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语言中的【双声叠韵联绵词、叠音词、拟声词】

 江山携手 2016-05-12
    以前我们在学习《汉语语法常识简介》中,曾讲到汉语词语中有许多双声、叠韵联绵词、叠音词,如果能把这类词巧妙用于诗词创作中,就能使我们所描写的景物,想要表达的情感,更生动形象,更丰富多彩,更有声韵美感,更具艺术效果。  

一、双声叠韵联绵词的部分用法:
(一)双声对:
    前面我们曾讲过李商隐《落花》诗,其颔联“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阳。”“参差”读音“cen  ci”同声母,“迢递”读音“tiao di”近声母,(t轻而松,d重而紧,d是t的顿声)  
又如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弟妹》诗颔联“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寥落(liao luo)”、“流离(liu li)”也是双声对双声。  

(二)叠韵对:
    杜甫《曲江二首》之二:“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中“蛱蝶”古韵都属入声“十七洽”,而“蜻蜓”也都是下平声“九青”,是典型的叠韵对叠韵。还如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中“苍茫步兵哭,辗转仲宣哀。”之“苍茫、辗转”。皇甫冉《送常大夫》中“澶漫沙中雪,依稀汉口山。”之“澶漫、依稀”。罗隐《七夕》中“香帐簇成排窈窕,金纬穿罢拜婵娟。”之 “窈窕、婵娟”。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之“潋滟、空蒙”。

(三)双声对叠韵: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中,“支离”是上平声“四支”的叠韵词,而“漂泊”是近声母双声词(b是p的顿声)。  
还有如杜甫《清明二首(其二)》“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中“蹴鞠”叠韵对“秋千”双声。   
(四)双声叠韵对叠韵:   
李商隐《春雨》:“远路应悲春晥晚,残宵犹得梦依稀。”中“晥晚”是双声叠韵词对“依稀”叠韵词。 

(五)双声叠韵对双声:
前面刚用到的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弟妹》中的“寥落”对“流离”。因为“寥落”不仅是双声词,同时又是叠韵词。不知大家刚才发现没有...   


二、叠音词的部分用法:
(一)用在句末:   
    杜甫《秋兴(之三)》:“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霁潭澶发发,春草鹿呦呦。”《寒食》:“汀烟轻冉冉,竹日净晖晖。”《暮归》:“客子入门月皎皎,淮家捣练风凄凄。”还有崔颢的名篇《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孟浩然的《早春有怀》:“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王维的“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等   

(二)用在句首: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句首的叠音词“漠漠、阴阴”使描写的景物显得气韵生动,形象鲜明,饶有风趣。

     说到这句诗,先插讲一下关于此两句诗的文坛“官司”。唐代李肇之《唐国史补》有载:“王维有诗名,然好窃取别人文章佳句。”所谓证据就是因为这两句诗。因为此两句诗只在句首加了两个叠音词,套袭了同时代李嘉祐“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句。

     而宋代晁公武则在《郡斋读书志》中反驳李肇之,原因是上列两句并无收录《李嘉祐集》。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也认为“摩诘盛唐,嘉祐中唐”安有前人预偷后辈诗者。因此也断定是嘉佑用了解摩诘诗句。

     实际上王维是唐肃宗上元二年(761)逝世的(大致印象不一定正确)而李嘉祐是唐玄宗天宝七年(748)进士,两人应属同时代人。只不过王比李年长而已。俺个人以为:其实文人相互征引文辞习为常事,长辈引用青壮年诗句的事自古以来也并不罕见,至于谁引用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新意、有深意。正如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所说:“唐人记,‘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为李嘉祐诗,摩诘窃取之,非也。此两句好处,正是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能点铁成金者,高手也;能化腐朽为神奇者,妙手也。

     叠音词在句首的还有:李白《古意》:“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杜甫《小寒食舟中作》:“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等。   

(三)用在句中: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愁》:“江草日日唤愁声,巫峡泠泠非世情。”以及刚才的《曲江二首(其二)》中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还有《燕子来舟作》:“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舟。”“江天漠漠鸟飞去,风雨时时龙一吟。(记不起题目,只记得印象是杜甫的)”王安石“新霜浦溆绵绵白,薄晚林峦往往青。”   

(四)间隔叠音:   
杜甫《江村》:“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曲江对酒》:“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还有罗隐《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文天祥《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等   

(五)连环叠音:   
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此格与顶针格相近)   

(六)互体叠音: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三、拟声词用法:   
    拟声词即摹拟动作声音的词。用好了可以展示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犹如身临其境一般。例如前面讲到的杜甫诗“春草鹿呦呦”就是用“呦呦”摹拟鹿鸣声。“自在娇莺恰恰啼”则是用“恰恰”摹拟莺啼声。还有“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也是用“拨剌”摹拟鱼在水面上飞跳时的声音。

    拟声词也并不一定是叠词,如柳宗元《渔翁》:“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中“欸乃”就是摹拟行舟摇橹的声音。   

风雅颂课件四明山人/铃歌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