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术运动在中国: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有问题

 孤凤 2016-05-01




灵气十足的骏马,风度翩翩的骑手,潇洒帅气的动作。这是人们谈到马术这项运动时的第一印象。

事实上,对于马术,相当多的中国人只有一些粗浅表面的概念。在懒熊体育记者进行的街头调查中,非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能说出马术比赛项目的人寥寥无几,绝大部分中国人既没有接触过马术,也没有接触过马术中的马。

在中国,马术绝对算得上是小众运动,与欧美国家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以德国为例,德国马术俱乐部数量超过7000家,根据全球第三大个案研究公司益普索集团的统计,德国14岁以上人群中,有124万人经常骑马。如果算上14岁以下的孩子,德国经常骑马的人约有170万。

中国则不然,中国马术俱乐部及2015年进口马匹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长期关注马术行业动态并且有固定时间骑马的人只有13万人,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马术小众化不只是钱的事儿

马术学习和普通意义上的骑马不同,它带给人的不是策马奔腾的快感和信马由缰的自由。骑马好比写字,而马术如同书法,有它的标准性。

知名马术教练李勇钢老师告诉懒熊体育,相当一部分大众对马术理解是存在误区的,“很多牧区的孩子骑马不需要刻意学,就像小孩子学走路,跑几次,胆量大就学会了,但马术有它的技巧和标准,马术练习培养的不是勇敢,而是自信。”

对于所谓的“贵族运动”一说,不少人在潜意识中将其等同于“贵的运动”。李勇钢教练表示,对于马术而言,这个“贵族”往往指的是体验过程中的贵族精神。

这种理解上的误区,也许只有慢慢了解马术,了解马文化,才能够改变,但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不菲的学习成本,又让人们缺少了一个主动了解马术的动力。

有数据显示,中国马术俱乐部数量超过800家,仅在北京便聚集了大大小小100多家马术俱乐部。不同俱乐部学习马术的会费价格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懒熊体育了解到,在北京,诸如天星调良、京城马汇等一些会籍费比较高的俱乐部,平均每个人每鞍时(一般45分钟)的费用再加上教练费可达800元以上,甚至超过千元;虽然很多俱乐部都有不同价位的会籍费,但中等价位平均每人每鞍时也要达到约400元;个别小的马场有价位相对较低的选项,但如果加上教练费,每人每次学习马术的费用至少也要接近300元。

再置办一身必要的马裤、马靴、护具装备,算下来,一年的花销至少也要近万元。


“马”上赚钱不容易

北京国发马术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懒熊体育,“北京大部分的马术俱乐部都是采取会籍制的方式,只有很少一部分俱乐部接待散客。”换句话说,想学马术,大部分俱乐部要求得先交钱成为会员。

一些大俱乐部的会籍费超过5万元,中联骑士联盟俱乐部外联部王主任表示,一般情况下,在北京有一定规模的马术俱乐部学习马术,会籍费加上教练费、护具、保险之类的相关费用,平均算下来大概3万元左右。

事实上,马术课程的会员费用还只是马术俱乐部收入来源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马匹寄养、马匹买卖、举办比赛等都是俱乐部赚钱的方式。

即便价格这么贵,但懒熊体育从京城马汇(北京)国际马术俱乐部了解到,至少在北京,90%的马术俱乐部仍然难以盈利。

俱乐部的前期规划、土地征用、马匹购买都需要巨大的成本,马的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不等,马匹每天的打理、喂养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马房和训练场地的建设,昂贵的租金、人力成本的增加,这都是马术俱乐部盈利难的因素。

▲ 马房和训练场地的建设维护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马术俱乐部的老板需要通过其他生意的输血来维持马术俱乐部的运营。单纯依靠马术俱乐部本身能达到盈利的凤毛麟角。

谈及马术俱乐部的经营,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俱乐部很多都在想怎么装修、买好马。这些固然重要,但是教练员的培训、马匹的调教、马匹福利(马匹护理,保障马匹身心健康)这些才是俱乐部最重要的东西,做好这些,俱乐部的核心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目前推广靠明星效应

“马术运动没有姚明,没有李娜,但是有于谦老师啊。”马术爱好者张先生笑言。

喜欢听郭德纲相声的朋友想必会会心一笑。在德云社,于谦的马场是节目中最常被调侃的对象之一。这让“钢丝”们知道了“设特兰矮马”,也知道了于谦马场里的小马可供小朋友体验。

此外,濮存昕、沙宝亮、栾树等很多明星都热衷于马术运动,这些公众人物的名人效应都对马术的推广有所帮助。

 两位热爱马术的音乐人——沙宝亮和栾树。

谈到马术推广,李勇钢反复表示,要推广正确的东西。而对马术初学者而言,如何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非常重要。

懒熊体育了解到,国内的马术教学系统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规范。教练员培训也存在诸多问题。

国内一些马术教练商业培训机构很多宣传高大上、国际化的培训,但是有可能只培训几天,那一定不是一个负责任的证书。而马术推广的一大作用便是让马术爱好者们辨明对错,练就火眼金睛。

从教育入手,似乎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式,在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已经成立了小学马术队,重庆的大学城人民小学也有类似动作,北京体育大学也有马术社团这样的学生组织。

当然,推广并不等同于普及。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这项运动,让更多有条件想去学习和体验马术的人们,得到正确的指导,少走一些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