后面一幢为正厅,大堂正中摆放着案几坐椅,是皇太极召集正白旗将领议事的地方。东西两侧厢房内陈列有皇帝太极生平简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介:皇太极(
15921643),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农历十月廿五日生于建州佛阿拉城(即旧老城,遗址在永陵镇二道河子村),生母叶赫那拉氏,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杨吉努之女。明万历四十三年,皇太极开始统领八旗中的正白旗。次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汗王之下,皇太极与其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八大贝勒轮流值掌军务。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在攻打明朝蓟辽总兵袁崇焕防守的宁远城时,被红夷大炮击伤,不久去世,由皇太极继承汗位。大金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改诸申(女真)为满洲族。次年,改大金为大清,登极称帝。皇太极在位期间,注意发展农业,重用汉臣,开科取士,绥服漠南蒙古(今内蒙古),控制朝鲜,占领了三海关外大部分地方,并与西藏政教首领通好,为入主中原,灭亡明朝奠定了基础。大清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病逝于盛京(今沈阳)清宁宫,死后葬盛京昭陵。皇太极是满族的开创者、大清帝国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离开正白旗衙门,向东步行二三百米便是塔克世故居。那是低矮的砖墙围起来的一处院落,门头挂着一块横匾“努尔哈赤出生地”。门前有一付北方农村常见的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石磨,磨盘上放着玉米粒。走进院门,里面有两组建筑,正面一组是砖瓦房四合院,右面一组是泥草房四合院。室内按满族农村的格式布置,有灶台、土坑等生活用品。奇怪的是,无论砖瓦房还是泥草房,灶台的烟囱都单独砌在室外,可能是有利于排烟。尽管塔克世故居是后来复建的,但与普通农家差不多的住房条件可以看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关外四省游之六十五: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遗址
出,在努尔哈赤出生以前,塔克世虽然是统辖一方的首领,但与中原的豪门大族相比,生活尚处于简陋的阶段。

从导览图上看,赫图阿拉老城内外还有镶白旗衙门遗址、正红旗衙门遗址、镶红旗衙门遗址、正蓝旗衙门遗址、镶蓝旗衙门遗址、镶黄旗衙门遗址、启运书院、西大狱遗址、堂子遗址、仓廒遗址、弓矢制造场遗址、城隍庙遗址、关帝庙遗址、驸马府遗址等历史遗迹。因老城区范围太大,步行其间,自感脚力不够。于是走出塔克世故居后,便按原路返回停车场,驱车到抚顺市区住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