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文主义精神的捍卫者 考狄利娅:考狄利娅身上体现着与当时的世俗社会格格不入的美好品格。当两位姐姐急于用热切而又虚伪的话来表达对李尔的爱时,她想到的是“考狄利娅应该怎么好呢?默默地爱着吧。”她不以娓娓动人的口才和违心的话语来取悦于父亲,而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她内心里深爱着父亲却又坦言出嫁后不能全心全意爱着父亲。她认为精神上的富有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真诚无私的爱、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胜于父亲的国土。她寄托着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作品的悲剧性的突出体现之处就在于考狄利娅之死。她的死增加了戏剧的艺术震撼效果和感染力,也使得人物形象在读者的惋惜深思中不断充实、完善、丰富起来。同时,考狄利娅的死又带有一定必然性,她善良、诚实,与世俗社会不容,她的城市严谨的话语拉开了悲剧的序幕。她过于完美,接近于神的形象,在伦理败坏的社会里难有立足之地。考狄利娅之死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为李尔之死做铺垫,李尔的最后的希望,美好的愿景寄予小女儿身上,小女儿的死意味着希望的破灭。因此,他只能死去,在残酷无爱的世界里多待一刻都是对他的酷刑。考狄利娅是美好人性的象征,安排这样的人物死去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莎士比亚对人性的质疑,对人文主义理想的迷惘。 肯特:肯特是戏剧中从头至尾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的人,是理性思维和真相的代表。在戏剧开场时, 刚愎自用的李尔执意要把领土分给两个女儿,并把最孝顺的小女儿赶出国门。面对这样固执、狂怒的君王肯特毫不畏惧:“你究竟要怎样, 老头? 你以为有权有位的人向谄媚者低头,尽忠守职的臣僚就不敢说话了吗? 君主不顾自己的尊严, 干下了愚蠢的事情, 在朝的端人正士只好直言极谏。”即使被李尔错误地放逐,他仍然忠心耿耿, 暗中追随君主: “我已经完全隐去我的本来面目, 要是我能够把我的语音也完全改变过来, 那么我的一片苦心,也许可以达到目的。被放逐的肯特啊, 要是你顶着一身罪名, 还依然能够尽你的忠心, 那么总有一天,对你所爱戴的主人会大有用处的。”他改头换面重新回到李尔身边,保护他,为他传递消息;李尔发疯后也仍然跟随他、照顾他。在见到前来营救父亲的考狄利亚时, 他没有提出任何条件谋求报答,而说自己的做法只是出于忠心:“娘娘, 只要自己的苦心被人了解,那就是莫大的报酬了。”作为虔诚的大臣形象,肯特最终却也难逃死去的命运,引发读者对作品主题的深刻思考。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变者 李尔:作为剧中的核心人物,李尔带有一定的夸张性和合理性。根据女儿们对他的爱来决定分配给他们的国土的份额,这个情节不免显得荒谬可笑,但这一夸张的情节在某一特定的场合下,反倒是合理的。夸张恰恰是真实,李尔的反常心理,正是他专制独裁统治所养成的正常心理,他的反常行动在他这个狂妄乖僻的暴君身上,在他惯常的恣意任性行为中反而显得是正常的。正是因为处于优越地位的狂傲、刚愎自用导致了后来的他比一般人更经受不住教训和打击,从而走入疯狂。然而正是由于流落荒原,饱经暴风雨之苦,在“疯癫”之际使得里尔从最初的自我中心主义中解脱出来,更加理性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从两个口蜜腹剑的女儿的身上,他看清了人性的丑恶,从落魄的自己联想到成千上万的贫穷卑微的子民,从最初的极端专制主义中进行艰难的痛苦得反省,并逐渐向人文主义理想靠拢。这样的情节描述借人物之口在表达了对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讽刺的同时彰显了人文主义。 葛罗斯特:葛罗斯特的经历和转变过程和李尔相似。世故的葛罗斯特虽像李尔一样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对人轻信, 但李尔被赶出城堡后,他通过深思还是决定营救他:“王上是我的老主人,我不能坐视不救。”他对李尔说:“我的良心不允许我全然服从您女儿的无情命令;虽然她们叫我关上门, 把您丢在这狂暴的黑夜之中,可是我还是大胆出来找您,把您带到有火炉、有食物的地方去。”葛罗斯特由于轻信私生子埃德蒙,最后被残忍挖掉双眼,而始作俑者正是他曾经信宠有加的爱德蒙。这一情节的设置正好预示着李尔王悲剧的发生并非其个人之悲剧,乃社会以至于时代的悲剧。 三、敏锐的社会观察者和评判者 弄人:弄人在戏剧中被李尔称作“傻瓜”。充当了李尔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时刻供他察看自己的嘴脸。他陪伴李尔、关怀李尔、也教育了李尔。弄人特殊的身份使他成为一个复杂、矛盾的个体。他不仅是智慧和忠诚的化身,也勇于担当起敏锐的社会观察者的角色,用自己艺术的语言来评判社会。弄人对李尔的悲剧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看穿了国王分封国土的严重失误,他提醒李尔:“你想你自己好端端有了一顶王冠,却把它从中间剖成两半把两半全都送给人家,这不是背着驴过泥潭吗?”后来的情节也证明了弄人当初判断的正确性。弄人本是李尔的玩偶,但是在李尔在荒原上流浪时,他始终伴其左右,替他排解心中的伤痛。 四、极端利己主义代表者 埃德蒙:埃德蒙身为庶子,他的复仇是师出有名,因为他遭受世俗偏见的严重伤害,他需要夺回个人的尊严和地位。埃德蒙是在葛罗斯特伯爵与肯特伯爵的交谈中正式登场的。戏剧一开始便用父亲戏谑的口吻揭示了小儿子的身世——私生子。提到埃德蒙的哥哥埃德伽时,葛罗斯特称他是“合法的儿子”。由此可见,在父亲的心目中,两个儿子是不同的,对埃德蒙带有歧视的眼光。由此,埃德蒙对亲人和世人的歧视展开了激烈的抗争。然而,埃德蒙没有认清现实,他的要求是合情却不合理的,私生子历来都不会得到正统(包括法律)的认可。为了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他选择走向了邪恶,这一点,也是导致他走向灭亡的根源。 他聪明、自信,以极端的虚伪演绎出一个极端的恶人的形象。然而,在临死之前却做了有违于他的本心的事情。在阴谋失败和父亲去世的刺激下,他最终回归了人性善的一面。但这样的局面却是沉重的,表达了作者对人文理想的一种质疑。 《李尔王》是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在那个“羊吃人”的时代,战争、瘟疫、迫害、镇压、人民生活极度悲惨,地主、资本家和新老贵族仍然如狼似虎地巧取豪夺,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疯狂的掠夺。作者用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已上升到极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压迫,人民群众悲惨绝望的生活境地;也为下层人民喊出了他们再也压抑不住的愤怒和仇恨的心声。莎士比亚在任何困难时期从未失去对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心,他的悲剧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 人文主义者在生活、斗争中经受考验, 一代新人成长起来。最后,悲剧虽然以大多数代表正义的和代表邪恶势力的主人公的死结局,但作家的人文主义思想却建立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