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夫电影里,为什么被打的总是外国人? | 推敲迷

 cat1208 2016-05-05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香港诞生了主打功夫题材的类型片,也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功夫电影”。而功夫电影中,总少不了外国武士的身影,而他们的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的就是在拳台上被中国武者痛打一顿……

有人说电影中最能刺激观众肾上腺的三大元素是“枪战、飙车、格斗”,那功夫电影便是将格斗元素发挥到了极致。功夫片诞生后很快风靡华人世界,继而借着李小龙的努力征服了全球观众,到了改革开放后又给贫瘠的大陆电影土壤施了足足的一剂化肥。

说到功夫电影,观众最熟悉的应该是四个名字:黄飞鸿、霍元甲、陈真、叶问。关于他们的影视作品之多,演员阵容之强是其他角色所无法比拟的,为师不完全统计了一下,没演过这几个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打星,连梁朝伟、谭咏麟、陈小春、郑伊健这些大家印象中的“文戏”演员,也都按捺不住,凑了个热闹。

黄、霍、陈、叶四人在影视剧中的扮演者

黄、霍、陈、叶四人的故事背景主要都在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百余年之间,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谓“近代(有时也以辛亥革命或五四运动为界被细分成近代和现代)”时期。近代便是功夫电影最青睐的背景。以近代为背景的功夫电影中活跃着这样一群外国友人:他们本着从不利己专门为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不远万里远涉重洋来到华夏大地,自负交通、食宿、宣传开销,为的就是在拳台上被中国武者痛打一顿,用自己的尊严和鲜血(常常还有生命)成就对方的一世英名。若是没有他们的参与,功夫电影真的要失色好多。

为师不忍心让这些国际友人就此埋没,今天就专门来讲讲他们的故事。为什么总是外国人被打?“武松打虎”和“民族主义春药”

为什么有那么多外国武者本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远渡重洋来被痛打一顿,成就霍元甲、叶问们的一世英名?说到底是观众喜欢看。然而观众为什么喜欢看叶问们打洋人?

功夫电影说到底是英雄故事。从武者的角度来说,战力越高便越是英雄了得。如何显示出一个人战力高呢?要靠打败强大的对手来证明。如果要显示一个人战力极高,那就不能打一般的对手。

自古以来,打败“异类”便是刻画英雄的重要方式。

拿《水浒传》来说,梁山上几位“英雄了得”的人物大多都跟动物过不去:李逵、武松打过老虎,这两位在梁山上武艺未必是最高的,但杀气绝对是最足的;另外还有一个鲁智深,没有祸害过野生动物,来了一出倒拔垂杨柳。

武松打虎

西方人也吃这套。中世纪有个传奇英雄英国国王理查一世,相传有一回他遇到一头狮子,他掰开狮子的嘴巴,将狮子的心脏从喉咙中拔了出来,这个故事让他有了“狮心理查”的雅号。《圣经》中不少英雄都有打死狗熊、狮子的战绩,比如大卫王(就是米开朗基罗雕出来那位):第一次上战场时他还是个十几岁的放羊娃,面对别人的质疑,他说放羊的时候有熊和狮子来吃他的羊,“我就追赶它,击打它,将羊羔从它口中救出来。它起来要害我,我就揪着它的胡子,将它打死。”

米开朗基罗雕塑《大卫》,传说大卫有许多打死猛兽的经历

打败野兽的人是英雄,也许是出于古代人面对自然的无力感。到了近代大自然对于人类来说已经不再可怕了,打败野兽也就不足为怪,所以“异类”角色要换一换。在近代中国背景下,“异类”就换成了外国武者们。总体上,他们代表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威胁——外国侵略者。

在功夫片风行的七八十年代,香港、台湾处在飞速发展期,大陆“走了一堆弯路”之后也重整旗鼓迎头赶上,中国人的自豪感在这个背景下喷发出来,民族主义在影视剧中被唤醒。加上李小龙在好莱坞的成功,中国功夫成为凝聚民族意识的文化符号。而中华民族在距此不远的近代所受的各种屈辱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还是刻骨铭心的,拿个奥运冠军都会被认为是摘掉“东亚病夫”帽子的标志(不过后来发现“东亚病夫”这一概念可能是当时的中国有识之士为了刺激国人而生造出来的)。证明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的最直接途径是在身体对抗中胜过外国人,所以银幕上中国武者对洋人的每次K.O.都能让观众席上的人们血脉偾张。

这一剂“民族主义春药”强烈地刺激了观众的肾上腺,也刺激了整个市场。

“春药”的比喻很形象,却不恰当。其实那种民族主义,还是朝气、积极,而非狭隘和狂热的。被叶问们痛扁的洋人是谁?“日本人”和“其他外国人”

洋人,分为两种:日本人和“其他外国人”。这两种洋人总体上都象征着外来侵略,但形象上又有所区别。西洋武者约等于人形沙袋

“其他外国人”主要是指西洋人,以白人为主,其影视形象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身材魁梧、粗俗傲慢、体态笨重、智商低下,简而言之就是“傻大个儿”。能力属性显著倾向力量型,高攻击力,高防御力,高生命值,但是攻击频率、敏捷度、智慧值极低。

他们往往不带有政治目的,背后很可能有幕后金主,来到中国摆下擂台,往往还要卖票、开赌局,最主要的目标是赢钱。因此他们往往极度浮夸,喜欢大阵仗,爱在对战前大放厥词,说些羞辱中国人的言论,不过只是作为吸引注意力的炒作手段,让更多人来买票、下注。他们也许内心深处鄙视中国人,但对中国人没有多大敌意。

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俄国大力士、英美拳击手、比利时枪骑兵、西班牙剑客……

叶问们与他们的对战也遵循着一定的模式:中国人一开始会略处下风,格挡下对方的一记重拳时往往要被巨大的冲力顶得后退几步,然后一脸错愕,继而中国人发动的试探性攻势打到对方身上会如隔靴搔痒一般,还往往引来对方一脸嘲讽的表情。但很快中国武者会找到西洋人移动速度过慢的弱点,采用飘忽的走位,将对方打得屁滚尿流。具体参见《侏罗纪公园》中小型食肉恐龙捕食大型猎物的场景。

中小型食肉恐龙捕食大型猎物的场景。

至于结果,西洋武者们通常不至于以命相搏。输了之后或连滚带爬或气急败坏,但总是认赌服输。遇到比较有慧根的,还能够接受中华武学核心价值观的洗礼。

李连杰版《霍元甲》中的那个短裤都是星条旗的美国大力士奥皮音就是个典型西洋武者形象,下面来通过截图欣赏一下他们的对战,鸣谢优酷视频:

一定要搞个大新闻

要带主持人

上来就是一副“保证不打死你”的表情

各种逼到墙角

各种摔

跟举猴子似的

反制!我扭!

傻了吧

暴走了暴走了!

看走位!闪避!

看脚!

借力打力!摔!

几回合过后,霍元甲给出了致命一击,险些将大力士打下拳台。

脑袋差点碰钉子

最后,大力士在即将摔下擂台脑袋撞钉子死掉的时候,被霍元甲飞身救下。大力士被霍元甲的崇高品质感动,竟然一下子顿悟了中华礼仪,低头,鞠躬,拱手!!!拱手!!!用美式中文说了声“蟹蟹!”(截图没找到)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贯彻得很好。

上报纸了,最终还是搞了个大新闻

东洋武者

侵华日军化身

整个历史上给中国人造成最深重痛苦的,毫无疑问是日本人。因此中日武者的对决毫无疑问是功夫电影中最重的戏码。

早期功夫片,如李小龙《精武门》、电视剧版《霍元甲》、《陈真》中,日本武者的形象通常是青面獠牙,卑鄙残暴,比武目标严重不纯:或是宣传虚伪的“日中亲善”,或是要用击败中国功夫的方式彻底摧垮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因此中日武者之间的打斗一定带着国仇家恨,必然是以命相搏,通常只有一方能活着走下拳台,玉石俱焚、同归于尽的情况绝不罕见。

有了这样的目的,他们为了胜利便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绝不接受失败。因此中日武者之见的对决模式就复杂多了:

模式1:日方胜利

那一定是用了下三滥手段,如各种版本的《霍元甲》,剧情日本人在决战前给霍元甲下毒,导致其毒发身亡,日本人为自己无耻的胜利欢呼雀跃,一副小人得志嘴脸。当然这样一个结局不会让观众满意,因此在各版本中往往或是由霍元甲用尽最后一口气将对手击倒,或是有陈真替霍元甲报仇。

模式2:中方胜利

这情况就稍微复杂一点了,根据结局还得分几种情况。

模式2.0:日本人输了,被当场打死,结束。

模式2.1:日本人又输了,分分钟切腹自尽。

不过以上两个模式剧情太简单了些,找不到现成的例子。

模式2.2:日本人双输了,但是不甘心失败,趁中国人转身离去之际拔刀偷袭,最终被暴走的中国武者打死。比如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

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

模式2.3:日本人叒输了,被打得非死即伤,然后其他日本人就开枪了。如《精武门》中,李小龙饰演的陈真血洗日本武馆,后被日本人指使的租界警察枪杀。还有《叶问1》中,与叶问对战的日军将领被打得吐血之际,一边的“猪头小队长”开枪将叶问打成重伤。

背景就是铺天盖地的膏药旗

早期功夫电影中的日本武者都是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单一,看多了也就没啥意思。因此晚些时候的片子中日本人的形象开始多样化:比如李连杰《精武英雄》中陈真交了一个清纯可爱的日本女友,不少片子中还出现了光明磊落的武士形象。但他们终究只是电影中的陪衬。

《精武英雄》中陈真交了一个清纯可爱的日本女友在哪里与外国人决斗?“拳台”即“讲台”

既然中外武者的对决象征着中华民族和外国侵略者的较量,那这种对决便要在中国民众的见证下完成。

霍元甲打斗的地点

大多数近代功夫片的高潮部分都是中外双方在大庭广众下摆下擂台,随着战况的激烈,民众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他们发自内心地为中国武者们呐喊助威,为他们的胜利而欢呼,为他们的死亡而哭泣——这些电影里中国武者的胜利和死亡常常是一起来临的。

叶问vs日军将领:擂台摆在街口。

此时的拳台已不再是拳台,而是对台下的中国民众(也包括银幕前的观众)进行民族主义教育的讲台。不论结局是胜是败,民众都会接受一次民族精神的洗礼。

叶问中枪后,民众冲破日军封锁将其救下,熊黛林冲在第一个。

功夫片最经典的镜头,就是李小龙扮演的陈真飞身一脚踢碎“东亚病夫”的招牌。这个桥段被周杰伦写进了《双节棍》中。

鲁迅弃医从文,呐喊着要做到的事情,功夫电影一定程度上做到了。

这个梗,周杰伦也爱对决的其他可能性?《叶问3》的非典型对决

近年功夫电影中的中外对决戏码在淡化,大概是由于中华民族已经足够自信,也清晰地认识到银幕上的外国人给自己造成的伤害远远不如吸进自己肺里头的PM2.5吧。不过前不久上映的《叶问3》还是坚持了这一路线。

因为票房造假的缘故,《叶问3》现在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不过我们还是谈谈甄子丹打洋人的事吧。

诸如“俄国大力士”这样的人物是功夫电影中的常客了,历史上也确实有过中国武者打败俄国大力士的记载。不过事实上所谓的“俄国大力士”其实根本不是武林中人,而是西方马戏团中的常见角色——说到底还是来中国表演圈钱,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没想到中国人认真了,出来了个真的武师,只有蛮力的“俄国大力士”便只能当一回“人民艺术家”,陪着演完这出爱国主义教育片。

与之前有所不同,《叶问3》这回请来了一个真拳王——泰森。因为咬耳朵事件和赵丽蓉老师在春晚上的推广,泰森在中国的知名度几乎超过了拳王阿里。他在片子里头扮演一个在香港开船厂兼地下拳击赛赌场,有很深黑社会背景的企业家。

赵丽蓉老师在春晚上提及泰森

泰森确实成为了影片宣传的一大噱头,但也给剧组出了一个难题——首先叶问作为主角当然不能输;而泰森毕竟是现实中的拳王,虽然可以在电影中玩个票,但真要他赔上自己一世英名为艺术献身做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友人”兼“人民艺术家”,叫个玩自由搏击出身的武打明星给打趴下了,那肯定也是办不到的。

比杀气,泰森完胜

不过凭着中国人和稀泥的智慧,剧组很快找到了办法:叶问可以不赢,只要不输掉场面即可。

为什么叶问可以不赢?《叶问3》中的中外对决跟前面提到的功夫电影不大一样,因为《叶问3》不发生在近代呀!这部片的故事背景是1950年代的香港,那民族情绪就弱了很多。泰森在片中不是侵略者,而是一个擅长拳击的恶霸,只是碰巧他是个外国人。他一不想摆擂台二不想羞辱中国人,只是看上了某个小学的地皮,想搞暴力强拆而已。叶问也不是反侵略的旗手,只是想让孩子们继续有学上。跟国仇家恨比起来,这都不是个事儿~

因此两人的对决从民族矛盾变成了阶级矛盾,从侵略与反侵略变成了强拆与反强拆,这种对决是不需要以命相搏的。

当强拆与反强拆力量僵持不下时,两人决定用一对一决斗解决问题。然而泰森莫名地开出了对自己十分不利的条件:三分钟!只要叶问还能站着,他就放弃强拆……话说拳王你地皮不炒了啊?

而对战过程如何呢?

当中,叶问用了关节技、抱摔、还有在前两部中屡试不爽的绝招——把人按在地上照着脑袋一顿老拳……然而对泰森,都!没!用!

几个回合过后……

叶问都快吐血了

泰森表示毫发无损

叶问以肘对拳,占不到半点便宜

泰森仅仅表示:手好痛

泰森受的最重的伤,就是给划了一下脸

最后一刻,两人都使出了杀招,叶问一脚踢向泰森的裆部……裆部……泰森一记勾拳打向叶问的下巴!这时,三分钟的铃声很识相地响了起来,两人立即定格。只要再给一秒钟,叶问下巴挨这一下不死也是KO,泰森嘛……想想都痛。

定格!

在这段只有三分钟的打斗中拳王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叶问挺到了最后——泰森赢了场面,叶问赢了结果,虽然胜利条件本就明显倾向叶问的。革命变成了请客吃饭,大家皆大欢喜。

《叶问3》不是优秀的电影,但这段中国人没赢的打斗也许会被计入中国电影史吧?相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今天的中国更加强大,国际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人已经不那么需要依靠拳台上的胜利来重塑民族自信了。回过头看那时的电影和那时的中国人,那份激情,那份幼稚都是如此可爱。功夫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早已过了黄金时代,但中国功夫却随着中国影星、导演和动作指导们一起走向世界。

作者:盲琴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