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 | 谁说公厕不可以设计成透明的呢

 汉青的马甲 2016-05-02

转发自微信公众号设计联(ID:my-uapid),

请获得授权发布。


试想,假使你是一个已完成了多个备受注目的住宅及公共建筑,屡获国际殊荣的建筑师,这时有人委托你去设计一个厕所,你会如何反应?会否有种被大材小用的感觉,又或者对经费有所怀疑?可是,对日本新世代建筑师──藤本壮介(Sou Fujimoto)来说,这些似乎都不是问题,反而是自我实现的大好机会。

-透明的公共厕所-

2012年,藤本壮介在日本千叶县市原市建造了一所公共厕所,试图探索空间里公共与私密的关系,思考所谓“公共中的的私密”与“私密中的公共”。厕所破天荒地以一个玻璃盒构成,开放的空间乍看之下会令使用者春光外泄,也颠覆过往私领域的定位。不过,厕所四周以植栽花园与一面两米高的木墙所包围,既提供遮蔽作用,保护隐私,也令使用者在如厕时,能享受花园景观。这种外闭内开的建筑形式,令人不禁想到古代的竹林七贤刘伶,有一次他在家中赤身裸体,正好朋友来找他,以为他喝醉了,就讥笑他酒品差。没想到刘伶却清醒得很说:“我以天地为我的居室,房屋就是我的裤子,你没事钻到我裤子里干什么?”

 

-原始的未来-

以现象学的方法论去剖析,便不难理解藤本的设计论述:透过对瞬息万变的表面现象进行质疑/剥离/拆解,犹如剥去一层层洋葱外皮,直指核心地探究。到底“核心的本质”是什么?他的许多设计想法,都来自“建筑诞生的时刻”,思索那该是什么状态?我以“超越时空”形容,便是指藤本对所谓“原始的未来”(Primitive Future)的憧憬,向往回到一种事物发生初始的混沌壮态,探索事物“未社会化”之前的本质状态。而这种回溯确是无关乎时间的,并非历史考古。这种反思的目的在于前进,在为未来找方向。


-户外与室内之间的建筑-

其中一个极为鲜明的特征是,藤本壮介的空间常常存在暧昧性。像他于2008年完成的House N,探讨的是“户外与室内之间”的建筑。他一直觉得,从街上穿过一面墙壁,没有过渡空间,就突然进到家里是件非常奇怪的事,因此他建造了三个大小不一的箱子,像俄罗斯娃娃般一个套着一个。最外侧的箱子是个带有许多开口的巨大外壳,雨水、阳光,还有一棵树,似乎都变成家具的一部份,很难分清那到底算不算是庭园。它就像是都市与家的“之间”、都市与家“溶合”在一起的场所。


-没有意图的空间-

同年他也创作了极端版的木屋Final Wooden House,把暧昧性玩到极致,以小时候爱玩的积木堆积层迭而成,空间被35cm的模矩所微分,35cm是一个座椅的高度,一半(17.5cm)是一个阶梯的高度,两个组合(70cm)便成了一张桌子的高度,再往上攀升70cm(140cm),刚好是睡觉的空间,相等于半身坐着的高度,而在下面35cm,又能够成为收纳书本的棚架。家具与建筑似乎永远都处于一种未分化的状态,没有现代建筑在机能上的强制导向,而是一个宽容的场所,赋予居住者一种全新探索的原始可能性。正如藤本提出的“没有意图的空间”(Space of no Intention),没有意图,同时也意味着能够衍生无限的可能。


-吉普赛人的自由意志生活形态-

2011年,藤本壮介更把这两个案子的精髓融合,创作了其代表作House NA。在一个只有84.5m2的房子,却有21个不同高度的平台。同时,房子没有实际的外墙,只有少量玻璃与白色框架,完全是开放的形式。空间由一个个小盒子组成,与木造小屋同样的概念,以盒子大小与高度的差异形成家具与空间的规划。这种手法形塑出丰富的内部空间,使用者能够自由地在空间活动,家具能够随意改变位置、改装、再组,透过窗帘的开关调节私密需求。这个实验性的住宅,提供像吉普赛人一样四海为家,随遇而安的自由意志生活形态。

 

-自我实现的修行方式-

尽管从事着经济指向的产业,但藤本壮介选择的路却似乎始终与主流的商业价值观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以他的才华,假使选择与市场需求更靠近,理应能有更多案源及丰厚收入。然而藤本就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只选择能够了解他的业主,而且坚持于自己的设计理念。这是需要勇气的!唯有这种阿甘精神,才能让他走出自己的路。也因此,我称他做“建筑的行者”。因为建筑不仅是他赖以维生的职业,更是他自我实现的修行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