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醒】谨防5、6月牛羊瘤胃鼓气!!!

 九歌珍藏阁 2016-05-04

每年五六月份,当牛羊采食过多的幼嫩青草时,在胃内迅速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而又不易排出体外,引起胀肚,俗称“青草胀”,即瘤胃臌气。

发病原因:

(1)原发性原因:主要由于吃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入品质不良的青贮料,腐败、变质的饲草,过食带霜露雨水的牧草,如露水草、带霜水的青绿饲料、开花前的苜蓿、马铃薯叶以及已发酵或霉变的青贮饲料等,都能在 内迅速发酵,在瘤胃中产生大量气体。特别是在开春后开始饲喂大量肥嫩多汁的青草时最危险。若奶牛误食某些麻痹胃的毒草,如乌头、毒芹和毛茛等,常可引起中毒性瘤胃臌气。另外,饲料或饲喂制度的突然改变也易诱发本病。

(2)继发性原因:继发于某些疾病之后,是该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瘤胃臌气常继发于食管阻塞、麻痹或痉挛、创伤性网胃炎、瘤胃与腹膜粘连、慢性腹膜炎、网胃与膈肌粘连等。

症状:

采食不久后发病,弓腰举尾,腹部膨大,烦躁不安,采食、反刍停止,左腹部突出,叩之如鼓,气促喘粗,张口伸舌,左腹部迅速胀大,摇尾踢腹,听诊瘤胃蠕动音消失或减弱。

病畜的腹部迅速臌大,尤其左侧腹部明显凸出,用手扣打时感觉紧张而有弹性,发出的声音如鼓响。病牛精神沉郁,不吃、不反刍,呻吟不安,头部经常回顾腹部站立不动,拱背弯腰,频繁排尿,呼吸越来越困难,严重者即刻倒毙。

预防:

(1)防止牛采食过量的多汁、幼嫩的青草和豆科植物(如苜蓿)以及易发酵的甘薯秧、甜菜等。不在雨后或带有露水、霜等草地上放牧。

(2)做好饲料保管和加工调制工作,严禁饲喂发霉腐蚀饲料。

(3)由舍饲转为放牧的最初一两周,放牧前要喂些干草。放牧时发现有牛、羊臌气,应将其他牛、羊赶到青草较少的地方,以免继续引发此病。

治疗:

(1)把病畜牵到斜坡上,头在高处,一人将嘴撑开,另一人双手用力按摩臌胀部,或者用一根小木棒横放于口中,木棒的两端用绳子拴于头上,然后进行按摩,使胃内气体从口中排出。

(2)膨气严重的病牛要用套管针进行瘤胃放气。膨气不严重的用消气灵10毫升×3瓶,液体石蜡油500毫升×1瓶,加水1000毫升,灌服

(3)为抑制瘤胃内容物发酵,可内服防腐止酵药,如将鱼石脂 20-30克、福尔马林10-15毫升、1%克辽林20-30毫升加水配为1-2%溶液,内服。

(4)促进嗳气,恢复瘤胃功能,其方法是向舌部涂布食盐、黄酱、或将一棵树根衔于口内,促使其呕吐或嗳气。静注10%氯化钠500毫升,内加10%安钠加20毫升。

(5)病畜危机时,可在左侧腹部臌胀最高处,用套管针穿刺放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