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

 虹72 2016-05-06


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

 


《论语·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论语集注》)

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

可以看出君子是修自身的,通过自然的规律去约束要求自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小人因不修自己,而是向外求名逐利,不断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 君子是自立自强的。而要求别人为自己做什么,历来为古人所不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真正勇敢的人是能够不断审视和面对自己的人。 吾一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而小人则是通过攫取别人的劳动而达到自己私欲的目的。这也正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君子用道来约束和要求自己。那么什么是道呢?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可见天地间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 的。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可见这种道还是为善的。如果君子能够不断按照这种道来要求自己,以企达天人合一之境界。那么君子和小人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他们的得失也是不可以放在一起比较的了。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的就是这种差距太大了。

为什么君子要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呢?古人认为天、地、人是构成天道的三种元素。(三才者,天地人《三字经》。三才之间是和谐共处、相互依赖和制约的一种关系。作为三才之一的人,应该有能力和责任自立自强于天地之间,怎么能够向外去求,本末倒置,置人的尊严于不顾,侮辱自己的人格呢?此非君子之所为也。

同时也能看出古人尊重人格(人为万物之灵,可与天、地相提并论),以人为本和自立自强的生命态度。引申角度看,天地宇宙至今为止仍然是穷奥不可探测,古人相信人与天地可相提并论,人体奥秘可能亦不可探测(比如解剖学无法找到人体经络,而人体确实有经络的存在)。从而引发无数的修行之境界,所谓行无止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