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问题本”

 江山携手 2016-05-04

  如果课堂上没有问题,就很难产生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其实,许多时候学生不提问并非没有问题,而是没有养成记录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一定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学生,下文中的“问题本”就是一个很有趣的课堂小创新。

  如果学生在课上、课下都没有问题,不得不说,这样的课堂很可能效果不佳。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分享自己的观点。当然,这种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需要经过长久的培养。课堂上,我尝试使用“问题本”来帮助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许多时候,学生并非没有问题,而是不愿意提出来。因此,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问题本”,专门记录自己的各种问题。上课铃一响,我先宣布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在自学的同时,将问题记录在“问题本”上。自学完成后,我会让一部分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因为有“问题本”的帮助,所以学生往往能提出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一般不会直接解答,而是让其他学生解答,我在旁边进行补充和评价。

  学生建立“问题本”的同时,我自己也会建立一个“问题本”,记录学生每天提出了多少问题,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总结,看看他们谁提的问题多,谁的问题质量高。

  在学习《老师,您好》一课时,学生初读文章后,就在“问题本”上记录了许多问题,比如:

  ——《老师,您好》这个题目是谁在对谁问好?

  ——为什么文章题目还有标点符号?

  ——课文中“崇高”、“渗透”、“塑造”、“茁壮”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的“昨天”、“今天”是指明确的时间吗?

  ——“古今中外、地北天南”是不是说时间久远、地域辽阔?

  ——“春晖”、“朝霞”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代表什么?

  ——什么是比喻句,“春蚕”和“老师”有什么联系?

  ……

  在学生提问的同时,我也在自己的“问题本”上记录着:“这节课共有28名学生提出了36个问题,涵盖了课文的大部分内容。”之后,学生之间相互解答、相互辩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在上完第十节课后,我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问题最多的学生,在“问题本”上记了150个问题,最少的也有93个问题。下一步,我打算把“问题”扩大化,让学生不仅提出与课堂学习相关的问题,还要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世、同学友谊、师生感情等方面,提出他们的问题。希望我的学生,可以在提问和解惑中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土山小学)

  →专家点评

  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同,他们会在学习中产生不同的问题。有时候,学生怕自己的问题过于浅显,遭到其他人的耻笑,因此不敢提问。“问题本”的使用,正是在呵护学生的质疑精神,为他们搭建质疑的平台。此外,教师也在使用“问题本”,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鼓励性评价。这种做法让师生对“问题本”拥有持续的反馈,有助于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不断成长。

  自主学习的效率决定合作学习的效果,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应积极查找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学生找不到答案,也可以锻炼自己思维模式,通过追问、反问、类比、联想等方法提高思考能力。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归类,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提升自身素养,更好地驾驭因学生质疑而变得更加开放的课堂。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总结、变式训练,主动改编题目、自主命题。除了问题意识,举一反三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点评专家均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实验中学校长林慧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