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月5日立夏 上海人别忘了煮立夏蛋、称体重

 砂锅馄饨 2016-05-05

明天(5月5日)立夏啦!

5月5日立夏 上海人别忘了煮立夏蛋、称体重

“立夏”节气的由来

农历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上海地区“立夏”的习俗

立夏蛋

立夏这天最经典的食物还是“立夏蛋”。

立夏节时,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

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5月5日立夏 上海人别忘了煮立夏蛋、称体重

称体重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这个“称人”习俗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

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5月5日立夏 上海人别忘了煮立夏蛋、称体重

尝三新

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吃了,谓可免'疰夏'。

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

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

5月5日立夏 上海人别忘了煮立夏蛋、称体重

豌豆饭、蚕豆饭

立夏时节,还要吃豌豆饭或者蚕豆饭。统称都叫“立夏饭”。有的地方也叫“野米饭”。

豌豆糯米饭,大概是目前保存最好的立夏饮食习俗。各地会根据土产不同,添加笋丁、火腿等不同的配料。

5月5日立夏 上海人别忘了煮立夏蛋、称体重

“立夏”如何养生

5月5日立夏 上海人别忘了煮立夏蛋、称体重

立夏养生先“养心”

夏日烦躁与“心”有关。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想刻意进行调整。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同时提醒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保养。在“立夏”之季要做好自我调节、笑口常开。

5月5日立夏 上海人别忘了煮立夏蛋、称体重

炎热汗多,营养消耗大

刚进入5月,天气就热得让人有点无所适从,一些疾病随之而来。由于夏季炎热而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同时,天气炎热又影响着人的食欲,除注意饮食清洁和清淡为主外,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5月5日立夏 上海人别忘了煮立夏蛋、称体重

晚睡早起加午休

由于“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午休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让人感觉没有精神。

5月5日立夏 上海人别忘了煮立夏蛋、称体重

初夏谨防夏季病

注意预防菌痢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除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与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控制菌痢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其次应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对饮食、水源管理,消灭苍蝇,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

5月5日立夏 上海人别忘了煮立夏蛋、称体重

立夏饮食宜清淡

立夏气温开始上升,意味着正式进入夏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方式是消暑的最佳办法。此外平时多吃时令蔬果也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5月5日立夏 上海人别忘了煮立夏蛋、称体重

养生菜单:多吃鱼、海参、芝麻、豆类、小米、玉米、红薯、核桃、山楂、洋葱、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芦笋、南瓜、香蕉、苹果等;少吃动物内脏、鸡蛋黄、肥肉、鱼子、虾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5月5日立夏 上海人别忘了煮立夏蛋、称体重

多进稀食有利补养

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