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共同的价值观,这“共同价值观”能禁得住细节指标的考验。提起“结婚的必要条件”,甚至是“可以相亲的必要条件”,总能听到一句话叫“三观一致”,这也是我认同的基本原则。可是三观一致这事儿最好不要只是空泛广义地套用,当你去考量一个人能否成为终身伴侣时,最好能把它落到更多具体而微的指标上。俗话说“人性本善”,除却极少数大奸大恶之徒和极少数至圣至贤之辈,我们身边大部分人都是本性不坏、适度自私(无任何贬义)、承认和接受普世价值观的人。哪有那么多反党祸国反社会之人,大部分还是爱家爱国爱山川吧。所以“三观一致”的具体考察,我建议从一些很细节的指标入手。 比如说金钱观。你量入为出善于规划,他挥霍无度不计未来;或者你豪爽大方用钱潇洒,她尖酸抠门过度节约……金钱观的不一致是伴侣间最容易发生矛盾的地方。君不见即便不是终生伴侣,哪怕短途旅伴还倾向于找个金钱观一致的出去旅行呢,如果两个人的用钱态度差异过大,磨合成本绝对低不了。这里面还有个可怕的问题就在于,用钱态度没有固定的标准,甲之勤俭节约在乙看来是小气刻薄;丙之仗义大方在丁看来又是打肿脸充胖子。与其婚后百般适应,不如婚前就找一个跟自己金钱观相近的对象交往。
又比如说环保观。有人家中常年不分昼夜灯火通明,自来水龙头“哗哗”开着还自得“我的钱,我买得起单”!或者别有一套说辞:“我就喜欢家里常年亮灯,有温馨感”。我打小就对这种行为有天然的反感,尤其见不得“哗哗”流淌的水龙头,看一眼就倍感心疼,不管是哪家的水龙头、不管是否越俎代庖都必须亲手关上才心安。我相信乱开灯、放任水龙头的人未必品行多坏,基本面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不一定跟我多么背道而驰,可你看,就光环保态度这一项,在我这儿就是个很难过去的坎儿。再比如交通观。如果你的男朋友开车,注意一下他开车的习惯也许能让你读出很多东西——喜欢不加节制按喇叭的人需要慎重考虑,他的教养可能存在问题;喜欢飙车的人需要慎重考虑,他缺乏对生命的基本尊重和必要的风控意识;喜欢乱并线、开斗气车的人需要慎重考虑,他过于自我中心且缺乏秩序观念;雨天经过积水路段不减速的人需要慎重考虑,他没有同情心和同理心,不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怎么样,要说起来都是小细节,可任何一条不对路,都会让你感到说不出的别扭。
2.有足够多共同的爱好,能一起从这爱好中获得乐趣。两情相悦的两个人最好有共同的爱好,这共同的爱好可以让你们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至少是要好的伙伴。激情总会褪去,恋人日渐转化为伴侣,如果无话可说、缺乏共同爱好,这漫长的岁月未免显得过于难熬。我有一位读到博士的女朋友,曾经交往过一个外形、工作都还不错的男朋友,可是3个月后她就抱怨,说发现这位男友“刘项原来不读书”。在一起去吃过了别致的餐厅、逛过了高档的商场、看过了热门的电影之后,我的这位博士女朋友发现找不到什么能跟男友一起进行并让自己感觉有趣的活动了。她逃也似的抱着一堆纸质书来到我家,说“还不如跟你一人一个角落、share一壶咖啡各自看书来得爽”。后来的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如今这位朋友已经嫁人,先生是一位物理学博士,上次我们俩微信聊天,她给我看近期在看的书单,我发现多了很多深入浅出的物理学和数学书籍。她说这些都是受先生影响产生的阅读爱好,她这个文科女博士也开始对科学着迷了。又过了几天我看到她先生在朋友圈里发书单,竟然是一本《蒙马特遗书》,一看就是我那女朋友的阅读趣味了。
我和我先生也是“有共同爱好”的受益者。无论是恋爱时还是结婚后,最受朋友羡慕的就是我俩能坚持结伴做许多事了。我们都热爱旅行,喜欢艺术,坚持思考,不时辩论,这种共同亲历和频繁互动让我们的关系也更为紧密。刚刚过去的“五一”长假,我俩一起去逛了“艺术北京”的展览,并且两个人都从中获得不少乐趣,而不会有“我对这玩意儿不感冒,是为了陪你才来的”那种牺牲感。这才是真正轻松愉快的假期度过方式,任何一方都不必有无聊感,也不必有内疚感。这对于一段关系的长期维持大有裨益。这不是开玩笑,习惯了单身生活的人要接纳一个人走入自己的内心很难,要接纳一个人走入自己的生活同样不容易。记得我单身的时候,有一次好友尹珊珊来我家玩,全程都在赞不绝口说“好羡慕你的小房子啊!这才是标准的女生公寓!”当时我不理解这句话,心想明明你家房子比我这个一居室大啊,有什么可羡慕我的呢?后来我结婚了,那套小房子租给了另一个女生朋友。有一次再去她家(也就是我曾经的家啊),看到她屋子里俏皮可爱的床单被罩、桌面上美丽芬芳的鲜花、五斗柜上简洁优雅的香氛时,我竟也脱口而出:“好羡慕你的小家啊!”已经结婚的我,搬进了大一点的房子里,可是家中不得不多了很多中性的元素、功能性强于观赏性的陈设,我再也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心愿布置房间了。可即便如此对于我先生来说,他的生活中也莫名闯入了马卡龙色的梯子、卡通的小摆件、一大堆不能丢掉的书……我们成了彼此生活的“闯入者”,这是需要适应的。
生活习惯方面,我习惯所有柜门、抽屉关得严丝合缝,我先生觉得这些都是小节,忙起来何必拘泥于这些琐事。于是结婚以后的头三个月,我们经常为此发生争吵。我总觉得“柜子既然有门不就是要关的吗?不然你当初选不带门的就好了,这不是常识吗?”他觉得“就算不关柜门能有多大事儿呢?”一直磨合到今天,他这个习惯部分地改善了,而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部分地加强了,算是达到了一个折衷的效果(虽然理性地说我还是完全不能理解不关柜门的行为,但至少提高了忍受的限度。)所以不妨暗自衡量一下:如果你还强烈地坚持于保持自己原有的陈设风格、生活习惯,那你短时间内可能还不适合结婚。4.已经足够成熟,对“婚姻的意义”有了独立的思考。我所说的“独立思考”,不一定是正确的思考,但应该是个人独立意志的成果。见过很多“妈宝”级别的大男孩,结婚的理由是“我挺喜欢她的,而且我妈说我也该结婚了”,还有些姑娘的理由是“我们感情不坏,闺蜜又说我俩交往这么久,要么结婚,要么就得分手”,于是就促使他们做出了结婚的选择。这显然都不是理智、成熟、独立的思考。我还见过更现实的原因:“我们单位规定结婚才能分福利房,所以我得赶紧结婚”、“算命先生说我必须在30岁之前嫁出去”……这就更滑稽可笑。成熟的思考是你不仅爱眼前这个人,更做好了跟他长期共同生活、共享所有的社会关系、以团队形式应对未来的风险和压力,也共享未来的收益和成果的打算,愿意和他互相关爱,彼此陪伴,共同成长。能够思考到这个程度而做出的结婚决定,至少不会是昏了头的选择。5.能够适应激情褪去的状态,有不止一条维系感情的纽带。我结婚前总听过来人说“激情总会褪去的”,父母辈的人说得更多的是“爱情最终会变亲情”。那时我从逻辑上、科学上、社会学知识上理解这些说法,却并没有更多实际感受。结婚以后对这些话才有了更深的理解。“没有爱情了”,不见得是负面的说法,其实也就是一种很中性的常态——我们对婚姻忠诚,彼此关系也很好,但爱情的浓度越来越淡了,那么未来的感情如何维系?中国人喜欢说“恩爱”,这个词很好,先有“恩”后有“爱”,相濡以沫一路走来,变成了亲切舒徐的感情。互相关怀、互相扶持的“恩义”是维系感情的一条纽带;共同生育抚养的儿女是维系感情的一条纽带;前文提到的共同兴趣爱好是维系感情的一条纽带(就像你在学校的兴趣小组里也有关系很不错的同学那样);彼此交错、密织成网的社会关系也是维系感情的一条纽带。说来也巧,我先生跟我妈妈两个人优缺点都很相似,与此同时我跟我婆婆的思维方式也比较一致。有时当我和先生闹矛盾时,反而我从婆婆那、他从岳母那能找到很多理解和共鸣。如果两个人成家之后,双方家庭互不走动,婆媳、翁婿关系淡漠疏远,就平白少了一条维系感情的纽带和获得互谅的路径。当然,前文我所列举的情况还不全面,如果你们有共同的事业、一致的目标、甚至相同的信仰,那这种联系就更紧密。许多传为佳话的名人大家夫妇,如钱三强与何泽慧、钱钟书与杨绛,就是此类典型。
找到一个能吸引自己的人不容易,能够达到结婚的要件更难。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完全符合了以上五条标准,那是时候考虑一下结婚的事儿了!在婚姻殿堂中我还是后来者,感悟虽稚嫩但真诚,也想听听更多过来人的真知灼见。如果你愿意分享,欢迎留言我吧!
图片by设计写真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