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勇敢》 简介

 谢大公 2016-05-03




梁羽生先生的散文《读苏联的小说》这样说起《勇敢》:
  
  “另一本小说是威拉凯特林斯卡娅的小说《勇敢》,这本书写苏联青年在远东荒僻的森林中建设一个新的城市。里面描写有各种各式的爱情,女性的心理,描写的尤其细致!有一个女孩子叫托尼亚,幼年生活非常不幸,长大后变得孤僻冷傲,但正因此,她突然被一个浮薄青年的感情所俘虏了,到她发现时她坚决地离开了他。可是那时她已怀了孕了。如果香港的女孩子碰到这类事情,不自杀也会消沉了,但托尼亚却更勇敢、更乐观地生活下去,后来她找到了一个理想的爱人。当然她的感情也不是没有波动的,尤其是当她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像他父亲的时候。对托尼亚感情的描写,是书中最感人的地方。另外有一个女子吉娜,却似典型爱享受的那种香港小姐,她很漂亮,但却折磨她丈夫的心灵,最后终于不能不以离婚来结束。”
  
  托尼亚和吉娜的故事在《勇敢》众多人物和情节中算是不大起眼的部分,在建设新城市的共青团员队伍中,各种各样的人都有――火车司机、红军潜水员、工人、仓库保管员、售货员、大学毕业生、党员干部等等,他们毅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奔赴西伯利亚,在艰苦的劳动中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体验爱情的幸福和痛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按时尚的话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们中大多数人不畏艰险、坚持到底,找到了正确的生活道路;也有人经不起考验,开了小差落荒而逃。书中有个共青团员叫阿列克赛.耶比法诺夫,原是红军的潜水员,志愿来到远东参加建设,在艰苦的环境中表现出了保尔柯察金一般的毅力和品质,当新的城市初具规模,他这样说:“我情愿这样过一辈子,一个地方建设完了,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从头开始,国家的荒地多,而跟着我的足迹就会不断出现城市、桥梁、工厂、铁路……”这就是30年代苏联青年的风采,表达了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喜悦和热忱,这种社会主义时代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共青团精神,我想当下在职场厮杀中的青年无论如何也不会理解的。
  
  我读《勇敢》的那几天,既被它的巨大魅力所征服,也不免陷入一种困惑的情绪中,这三十年的市场养成教育使我下意识地犯疑:这是真的吗?不会太夸张了吧?当时的苏联青年真的那么优秀?那么听话?让你干啥就干啥,还没有废话?这些所谓青年团员不会是犯了错误的主儿吧?不会是劳改犯吧?不是说远离莫斯科的地方都是劳改犯的天下吗?那座美丽的工业城市――阿穆尔河畔的共青城,到底是谁的血汗建成的?当年建设这座城市的真实图景到底是怎样的呢?
  
  90年代中期我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乘火车来往广州上海之间,车上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物。有一次碰到一位老太太,大概60多岁的样子,看起来干练爽利,像是高级干部的模样。我跟她坐在面对面,不知怎么就聊上了,这位阿姨很健谈,精气神儿很好。车过江西境内的时候,她问:去过共青城吗?我说:听说过没去过。她指给我看,北面多少公里,南昌和九江之间,可漂亮了。我很好奇,她怎么会提起共青城,而且很神往的样子。原来她五十年代在团中央工作,曾经多次到共青城建设现场,这座中国共青团员仿照苏联共青城建设的城市有这位阿姨的一段青春记忆。回想起我的父母,大概比这位阿姨略大几岁,五十年代初放弃了大城市的舒适生活,远赴塞外支援边疆科研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在那里艰难地度过了一生最好的岁月,家里的老照片保存着他们的青年形象:身着中山装列宁装,英姿飒爽,神采飞扬,一副祖国未来在我手中的气魄,不管后来发生多少事,他们的青春及其青春理想是不应受到指责的。
  
  从火车上的共青团阿姨,再到我的父母,我多少了解了那一代青年是怎么过来,是怎么度过他们无怨无悔的火红的青年时代的,那是他们的尊严和荣誉,如果舔着脸问他们:你们当年去共青城、去边疆,是不是当劳改犯?岂不是开国际玩笑了。同样,如果这样的问题去问《勇敢》里共青城的建设者,恐怕要挨啤酒瓶子或是猎枪子弹――青春可是不能亵渎的。
  
  在五十年代中国,《勇敢》的影响有多大?没法考证。在我见到的回忆当年的文字里,发现很多人都会提到《勇敢》,著名的如梁羽生、易中天。五十年代甚至出了两本专门评论介绍《勇敢》的书籍,一本是《勇敢地向着生活介绍薇拉.凯特玲斯卡雅的“勇敢”》(韩北屏,华南人民出版社,1955),另一本是《从勇敢中学习什么?》(张明东,人民出版社,1956),单篇的书评则多得数不过来了。我印象深的中国版《勇敢》有丛维熙的《北国草》,还有郭先红《征途》,都是讲述中国知识青年去北大荒垦荒的事迹,当年这些垦荒者活动的区域距《勇敢》描写的共青城只有数百公里,苏联共青城周边地区,从伯力到庙街方圆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1858年之前曾是大清帝国的神圣领土,不知咱们的青年团员当年遥望黑龙江对岸,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
  
  薇拉.凯特玲斯卡雅(译名系统很复杂,以《勇敢》译名为准》)的著作,除了这部《勇敢》,似乎没有见到其他的中译本,也好,有这本厚厚的《勇敢》,足够了。至于《勇敢》提倡的精神过时了没有?不好说。可以肯定的是,《勇敢》不会再重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