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马前行——意大利南部、马耳他二十一天行记 篇六:卡塔尼亚 贵族之后

 captainzheng 2016-05-06

马耳他盘亘了三天之后,我们西西里进发。

马耳他的最后一夜,我们和房东Rose老太太聊了很久,老太太说起她自己的故事,明年去中国的计划还有我们西西里之后的目的地伊奥里亚群岛中主岛利帕里岛的体会。老太走后,我的旅伴Joyce细心的还给她留了一个中国结作为赠礼,但就是把老太的名字写成Mary了,o(╯□╰)o

Rose老太帮我们和预定的司机提前沟通好,因此凌晨三点左右我就到阳台上等待出租车的到来。车来的时候过了预定的时间,虽不到五分钟,但毕竟我们的航班太早,没看到车来心里始终忐忑不安,所以当看到司机在楼上开始掏出手机且不一会儿屋里的电话铃响了,心终于定了下来。

一路无话,这个司机仍不善言辞,把我们平安送达机场,随着我们走进机场候机楼,马耳他已渐渐离我们而去。

西西里开始向我们敞开胸怀。

到达卡塔尼亚机场才早上七点,清晨的空气异常清新,望着远处埃特纳火车圆弧状的山顶,有点陶醉在西西里的氛围里,随后便发生了一件搞笑的事情。

我们在卡塔尼亚订的旅馆,可以从卡塔尼亚火车站坐公交车抵达。由于LP的地图既没有机场也没有火山站的位置,当我坐上机场大巴,我凭经验估摸着火车站应该是个人声鼎沸的地方,所以就木有问司机大概有几站,准备先睡一会儿到时凭感觉下车吧。

从机场到市区,大巴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街道两边整洁如新绿树成荫,埃特纳火山在远方向我们微笑。

半个小时以后到达港口,有小型的军舰停泊着,穿过一个高架渠的桥洞,便进入市区。

路上行人稀少,我们的车开着飞快,到站后都是蜻蜓点水,放下一二个人便飘然而去。

没有看到貌似火车站的地方,我自己对自己说,还早呢。

在市区里兜兜转转有半个小时,行驶过森严的林荫大道,典雅的竖立着丰碑的广场,还有废弃的厂区,眼见有人上有人下,总共将近有一个小时的,我越发狐疑。

再开了一会儿,一眨眼,大巴顺着一段眼熟的高架渠开了一两分钟后一拐弯,我又看见停泊在港区里的小军舰了,大巴原路返回机场啦!后来才知道,大巴停靠的第二站就是一处静悄悄的火车站。

既来之则安之,回到机场,司机把巴士开到我们上车的地方,看来这辆车是循环开的。我不敢再托大,找司机告知我们旅馆的位置,司机示意他会提示我们下车。

等了十五分钟,这次完全是包车了,就我们四个人。

大巴再次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街道两边整洁如新绿树成荫,埃特纳火山在远方向我打招呼,又见到你啦。

接着是港口。小军舰停泊着,想想应该是海岸警卫艇吧,毕竟这里是从北非来的refugee的第一道防线。

过了高架渠,司机把车停了下来,示意我们这里就可以下车了。见因没有看到火车站我那迟疑的样子,司机便指着马路对我示意向那边走就对了。

下了车,看了街道的名字,终于和LP的地图对上了。原来这里位于旅馆和火车站的中间位置,司机是对的,没有必要去火车站坐公车,离旅馆还有半站路的样子,走走就到了。

卡塔尼亚的住宿是在booking上预定的名叫BAD的B&B,此BAD名气颇响,借用以前迈克尔·杰克逊同名专辑的译名,这家B&B还挺棒的。

旅馆位于一栋居民楼里,位于久负盛名的鱼市附近。沿街的门可以进入,也可以拐到街的另一头从一处铁门进入后穿过内院沿扶梯向上便达到另一处后门。虽然位于一栋民居内,但里面的居民都很和善。旅馆由几个房间、阁楼组成,实际的使用面积还蛮大的,卫生间的大小更是惊人,装修也很时尚——旅伴房间里墙壁上贴有大幅Jimi Hendrix的照片:

我和太太房间里则是:

虽然多坐了一边机场巴士,但到达旅馆还是太早,reception说房间还没法腾出来,建议我们先到附近转转。

她给了我们一幅本地的地图,将附近吃喝玩乐的大致区域给我们做了介绍。

我拿起地图正准备出门,她又叫住了我。她确认了一下那天是周几,然后在地图里的标注了一处位置告诉我们,中午十二点左右可以到那个地方去参观,而且是free的。

我问她那个位置具体是什么景点,她介绍了几句,我没太明白,但还是决定到那里去看看。

BAD旅馆出门左拐后没走几步路就是那道高架渠,其实这座高架渠连接的就是老城墙,过了城墙就是熙熙攘攘的鱼市。

鱼市位于一排高大石质建筑物的背面,对于鱼市的多是餐厅和咖啡馆。鱼市中,摊贩们正在叫卖极具渔港风格的本地渔产,新鲜的沙丁鱼和剑鱼摆放在冰块上,阳光下反射着淡蓝色的光。我已经决定必须要品尝一下西西里风格的海鲜大餐了。

高大的实质建筑物中间有一处拱门,穿过拱门便是一处恢弘的广场,周遭遍布雄伟的巴洛克建筑,原来我们已经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卡塔尼亚大教堂广场区域。

我原本准备直奔那处神秘的景点查看一下那究竟是什么,但既然身体已经被大教堂广场如磁石般吸引住,那就索性绕着教堂广场走一圈吧。

同样是标准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如果说马耳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阳光下明晃晃的土黄色,那卡塔尼亚大教堂周围给我留下的第一感觉就是白色的石灰岩还有部分黑色的火山石。

卡塔尼亚有段悲惨的历史,1669年,整个城市曾经被埃特纳火山爆发所吞没。12000人的生命被粗暴剥夺。

正因为此,所以大教堂所在的历史中心其实是由巴洛克建筑大师瓦卡里尼重新规划并重建的,颜色、风格都高度统一,给我一种特别精致的感觉。

考虑到等下还要回旅馆checkin,我们简单的瞅了眼大教堂华丽而壮观的正立面,远远的瞄了眼大象喷泉,便穿过大教堂的庭院,继续向东往那个神秘景点走去。

这是在大教堂门口拍的天使像。天上的云彩好似一支鸽子,吻向天使的额头。鸽子是圣灵的象征,好有宗教味的一幅图画啊。

不过,旁边的那个天使怎么摆出怨妇的神情,不敢再往下揣测了。

从大教堂广场向东,道路逐渐安静下来,穿过一个小广场,我拿着地图揣测着走向一条僻静之处,道路两边都是高墙深院。

从我身边路过一对外国旅客,好像也拿着一张地图在寻找什么,我感觉有戏,便跟着他们向前走。果然,找到了这家神秘景点Palazzo Biscari。

检索维基百科,Palazzo Biscari是Castello家族的私宅,Biscar是采邑的名字,由波旁王朝西班牙的查理五世首先命名Biscari男爵为prince of Biscari,但家族的第一位族长Agatino Paternó Castello其实是娶了Maria La Restia小姐才得到了这个头衔,几百年见,一连串的联姻和封赏,遂成为本地豪族。

这套私宅是由第三任Prince OfBiscari名为Vincenzo在卡塔尼亚大地震以后开建的,不知何故,其实它是直接建在老城墙的上面,是否也因为防震的缘故吧。首任设计师是Alonzo Di Benedetto,再经过不断的完善和修缮,最终于1763年建成。

现在这所故居便成为了博物馆,供游人参考。我个人揣测世家们之所以这么做,除了公益性等政治正确的答案之外,也可能与当地政府通过税收或者其他优惠鼓励条件有关。从BAD的reception需要查看当天是周几的情形来说,这类的贵族博物馆可能还不止一家。

其实第一次到Palazzo Biscari为时尚早,我们到大门口确认了参观时间以后,便回到BAD,进了房间,放下行李,洗漱一番之后,才再次出门。这次便首先直奔Palazzo Biscari。

12点准时入内,我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向大宅走去,太太们更走在前面。随行的大概有十几个游客,大部是意大利人,少数如我等还有几个俄罗斯好奇鬼。

我们在气派的dinning room等了片刻,随后大宅的男主人带着大包小包走进门,貌似从外地赶回来。

男主人自我介绍是Biscari家族的第十代左右,同辈份的一代也至少有十个。看来这所大宅子最后由谁拥有,也是一个难题。

根据不同国籍的旅客,男主人分别用意大利语和英语向大家介绍,不过由于意大利团人既多且为母语,所以往往男主人先用意大利语嘀嘀呱呱十分钟中途不断插科打诨笑成一团后,男主人再过来花一分钟向英语团简单介绍。

大宅里最出彩的地方是洛可可式风格的宴会大厅,周围一圈镜子,穹顶上装饰有华丽的天顶画。称得上豪华气派,想当年也应该是轻歌曼舞,鼓乐齐鸣,觥筹交错,人声鼎沸吧。

私宅的空间其实并不小,但可供参观的地方,从进门处算来,主要是横向的一连串客厅,宴会厅还有朝南方向的几间房,走出去就是露台。

室内的装饰除细木家具之外,多是壁画和油画。壁画有常见的神话题材和风景题材,油画大半是家族的肖像画。

大厅到底是当时欧洲最流行的装饰品——由源自中国的瓷胎景泰蓝花瓶改造而来的一对台灯。

南厢房貌似不太有人常用,但大理石地板、细木工板的装饰都说明家族的底蕴和曾经的辉煌。

男主人说了一些家族的轶事,主要是家族的联姻历史,从婚姻情况入手就掌握住了家族的全貌,他并不讳言家族里出了不少蠢货和笨蛋,谁让家族家大业大呢,再怎么折腾也动不了根基。

为了更好地说明血统,他特地走在一幅肖像画前告诉我们,请注意画里那个人的鼻子,这个鼻子就是这个家族的遗传密码。像不像。

我想说,其实我眼里的老外都长得同一副模样。

我们顺着落地窗走到露台,露台很大,对面的街道正是我们几个小时前拖着行李去找旅馆的那条主干道。落地窗一圈周遭都是白色石灰岩的雕塑,和宅内的灰泥雕琢风格一致,均是繁复的洛可可式样。

走到尽头有一处旋转楼梯,通向大宅的私密部分。

这里就是我们这批探秘团的团友,右边两位就是俄罗斯好奇鬼。

最后再望一眼,总有点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感觉。

走出大门。

再来张正门的标准照。

再往大教堂广场走去。

偶遇非常Q的小车,感觉应该是新能源车,而且是公共行政服务用车。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之乡,所以就算路边小教堂的轮廓也是那么的优雅。

进入大教堂广场,正面就是大象喷泉。

少女情怀总是诗。

LP说这条路通向希腊罗马剧院剧场,想来已经看过太多著名的剧院剧场,这次就不去了。

向教堂走去。

进入教堂。

卡塔尼亚是作曲家贝里尼的故乡。这就是贝里尼的长眠之处。

大教堂的规格和其他城市主教堂类似。对我来说,可以拍的就是礼拜堂油画,穹顶画和肃穆的气氛。

意大利的大理石雕像始终是一绝。

第二天还会来教堂,且还有精彩的画面,待下文分说。

顺着Etana大街向北走,我的目标是贝里尼别墅。吸引我的是号称可以直观感受远方的埃特纳火山雄姿的花园。

步行街宽阔,优雅,人来人往好是热闹。

道路两排一水的巴洛克风范。

女士们正好windows shopping

随处可见的博物馆,限于时间关系,就不进入了。

辅街也很漂亮,在台阶上行走应该很美好。

来到贝里尼花园了。顺着下方的绿色拱门向上走就是了。

走上来就是这样一个花坛,再向前行。

走到尽头,走了360度,可惜,云太厚,什么也没看到。

没有晚霞。

只有一头大象。

回旅馆,特地到贝里尼广场走一遭。

Etana大街的东段有很多餐馆,我们找了这家吃了一顿大餐,感觉尚可。

那天路走得有点多,所以一上餐就是一顿风卷残云。借用同伴的照片纪念一下吧。

她还拍了价目表,价廉物美,以供参考。

夜晚走在步行街上,很美很温柔,想想当天异常丰满的体验,西西里,我们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