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与肾脏损害 【转】全网发布:2016-01-16 19:08 发表者:卓莉 人的一生,无论大病小病都离不开药物治疗,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增多,吃的药物就可能更多了。而中国有句老话:是药三分毒。意思是说,药物既能治病,也能致病。所谓的“致病”,就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有药物导致肾脏功能的损伤。那么为什么药物容易导致肾损害?而哪些人容易出现药物导致的肾损害?哪些药物容易导致肾脏损害?药物导致的肾损害有哪些表现,有该如何预防及治疗?就这些问题,我们下面与大家详细探讨一下。 首先,为什么药物容易导致肾损害?众所周知,肾脏是机体代谢和排泄药物的重要器官,因此也是药物导致损伤的主要靶器官。一般来说,大多数药物都要经肝脏代谢后从肾脏排泄,当肝功能异常时,药物从肾脏代谢的负担显著加大。而还有一部分药物只在肾脏代谢和排泄,因此,某些药物在肾脏聚集的浓度远远高于血中的药物浓度,从而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加,还有就是药物在肾脏组织中蓄积、沉淀,导致肾脏组织本身的损伤。从生理学角度上来说,一方面,肾脏血流丰富,其血流量约占心搏出量的25%,因此这使得药物容易到达肾脏,同时药物在肾小球与肾小管和肾脏组织有大面积的接触,导致了肾脏对药物性损害的敏感性;此外,肾脏毛细血管也极为丰富,内皮细胞表面积大,增加了药物在体内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上沉积的机会。另一方面,肾小管上皮中的多种物质参与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使药物在肾小管积聚,同时由于尿液在肾小管存在酸碱度的变化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度,导致药物结晶阻塞产生损害。另外,药物浓度在肾髓质间质随尿液浓缩而增加,且肾髓质血流丰富耗氧高,影响肾髓质血流及供氧的药物也易导致肾损害。而发生肾脏毒性的主要机制有:(1)药物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的直接损伤作用,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急性或慢性间质性肾炎;(2)药物在肾脏沉积堵塞肾小管、导致肾内梗阻;(3)药物发生的免疫反应、过敏反应导致肾脏损伤,可引起肾小球疾病和急性间质性肾炎;(4)药物对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5)药物的间接作用损伤肾脏。 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药物导致的肾损害呢?如果不是,那哪些人容易发生药物导致的肾损害?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药物导致的肾损害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与用药的时间、剂量、患者的生理状态、存在的基础疾病等许多因素相关。最常出现药物性肾损害的是既往存在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中尤其不能忽视潜在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如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因肾脏功能生理性减退、肾脏储备功能下降,常合并多系统疾病服用多种药物,特别容易出现药物性肾损害,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各种感觉神经功能减退,使其对药物性肾损害的表现不敏感,无法及时发现,更易导致严重的后果。另外因复杂或慢性疾病联用多种药物、血流灌注不足肾血流量下降者都是易出现药物性肾损害的人群。 那哪些药物又容易导致肾脏损害呢?事实上,导致肾脏损害的药物多种多样,包括中药、西药及其各种制剂,给药途径也涵盖内服、外用和注射等多种给药方法,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导致肾脏损害的药品还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导致肾损害最常见的药物包含抗生素、造影剂、解热镇痛药、利尿和脱水药、中药和中成药等。某些情况下,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加药物的肾脏毒性。由于西药化学成分明确,临床前研究较为深入,对于可能出现的肾脏毒性能提高警惕加强防范,而中药的肾毒性影响往往被公众忽视。我国存在悠久的中医中药传统,但对于许多中药的毒副作用认识却不十分充分,而我国中药的使用存在着使用人群数量大、使用不规范、药品质量参差不齐等多种问题,同时因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随意性大、疏于监测发现不及时等问题,使我国中药导致的肾损害问题不容忽视。我国1988年颁布的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已明确规定的毒性中药品种共28种,包括:砒石、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阳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导致肾小管间质毒性的有苍耳子、鸦胆子、白果、蓖麻子、马钱子、雷公藤、斑蝥、鱼胆、铅粉、商路、雄黄、轻粉、朱砂、木通、泽泻、山慈菇、川楝子、汉防己、昆明山海棠等。商路、臭梧桐、瓜蒂、山慈菇等大剂量使用可由于剧烈呕吐和腹泻导致血容量降低、肾缺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厚朴、汉防己、马兜铃等可致间质性肾炎。导致肾小球毒性的有雄黄、斑蝥、雷公藤、桂皮、防己、松节、苍耳子、蓖麻子、牵牛子等。 药物导致的肾损害有哪些表现?不同药物导致的肾损害临床表现各异,但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的肾损害通常在单次或用药数日后出现,其中大部分表现为肾实质性的损伤,出现血尿、蛋白尿等,少数患者可出现急性肾衰竭。慢性肾损害常在长期持续服药或反复间断用药后缓慢出现,可表现为逐渐出现的多尿或夜尿增多、电解质紊乱、肾性贫血等,并逐渐进展至慢性肾衰竭。不同药物导致的肾脏损害可能表现为相同的病理类型,而同种药物也可导致多种不同的肾损害病理表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老年患者,在早期时大多无不适主诉,只在密切监测尿常规时发现有一过性尿检异常,如蛋白尿和/ 或血尿,或尿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小圆形细胞增多,如果及时停药,异常的尿液化验可在数日恢复正常。如果继续应用该药,可逐渐出现血清肌酐、尿素升高,血尿酸降低,肾小管性蛋白尿增多,尿酶排泄增多,严重者将导致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有些患者可以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可伴有恶心、食欲不振等不适。还有一些药物不引起少尿或无尿,称为非少尿性肾损伤。此种状况如果不密切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的变化,不容易早期发现药物相关性肾损伤,如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或中成药,早期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无水肿、无不适,尿蛋白微量,很容易被忽视。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恶心、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或表现为乏力,轻度贫血,体力下降,精神不集中等,这时候往往肌酐已经显著升高了,肾脏病变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发现,检测尿中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肾损伤分子-1、白介素-18 等生物标志物可以更早期发现肾损伤和肾小管坏死。 一旦出现药物导致的肾损害,应该如何治疗?主要治疗措施包括: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积极治疗并发症、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危重者可及时透析、因过敏导致且停药一周不缓解的可酌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过敏或肾毒性的药物。药物导致的肾损害治疗效果受患者年龄及生理情况、肾损害的严重程度、发现出现肾损害的时间长短、是否停用相关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年轻无基础疾病、肾损害程度轻、发现及时且及时判断出并停用相关药物、及时就诊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由于药物导致的肾脏损害治疗手段有限,多为停药后的对症支持治疗,因此预防更胜过治疗。 那么,如何进行合理用药来预防药物导致肾脏损害的发生呢?比如,对于抗生素的使用,首先是否有明确的用药的指征,并且根据常见的致病菌或微生物检查的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同时需要注意:(1)避免长时间用药,如氨基甙类抗生素连续应用不应超过10天;(2)避免与肾毒性有协同作用的药物合用;(3)避免与强效利尿剂合用,防止循环血容量不足,加重抗生素的肾毒性作用;(4)注意监护肾功能变化,定时检查尿常规、血清肌酐水平,早期发现药物性肾损害。 而对于原本就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在选用抗生素需要:(1)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实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2)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生素在人体内代谢排泄的途径、药物的蛋白结合率、药物的能否被透析清除等特性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造影剂的种类及用量都在不断增加,造影剂一度成为医院内药物相关性肾损害的首位因素。预防手段包括造影前停用肾毒性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利尿剂、二甲双胍等;造影前充分水化;造影前对危险因素进行评分,高风险人群避免使用高渗离子型造影剂;降低造影剂用量;避免72小时内重复使用造影剂,两次造影间隔最好在两周以上。 总而言之,提高对各种药物导致的肾脏损害的认识,正确合理用药,对积极预防和早期发现药物导致的肾脏损害至关重要。对于老年人、伴有基础疾病、原本存在肾功能不全等患者,用药前应评估其肾功能情况,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调整用药剂量,并且应避免联合应用多种肾毒性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才能切实降低药物导致肾脏损害的发生率。 |
|
来自: 立体生 > 《26-7.药食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