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器的成长(6)早期彩绘瓷:隋代白釉黑彩

 芝润斋 2016-05-11

在瓷器上绘彩,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但那时白瓷尚未产生,只能在青瓷上彩绘,由于青瓷色彩较重,呈色深浅不一,彩绘装饰效果不理想。

隋代,白瓷制瓷工艺已经日渐成熟,工匠们开始尝试在在比喻成“白纸”的白瓷上绘画,颜色对比最强烈,装饰效果理想。色彩对比最鲜明的,自然是白色和黑色,于是,一种全新的彩绘瓷工艺:白釉黑彩,便产生了。

白釉黑彩侍吏俑

瓷器的成长(6)早期彩绘瓷:隋代白釉黑彩
隋代  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

这件白釉黑彩侍吏俑,俑束发戴冠,脚蹬云头靴,双手按剑,立于圆形莲座上。人物形象生动,神态自然,是隋代雕塑艺术的珍品。

瓷器胎体施有白色化妆土,外施白釉,眉毛、头发、胡子及衣服力缘施黑彩。釉上黑彩,黑白分明,既突出了白瓷的白度,黑色部分又适应了造型的的需要,做到了造型与装饰的完美结合。 

白釉黑彩,又称“白地黑彩”、“白地黑花”,属于高温釉下彩,最早出现在隋代,到宋代时成为磁州窑系特有的装饰技法,被广泛使用,成为北方民窑的一大亮点。

该技法用毛笔蘸黑彩料在白胎上绘画,有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画好后,再施一层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其纹样多为吉祥图案,黑白对比强烈,深受民间喜爱,成为民窑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