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秦基伟在部队机关中作报告,宣讲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他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1946年1月10日,为了执行停战令,时任太行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被委任为第十二小组的军调处执行部的首席代表。就在北平谈判期间,闹出了这样一个笑话。
一天,秦基伟和黄镇一起逛街,到了前门,见到一个卖烤红薯的。黄镇是安徽人,喜欢吃甜食,说:“老秦,买两个烤红薯吧。”
秦基伟考虑到在街上吃烤红薯有失身份,就说:“在街上就别吃了,到前面找个馆子,再好好吃。”
他们走进一家山东人开的饭馆,迎面出来个女服务员,笑容可掬,热情地用山东话打招呼:
“二位长官吃点什么?”
秦基伟是湖北人,说话当然是湖北腔:“有沒有红薯(xǔ)?”
女服务员沒听明白,问:“什么?”
秦基伟又说一遍:“红薯(xǔ)。”
女服务员还是不明白。
红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北平人叫“白薯”,山东人叫“地瓜”,湖北人叫“红薯(xǔ)”。
秦基伟见女服务员听不明白,就连说带比画,有多长,有多大,是个红皮皮。
岂料,女服务员听罢,竟然脸红起来。
秦基伟莫名其妙,转过脸看黄镇,见他在一旁怪里怪气地笑,这才恍然大悟:女服务员误解了,把他的解释和手势同流氓行为联系到一起了。
这可糟了,一个八路军将军,被误会调戏妇女,怎么得了?急中生智,秦基伟拔腿就跑,找到那个烤红薯摊,买了几块红薯跑回饭馆给女服务员看。
女服务员笑得直不起腰来,说:“这不是白薯吗?俺们老家叫地瓜,你咋老说是红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