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的仁爱思想与社会公共道德
张英基
摘要:齐鲁文化推崇“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仁爱思想是齐鲁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仁”是儒家、墨家基本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之一。今天依然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齐鲁文化 社会公德 仁爱思想
社会公共道德作为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所形成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齐鲁先贤哲人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在齐鲁文化中,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包括:儒家的“仁”、“义”、“礼”、“信”、“老吾老”、“幼吾幼”等;墨家的“兼爱”、“非攻”、“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等等对人类共同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众关系等问题的关注。它涵盖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诸多方面。 儒家思想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一是协调人类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和睦相处;二是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和谐共存;三是强调人类对社会秩序的关注与维护,强调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四是在“人类和睦”与“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满足人类自身的一切需求。 在当代社会,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在不断扩大、拓展,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多样,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显得重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维持社会稳定,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也就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重要了。社会公德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与体现。因此,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见义勇为等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做一个有社会公德的好公民,这是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任务。 散见于齐鲁文化典籍中有许多先贤哲人关于社会公德方面的思想、言行,其内容丰富,思想精湛,今天依然可供我们学习与借鉴。 齐鲁文化推崇“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 仁爱思想是齐鲁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仁”是儒家基本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之一。 孔子率先把“仁”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赋予“仁”以丰富的道德内涵,被儒家视为“全德”。孔子用“仁”来处理公众关系,要求社会每一成员都应怀有仁爱同情之心、“恻隐之心”,善于为公众着想,即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他提倡为天下人排患解难,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 《礼记·礼运》把理想社会描述为:“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对“小康”、“大同”理想社会较为系统的描述,是对先秦以来,诸子百家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高度概括、诠释和完整表述。孔子构想的人类“大同”理想蓝图,是社会美的集中体现,其全部内容无一不是以“仁者爱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为宗旨的。孔子的社会美学论是丰富多彩的,他是以“仁”为主导,即以伦理道德作标准去判断、构建社会之美的。 孔子的仁学就是“人学”。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孔子赋予仁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其外延也非常宽泛。仅在《论语》中,就有八处是直接解答仁的,有十二处是涉及到仁的,“仁”字在全书中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但很难认定哪一条是他给仁下的确切定义,都只能看作是仁的一个侧面、一个组成部分。诸如:爱人、孝悌、克己复礼、忠恕、恭、宽、信、敏、惠、刚、毅、立人、达人、博施济众、成人之美、与人为善、有勇、泛爱众,等等。孔子仁的主要含义:一是爱人。包括爱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追求人的价值(包括人的才能、智慧、贡献);二是自强不息,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努力奋斗、进取;三是无私,忘我,舍生,“杀身成仁”。孔子的社会美学思想是以仁学为基础的,仁的思想,贯穿、渗透于孔子社会美学思想的诸多方面。 孟子则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他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在于人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即对他人怀有怜悯与同情心。孟子认为,对他人、对公众,有没有同情心、“恻隐之心”,这是人与禽兽的一个根本区别。 所谓同情、恻隐之心,是指当他人有困难或遭遇不幸时,自己内心所产生出一种不好受、怜悯与同情,进而想在道义上或物质上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内心感受。 同情是人的仁爱之心、善良的天性,将他人的困难遭遇看作是自己的困难,就是在感情上或道义上对他人尤其是弱者,给予利益的需要和理解与支持,而且只要有可能,富于同情心的人,总是要尽自己之力帮助那些弱者实现其愿望,做出利他的行为,而对其痛苦决不是冷眼相视,袖手旁观。 同情、恻隐之心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情感,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说:“同情是善良的心所启发的一种情感之反映。”他人快乐自己亦快乐,他人悲伤自己也悲伤,这就是“感人之所感”,所以,同情、恻隐之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的“心灵感应”与“心灵慰藉”。 墨家思想的社会公德意识更为强烈,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就是一个维护社会公利不受损害的社会公德理念。他认为,“兼爱”的基本精神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身若其身”;兼爱的理想境界是“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中》),做到不分彼此地爱一切人,不顾一切地去维护天下的共同利益与公共安全。 齐国客卿、稷下学士荀子也是一位有仁爱之心的圣贤。他说:“仁,爱也,故亲。”(《荀子·大略》)又说:“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荀子·议兵》),提出:“安以静兵息民,慈爱百姓,辟田野,实仓廪”(《荀子·王制》),主张体恤民情,施行仁政。“上莫不致爱其下,而制之以礼。上之于下,如保赤子。”(《荀子·王霸》)他还强调:“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荀子·不苟》),主张成人之美,与人为善。“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荀子则曰:“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儒效》)。《荀子·君道》指出:“为人君”者,“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为人臣”者,“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为人父”者,“宽惠而有礼”;“为人子”者,“敬爱而致恭”;“为人兄”者,“慈爱而见友”;“为人弟”者,“敬拙而不苟”,凡此等等。 齐鲁诸子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与公共安全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价值取向,孔子提倡为天下排纷解难,要做“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圣人”。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达则兼济天下”等观念,都表现了对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与公众生活的关注与责任感。墨子则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自己的崇高道德责任,他主张“非攻”,就是反对当时的非正义的战争,就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的具体体现。 在齐鲁诸子所处的当时社会,仁爱之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它提倡人与人之间相爱,尊重人的价值,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充分体现了齐鲁儒家文化、墨家文化的人道主义精神。仁爱思想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也是现代社会所不可或缺的,是对人类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导致的自我“异化”的纠正。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出现了为物所累的自我异化现象,人已不再是主体,人被物所奴役,成为物质、金钱的奴隶。而孔子仁者爱人思想所体现的对人的尊重、爱惜,对人的主体意识的肯定和主体精神的确立,这无异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齐鲁先哲“志于道”的独立人格和坚定操守,对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只重物质生活而轻视精神生活、只重工具理性而轻视道德理性的偏失,从而建立起有理想、有操守、有人格的现代人格和精神,形成高尚的健康的社会风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今时代,仁爱思想的道德准则与规范,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004.5.30 张英基 2016-4-30收集整理稿 |
|
来自: 昵称12061330 > 《个人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