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恰到好处的拐弯抹角

 城墙321 2016-05-04
     按说坦坦荡荡做人,说话也应该有啥说啥,直截了当,让人一听了然,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适当地“拐弯抹角”有时会比直来直去产生更佳的语言效果。

有一则幽默故事:有上酒店嫌其酒酸者,店人怒,吊之于梁。客过问其故,诉曰:“小店酒极佳,此人说酸,可是该吊?”客曰:“借一杯我尝之。”既尝毕,店人问:“何如?”客攒眉谓店主曰:“可放此人,吊了我罢。”

乍听起来故事中客人答非所问,不知所云,可一经联系上文并不难领会其意思——酒确实酸。客人的回答既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思想,又避免了与店主的正面冲撞。可以说,故事中客人言谈中“拐弯抹角”的技巧运用得较为成功,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思想,而是借用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建立起来的与原意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句子进行表述,使话语避免了平白直露,变得委婉含蓄、机智诙谐、幽默风趣,产生了更为理想的表达效果。不妨再看以下两例:

海瑞一次严厉处罚仗势侵夺民田的董其昌。一些官员来替董解围,对海瑞说:“圣人不做过分的事。”海瑞说:“诸公岂不知海瑞非圣人耶!”就把说客们顶了回去。巧妙的一句话既表达了海瑞秉公执法严办董其昌的决心,又使得说客碰上了软钉子,无言以对。

某知县见书记官脸肿,明知是被老婆所打还问他是怎么回事,书记官吞吞吐吐地说:“昨天小人家的……葡萄架倒了……”知县大笑书记官惧内。恰好知县的老婆听到了,大怒,叫他回房去。知县自言道:“看来本官家的葡萄架也要倒了。”就灰溜溜地跟着老婆走了。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同一个思想可以由不同的言语方式表达,直截了当也好,拐弯抹角也罢,贵在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收到最佳的语言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