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离魂证”医案!魂魄飞扬!奇症一例!

 一路向冬 2016-05-11





今年春节,同事小L到斯里兰卡旅游,回来后便生病了,春节后赶到云中白塔门诊来找我看病。

 

L这次所患之病十分奇特,描述说感觉到自己整个人是飘起来的。也就是说身体虽然是脚踏实地的,但成天都感觉到自己仿佛漂浮在半空中似的,似乎魂魄离开身体有几十公分的距离。并且全身乏力,气短,十分惶恐。

 

L非常着急,说这种感觉不知道怎么描述的好。我立刻想到了古代《倩女离魂》和《聊斋婴宁》中的故事,身体还在,但是魂魄却飞走了。

 

只是《倩女离魂》里的魂魄是离开身子去了几千里之外的京城,而小L没那么严重,离开身体几十公分而已。我起初怀疑她去斯里兰卡是不是去参观过什么古庙,但小L否认去过古迹之类的。




 


L说其实她两年前就曾经犯过类似的病,那次也来找我开过中药,几付中药就好了,只是这次更加严重,觉得直接飘了起来。但她两年前来找我看的那次,由于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已记不清了。

 

我仔细搭了她的脉,看了她的舌苔,辨证论治,以不变应万变。小L的脉非常沉细无力,舌质淡胖,苔白腻。

 

我感觉到她阳气实在是太虚,于是一下把她这离魂证的病因病机似乎给看得通透起来。小L实际是阳气太虚,阳气不能守位,类似于虚阳浮越,所以自我感觉魂魄飘扬。

 

因此,我给她处了一个方:

四逆汤加苍术、龙骨、牡蛎、藿香、桂枝、茯苓等。

用附子、干姜、桂枝去温她的阳气,温阳回阳收纳;用龙骨、牡蛎重镇,去收摄魂魄;用苍术、藿香化湿避秽。

 

她连看了两次,大约服药六付,那种魂魄飞扬的感觉没有了,病情痊愈。

 

L这种病就是古人所说的离魂证,临床十分罕见,我也就遇此一例。我在编纂《脉诀汇辨校释》一书时,看到明朝名医李中梓也曾经治过一例离魂证,病情更加严重,当然病因病机与笔者所遇案例有所差异,所用治法也有所差异,读者可以互看。




 


下面附上李中梓先生此例医案。

 

鞠上舍,有所抑郁,蒸热如焚,引饮不休。奄奄床褥,喃喃呓语。每言户外事,历历如见。始则指为伤寒,继则疑为鬼祟。药饵日投,病且日进,方来乞治于余。

诊得肝脉浮濡,肺脉沉数。

余曰:“木性虽浮,肝则藏血藏魂,而隶于下焦,脉当沉长而弦。金性虽沉,肺则主气藏魄,而居乎至高,脉当浮短而涩。肺燥而失其相傅之权,则肝为将军之官,无所畏制,遂飞扬而上越,不能自藏其魂耳。尝闻魄强者魂安,今魄弱而魂不肯退藏,乃逐虚阳而放荡,此名离魂。魂既离矣,则出入无时,故户外事皆能闻且见也。当急救肺金之燥,使金气足而肝木有制,则归魂不难耳。”

因以清燥汤加减,人参、黄芪、天冬、麦冬、五味子、当归以润肺养气,芍药、枣仁、栀子、甘草以摄肝归魂,橘红、沉香使九天之阳下降,升麻、柴胡使九地之阴上升。

两剂而呓语顿止,十剂而烦渴皆除。摄治一月,而病魔永遁。




——汪剑主编《脉诀汇辨校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本书获得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云南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为第云南省第十七次社科成果奖中当年唯一的中医药成果。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