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明城墙简介南京明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它始建于公元1366年,建成于公元1386年,历时21年之久。南京明城墙,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5.267公里,比北京的古城墙还长出0.776公里。 ![]() 南京明城墙示意图 数百年的沧桑,高大的南京明城墙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2.徒步南京明城墙2015年5月10日,为体验南京明城墙丰厚文化底蕴,怀着对古城墙的崇敬和敬畏之心,选择顺时针徒步南京明城墙,将汉中门广场作为徒步古城墙的起点和终点。 2.1汉中门(石城门、汉西门)、清凉门 早6:39到达汉中门广场,6:40徒步南京明城墙正式起步。 ![]() 汉中门广场 汉中门广场位于南京明代石城门瓮城处,地近楚金陵邑城,六朝石头城及石头津。公元1366年明太祖朱元璋扩建金陵城,将此处称石城门,后称汉西门。1931年民国在汉西门北侧正对汉中路另辟一门,称汉中门,由此汉西门一带地名渐渐被汉中门所取代。1958年,汉中门被拆除。如今汉中门已不存,但仍作为地名使用。 ![]() 汉中门旧照片 6:40从汉中门广场出发,向西跨越虎踞路来到护城河东岸,沿护城河东岸人行绿道一路向北行走。6:45从汉中门大桥下穿过,接近清凉门大桥时右手边出现城墙,6:58过清凉门大桥,7:02来至明城墙清凉门。 ![]() 清凉门 清凉门是南京明城墙原13座城门之一,因坐落在清凉山得名,由一道城门和一圈椭圆形瓮城构成,城门楼上的镝楼已经不存在,其余基本保存完好。 2.2石头城 过清凉门,7:05进入石头城公园,沿途经龟石群、石头城遗址、鬼脸城墙、镜子塘等景点。 ![]() 石头城 石头城(又称鬼脸城)简称石城,是南京的别名之一,与钟山(今称紫金山)形成一东一西、遥相呼应的态势。相传诸葛亮论金陵形式云:“钟阜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此后,“虎踞龙蟠”便成为南京形势的专有形容词,并以此表达地势的险要,称颂它的雄伟。 ![]() 鬼脸城墙 石头城之所以又叫“鬼脸城”,这是因为石头城段城墙的最高处,经过天长日久的风化作用,出现了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石壁,因其酷似一张面目狰狞的“鬼脸”,又由于“鬼脸”周围砌有砖砌城墙,人们就将这段城墙称之为“鬼脸城”了。 ![]() 镜子塘 在“鬼脸”对面约20米处,有一处长约30多米的长方形水塘,当风和日丽,湖面平静如镜,鬼脸倒映在水中异常清晰,故此塘被称为“镜子塘”。这就是传说中的“鬼脸照镜子”景点。游人前来观赏“鬼脸”时,必定要至塘边欣赏“鬼脸照镜”这一景致。 2.3草场门遗址、定淮门遗址 过镜子湖后,城墙以及其后的草场门、定淮门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均被拆除了。 2.4华严岗门、挹江门、仪凤门、城之角、朱元璋塑像 8:10过华严岗门,8:35到挹江门,随后进入绣球公园。 ![]() 华严岗门 2007年10月1日,南京察哈尔路西延工程顺利竣工通车,丁山脚下的明城墙由此多了一座新的城门──华严岗门。该处原是明城墙上的一处坍塌豁口,由于新建的察哈尔路西延从此通过,城墙豁口被扒开,便改造成一座新的四拱城门。 ![]() 挹江门 挹江门是连通南京城内与下关码头的重要通道,坐落于下关黄土山与八字山之间,位于中山北路上。挹江门于1921年凿开,为中山码头和下关火车站入城的交通要道,原名海陵门,为一孔城门,1931年扩建为三孔城门,改为现名。 ![]() 仪凤门 仪凤门,又称兴中门,位于南京老城城北,是一座东西向城门,位于南京卢龙山(今狮子山)南麓与绣球山之间。 ![]() 城墙西北角 过仪凤门后,徒步明城墙有二条路径可供选择,一是从天妃宫与静海寺之间穿越,沿城墙外绿道步行,一是进狮子山公园沿城墙内步道前行。本人选择了城墙外绿道路径,8:53抵明城墙之西北角,9:06过朱元璋塑像,9:10出狮子山照壁,进入建宁路。 ![]() 朱元璋塑像 ![]() 狮子山照壁 2.5钟阜门遗址、新民门、金川门遗址、中央门遗址 钟阜门原址位于狮子山照壁附近,早被拆除,现已难觅其踪影。 ![]() 新民门 在钟阜门和金川门之间,民国年间出于城北交通和战备的需要又增筑城门一座“新民门”,该门具有浓郁的民国特色,设计为钢筋混凝土过梁式,和汉中门、武定门是为同期建设起来的三座样式一致的城门,这是唯一保留至今的一座该样式的城门,两边已经没有城墙的影子了。 ![]() 金川门旧照片 金川门为明代初年京师内城13座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城北面,因金川河在其涵洞下出城而得名。南明时为防备清军进攻一度封闭金川门,清朝占领南京后复开。1907年,沪宁铁路经金川门通往下关。1957年金川门被拆除,现仅地名尚存。 2.6神策门、玄武门、解放门、太平门 10:26进入神策门公园,此时又见城墙。 ![]() 神策门 神策门是南京明城墙的13座城门之一,又名和平门,位于南京市中央门立交桥的东南角。该门由于作为军事禁区被封闭了70多年,现存瓮城券门各一,谯楼一座。 出神策门公园,沿环湖路前行,11:23至玄武门,11:45经解放门,12:08抵达太平门。 ![]() 玄武门 玄武门现为玄武湖公园大门。1910年两江总督端方筹办南洋劝业会,为了增加游览景点,方便游览玄武湖,决定新辟城门通向玄武湖,后由继任总督张人骏负责,因张人骏籍贯河北丰润,故命名为“丰润门”,1928年7月更名为玄武门,并沿用至今。刚辟时为单孔券门,1931年玄武门改建为三孔券门。 ![]() 解放门 解放门是解放后建造的第一座城门,位于台城入口附近,台城是东晋和南朝的朝廷禁省和皇宫所在地。 ![]() 太平门 太平门为南京明城墙13座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城的东北垣,是南京城北面的正门。1958年拆除,后又复建。 2.7中山门、标营门 跨龙蟠路,于12:10进入中山陵风景名胜区,经龙脖子、琵琶湖景区、前湖景区,13:06来到中山门。 ![]() 中山门 中山门建于明代,经历几百年的风雨。中山门前身为明初宫城东面的朝阳门,原是一座瓮城,不便通车。1927年在兴建中山陵园大道时,将门拆除,把门基挖低,又重建了一座三孔拱形的砖门。在中门洞上嵌“中山门”的题字石额,可通汽车,为通向中山陵的大门。 ![]() 标营门 穿月牙湖公园,13:30至标营门,13:43过四孔矩形城门。过此门不久,右手边就不见城墙了,于14:05到达光华门遗址。 2.8光华门遗址、通济门遗址、东水关遗址 光华门又名正阳门,南京明城墙13座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城墙东南,城门外在明代修筑有护城河,有正阳门桥架设于护城河上。正阳门于中华民国时期三十年代更名为光华门,并由单门洞改建为三门洞城门。1937年12月侵华日军进攻南京时遭遇日军炸塌,解放后城门破败不堪,1958年拆除,如今光华门只剩下城门遗址和城门命名的地名。 ![]() 东水关遗址 2.9武定门、雨花门、中华门 沿武定门北巷继续前进,14:52过武定门,15:06抵达雨花门。 ![]() 武定门 武定门是一座新复建的三拱城门,2007年亮相长乐路武定门遗址。新建成的武定门城门为一座三拱城门,将长乐路南北两侧的明城墙连成了一体。 ![]() 雨花门 雨花门由国民政府于1936年在南京明城墙基础上开辟,用于将南京市内的小铁路在养虎巷处与江南铁路连接,与京粤线贯通。抗战胜利后,小铁路逐渐荒废。20世纪50年代,雨花门及东西两侧城墙先后被拆除。2009年,雨花门复建,复建的雨花门为三拱城门。 ![]() 中华门 中华门为明初都城的正南门,又称聚宝门,1931年改为中华门。为南京古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座城堡。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堡高21.5米、东西宽118.5米、进深129米,占地16500多平方米。城门分4道, 每两道之间的空地称作瓮城。瓮城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条宽11米的斜坡式登城马道,供守军骑马上城。马道下的外侧还各有一排7个小藏兵洞。整个城堡构思奇巧,建造精良,是研究城垣建筑史、都城史和古代战争史的珍贵实物。 2.10长干门、集庆门、水西门遗址 长干门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上,是一座新开的城门,于2008年竣工通行。长干门前是饮马桥,共有5个拱门并列组成,1号地铁线从此门穿过。 ![]() 长干门 从长干门继续西行,15:45到城墙西南角,之后右转,沿城墙外人行绿道向北行进,15:53到达集庆门。 ![]() 集庆门 集庆门是南京新开城门之一,在南京历史上原本并无集庆门,20世纪1991年,为了沟通中华路,拓宽集庆路,而在古城墙上新开通此门,因处在集庆路顶端被命名为集庆门。 ![]() 保护城墙石碑 集庆门旁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城墙”石碑。 ![]() 水西门旧照 水西门位于南京城西南,坐东向西,历史上为水陆两栖城门,是明朝南京内城13个城门之一,俗称水西门(又名三山门)。三山门规模仅次于聚宝门(今中华门),与通济门略同,建有内瓮城三座,门垣共四道,每两道城墙间设瓮城,内瓮城呈船形或者鱼腹型,供作储兵防守之用。 3.完成徒步行动 离开水西门遗址,沿古城墙大致位置继续北行,终于16:40回到徒步起始地──汉中门广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