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盂乳头状尿路上皮Ca

 微风溪韵 2016-04-24
男,80岁,无痛性肉眼血尿4天。

  患者某日傍晚无明显诱因自解肉眼血尿,呈鲜红色,为全程血尿,不伴血块,不伴尿频、尿急、尿痛,遂至当地医院就诊,门诊予查超声示:右肾实质性占位。当地医院未予特殊处理。















  影像分析:右侧肾盂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增高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呈持续性轻中度均匀强化。



  病理:右侧肾盂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讨论:

  肾盂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的肾盂源性肿瘤,好发于40 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典型临床表现为间歇无痛性全程血尿,也可有腰痛、尿路刺激征和腹部包块。

  影像表现:

  肾盂癌密度与肾实质相仿,多数密度均匀,钙化或坏死等现象很少见。肾盂癌与肾细胞癌比较,属于相对少血供的肿瘤,多数呈现较持续性轻中度强化。大部分肾盂癌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及肾积水。

  肾盂癌CT 分型 肾盂癌多数文献将其分为3型。

  ①盂内肿块型(Ⅰ型):表现为肾盂或肾盏内软组织肿物,可伴肾积水,肾轮廓多正常,肾窦脂肪多清晰。

  ②实质浸润型(Ⅱ型):表现为肾实质受侵,周围肾窦脂肪消失,肾外形尚保持或稍外隆。

  ③管壁增厚型(Ⅲ型):表现为肾盂或肾盏壁增厚或扁平状肿物,常伴有明显肾积水。

  鉴别诊断:

  盂内肿块型易于诊断,不易误诊,但可因病灶太小而漏诊。此型主要与阴性结石、血块鉴别。阴性结石CT 值较高,在80~120 HU,短时间复查,位置可移动或结石排出而消失;血块其边缘不整,无强化,常在数日内排出,充盈缺损形态、位置、密度、大小可随时间不同而变化。

  管壁增厚型主要与炎症引起的肾盂壁增厚相鉴别,后者管壁增厚较均匀,累及范围相对较长,而前者壁不规则增厚,部分病例鉴别困难。

  实质浸润型主要与肾细胞癌鉴别,鉴别要点:

  ①强化特点,后者多呈“快进快出”型强化,前者累及的肾实质,呈持续性强化减低,两者有明显不同;

  ②前者肾盂(盏)内多数有异常软组织影存在或局部肾窦脂肪模糊,后者肾盂肾盏多无异常;

  ③前者受累实质无明显占位效应,后者有明显的占位效应;

  ④前者受累实质边界不清,无假包膜,后者边界多数清晰,有假包膜。

  病例图片由江苏省人民医院影像科授权发布,严禁盗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