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记得08年奥运会开幕式千人击缶吗?其实那是“冰箱”

 严骏 2016-04-27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个千人击缶的表演,大气磅礴,震撼了全世界:

还记得08年奥运会开幕式千人击缶吗?其实那是“冰箱”

这个表演动用了2000多人,身高都在180-185之间,都是从军队里挑选的。由于要求高,组委会找了五个军区(现已改称战区)才凑齐这么多人!

后来据开幕式导演组透露,张艺谋决定排这个千人击缶的节目,是因为中国古代有“迎文官,击缶而歌;迎武官,击剑而歌。”的传统,古老的乐器“缶”承载了华夏礼乐文明,传递了“有朋自远方来”的好客美德。

还记得08年奥运会开幕式千人击缶吗?其实那是“冰箱”

然而走近看,这个所谓的“缶”其实是以中国古代著名人物曾侯乙用的“冰箱”为原型的!

还记得08年奥运会开幕式千人击缶吗?其实那是“冰箱”

原件如下:

还记得08年奥运会开幕式千人击缶吗?其实那是“冰箱”青铜冰鉴,战国

器盖特写:

还记得08年奥运会开幕式千人击缶吗?其实那是“冰箱”

青铜冰鉴出土于曾侯乙墓(听说过曾侯乙编钟吧?),共有两件,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各藏一件。

它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缶组成的青铜器组合套装,缶放在方鉴中间。这件器物外表华丽、纹饰精美,看起来就很高大上。那它是做什么用的呢?

还记得08年奥运会开幕式千人击缶吗?其实那是“冰箱”

实际上,他是曾侯乙用来冰酒的。使用时,缶内装酒,鉴、缶之间的空间放冰块,这样在夏天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了。

曾侯乙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君,使用的器物十分奢华,但较低级别的贵族也掌握了这种“冰箱”的原理,只不过没有做成冰鉴缶那么高大上的东西,例如下图:

还记得08年奥运会开幕式千人击缶吗?其实那是“冰箱”

青铜方鉴壶、青铜圆鉴壶,战国,湖北省博物馆藏

上图这两件文物分别出土于湖北九连墩楚国贵族夫妻墓,堪称“情侣款冰箱”,二者均由壶和鉴两部分组成。壶置于鉴中,鉴壶相套,使用时壶内注酒,鉴内放冰块,与前面提到的曾侯乙冰鉴的原理一致,只不过没有盖子,也简陋得多。

小知识链接

缶,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所以缶既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盛酒器。

鉴,是古代流行的盛水器,可以照容颜、正衣冠,“以史为鉴”的说法就源自与此。(文/claypige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