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聊电影的摄影,你最好先看过这部纪录片

 真友书屋 2016-05-01

本文首发于虹膜公众号(IrisMagazine)。


文 | magasa


推荐一部纪录片,看了这部纪录片,你对电影光影之美,以及它们是怎么生成的,一定会有更好的了解。


它就是《光影的魅力:电影摄影艺术》(Visions of Light:The Art of Cinematography)。




著名电影摄影师维托利奥·斯特拉罗说过:「摄影是以光影书写的文学,电影摄影师是运用光影、色调、色彩,融会了个人的经验、感性、智慧和情感来创作的作家。」


但对于摄影师在一部作品中的地位,常常有不同评价,在工业化生产的好莱坞制片流程中,很多人将摄影师视为微不足道的技术人员罢了,也就是说,他随时可以由另一个技术人员来顶替。




在很多人眼里,每年奥斯卡奖上的摄影奖属于技术奖项,剧本可以是艺术创作,但摄影却不是,得到的关注也还远不及一个配角奖,这些观念的出发点,无疑是好莱坞电影商品属性的反映,摄影师也在进行艺术创作几乎不能得到承认。




「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人站在一台摄影机背后,」Allen Daviau说道。


在这部纪录片中,许多健在的摄影大师纷纷从神秘的幕后走向前台,讲述自己的心得。


这当中我个人最为心仪的有马丁·斯科西斯的御用掌镜人迈克尔·查普曼(Michael Chapman),特吕弗和侯麦的长期合作伙伴,驰誉欧美两地的阿曼卓斯(Almendros),英格玛·伯格曼多年相随的摄影师斯文·尼克维斯特(Sven Nykvist),乃至闯荡好莱坞的华人摄影师先驱黄宗霑,以及拍摄划时代杰作《公民凯恩》的格雷格·托兰(Gregg Toland)。




就说戈登·威利斯(Gordon Willis)吧,他是美国东岸摄影界的代表,因为东岸的小成本制作讲究写实主义与社会批判,和加州一派的富丽堂皇大相径庭,长久以来徘徊在主流之外,但《教父》的横空出世,令威利斯逐渐被许多晚辈奉为偶像,他随后拍摄的《安妮·霍尔》等伍迪·艾伦电影更巩固了自己一代宗师的地位。


《光影的魅力》披露了威利斯在拍摄《教父》时,得到「黑暗王子」的雅号,他对逆光、阴影的运用炉火纯青,将影调魅力与黑帮人物的阴郁性格结合得天衣无缝。谈到对马龙·白兰度低调的打光处理,他认为自己「走得太远了,但伦勃朗这样的大画家在个人风格上不也走得很远吗?」




即便是对电影摄影毫无知觉,对幕后制作没有任何兴趣的影迷,观看这部纪录片也会别有收获。按照历史的演化进程,从上上个世纪的迪克森实验片与卢米埃尔短片,到有声片的出现,到表现主义烙印的黑色电影,到发明宽银幕,再到新好莱坞的复兴,一直到90年代的《好家伙》,真相当于对影史的一次重温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