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听听一位从医三十多年肿瘤医生的肺腑之言

 大海洋大海洋 2016-04-24

我们家三代从医,外公是1920年齐鲁医学院的本科生,在协和医院和美国都工作过。母亲、舅舅、大姨这一代全都是医生,我们这一代也学的都是医。从医三十多年了,我特别想跟大家说得是:看病时千万别着急!

夜读|听听一位从医三十多年肿瘤医生的肺腑之言

前几天,我们真是来了一对母子。患者是母亲,喉癌。陪诊的儿子年纪也不小了。两个人都特别着急,恨不得马上开始放疗、治疗。但是从医生的角度讲,还需要再做一个检查,看看是否需要前期治疗。而且不巧的是,我们医院没有这个检查,需要到隔壁医院去做。

一听到这个消息,那位儿子特别不理解:“我六十二岁了你知道吗?”我点点头,回答说知道。“我为这个病折腾两个月了,你知道吗?”我心想,这个事儿不需要我来承担,但家属有情绪,我应该先接着。

“为看这个病我都瘦了二十斤了!我求求你了!别让我们做这个检查了,你就直接放疗吧!”听到这儿,我耐心地跟家属解释:您不用求我,我们是平等的,但做这个检查是有科学道理的。

老先生很着急,哗哗地流汗,在诊室里转来转去。患者自己也着急,喉癌本身发音就有障碍,但她还是边说边比划,让人看着心疼。为了跟患者本人有充分的交流,我拿来纸笔跟她交流。

“你不用给她写,跟她说就行!”患者家属依然很有情绪。我固执地跟患者用纸笔交流着,写着写着患者的情绪就平复了,没多大会儿,家属也平静了不少。两个人决定先去隔壁医院拍片。

下午我看到诊断结果,果然有问题,确实需要治疗。这时候,老先生平静多了,他走过来跟我道歉。

我连忙宽慰他:“老先生,您不用道歉,我们两人是平等的。但是我跟您说,那个时候你不能着急,家里人病了,你是顶梁柱,您着急了也于事无补。你要是再病了,不就添事儿?”

看病的时候,我经常问患者一句话:“我说清楚了吗?”医生和患者之间最重要的是沟通,但是患者要有平静的心态,让我们有沟通的机会。很多时候患者很着急,我们说了他也没听清楚。

其实说到底,这是个信任问题,有的患者或者家属一来看病,不打招呼当着我们的面儿就录音,我觉得缺乏起码的尊重。如果信任我们,说什么都会认真去听,安下心来理解就好了。

(内容根据2016-04-22《健康时报》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张燕群)

编辑:王小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