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公十二年

 传统文化网站 2016-05-01


【原文】十二年春,莒人伐我东鄙1,围台。季武子救台,遂入郓2,取其钟以为公盘。

夏,晋士鲂来聘3,且拜师。

秋,吴子寿梦卒。临4于周庙,礼也。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5庙。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

冬,楚子囊、秦庶长无地伐宋,师于杨梁,以报晋之取郑也。

灵王求后于齐,齐侯问对于晏桓子。桓子对曰:“先王之礼辞有之,天子求后于诸侯,诸侯对曰:‘夫妇所生若而人,妾妇之子若而人。’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则曰:‘先守某公之遗女若而人。’”齐侯许昏6,王使阴里结之。

公如晋,朝,且拜士鲂之辱,礼也。

秦嬴归7于楚。楚司马子庚聘于秦,为夫人宁8,礼也。

【译文】十二年春,莒国人征伐我鲁国东部边境,包围台地。季武子救援台地,于是进入郓地,掠取他们的钟献给鲁襄公以作为盘。

夏,晋国士鲂来鲁国访问,同时拜谢军队出兵。

秋,吴国君王寿梦去世。鲁襄公到周庙哭泣,这符合礼仪。凡是诸侯的丧事,异姓在城外哭泣,同姓在宗庙哭泣,同宗在祖庙哭泣,同族在父庙哭泣。因为鲁国为了姓姬的人,在周庙哭泣,为了邢、凡、蒋、茅、胙、祭各姓,在周公庙里哭泣吊唁。

冬,楚国子囊、秦国庶长无地征伐宋国,驻扎在杨梁,以回报晋国夺取郑国。

周灵王向齐国求取王后,齐灵公向晏桓子询问答辞。晏桓子回答说:“先王的礼仪辞令有这样的话,天子在诸侯那里求取王后,诸侯回答说:‘夫人所生的多少人,妾妃所生的多少人。’没有女儿而有姐妹及姑姐妹的,则说:‘先君某公的遗女有多少人。’”齐灵公答应了婚事,周灵王派阴里作了约定。

鲁襄公去晋国,朝见,并拜谢士鲂的来访,符合礼仪。

秦嬴嫁到楚国。楚国司马子庚访问秦国,是为夫人回娘家省亲之事,符合礼仪。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561年,周灵王十一年期间。主要记述了七件事,一是莒国人征伐鲁国东部边境,季武子救援,顺便占领了郓地。二是晋国士鲂来鲁国访问。三是吴王寿梦去世,鲁襄公到周庙哭泣,传说周太王古公亶父见少子季历和姬昌贤德,想传位给他们,季历的两兄太伯、仲雍为让位奔于荆蛮吴地,所以吴王后代姓姬。四是楚、秦联合征伐宋国。五是周灵王向齐国求取王后,齐灵公答应了婚事。六是鲁襄公到晋国朝见。七是秦、楚两国联姻。

——————————————————

【注释】1.鄙:(bǐ比)《管子·侈靡》:“国贫而鄙富,苴美于朝。”《晏子春秋卷七·外篇第七》:“县鄙之人,入从其政。”《左传·庄公二十六年》:“群公子皆鄙。”《盐铁论·本议》:“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这里用为边邑、边境之意。

2.郓:(Yùn)古地名。《说文》:“郓,河内沁水乡。从邑,军声。”春秋鲁有二郓邑: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北。公元前616年,季孙行父所筑。鱼莒屡次争夺,称“东郓”。一在今山东省郓城县东。公元前588年鲁成公所筑,称“西郓”。

3.聘:(pìn)《诗·小雅·采薇》:“靡使归聘。”《周礼·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周礼·占梦》:“季冬聘王梦。”《管子·小匡》:“以极聘頫于诸侯,以安四邻。”《尔雅》:“聘,问也。”《礼记·曲礼》:“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韩非子·十过》:“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说文》:“聘,访也。”《后汉书·冯衍传》:“聘申叔于陈蔡兮。”这里用为访问、探问之意。

4.临:(lìn)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集韵》:“临,哭也。”

5.祢:(mí迷)《诗·邶风·泉水》:“出宿于泲,饮饯于祢。”《管子·侈靡》:“敬祖祢,尊始也。”这里用为奉祀死父的宗庙之意。

6.昏:(hūn)古同“婚”。《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诗·小雅·我行其野》:“昏姻之故。”《管子·八观》:“故昏礼不谨,则民不修廉。”《左传·隐公十一年》:“如旧昏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姓之好,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荀子·礼论》:“大昏之未发齐也。”这里用为婚礼之意。

7.归:(guī龟)《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诗·齐风·南山》:“鲁道有荡,齐子由归。”《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晏子春秋卷六·内篇杂下》:“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礼记·礼运》:“女有归。”《公羊传·隐公二年》:“妇人谓嫁曰归。”《说文》:“归,女嫁也。” 这里用为女子出嫁之意。

8.宁:(níng)已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也泛指省亲。《诗·周南·葛覃》:“归宁父母。”《左传·僖公十四年》:“鄫季姬来宁,公怒,止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