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个耀眼的光环背后,都有着无数的艰辛和汗水。每一滴汗水背后,都有着无数的努力。首个破纪录者王魁良:这个家伙太拼了 12圈半后,王魁良第一个冲过了终点,以16分29秒06的成绩打破学校男子5000米的纪录!他是本届校运会中第一个破纪录者,这也是他第二次获得校运会男子5000米冠军! 自2014年入学以来,王魁良参加了许多比赛并且获得了骄人的成绩:2014年新生运动会3000米第一、2015年校运会5000米第一、省大运会5000米第五等。这次又夺得校运会男子5000米冠军,并破了学校纪录。 “你取得这些成绩靠的是什么呢?” “多跑!” 简单的两个字,甚至没办法冠以诀窍之名,但这就是原因。“多跑”意味着什么呢?除了校田径队的训练,他主动给自己加练,每天清晨,都能在红色跑道上看到他跑步的身影,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从不间断,每早12公里,日日如此。虽然不是高水平运动员,但在下午没课的日子,他还是会和高水平运动员一起训练,向教练询问了任务之后,作为“编外人员”的他却十分自觉认真地完成任务。甚至放假在家时也不会闲着,每周跑步多达100多公里。对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数字如此遥远,但这对王魁良而言却已经习以为常了。 第一次参加比赛是在小学五年级,800米第一让他开始对跑步有了兴趣。六年级时,学校离家很远,他突发奇想决定跑步上学,单程五公里的路程,只要30分钟。这段岁月因中学的寄宿生活而宣告结束,却带给他很好的锻炼机会。 在高中,高二、高三两年的市运会中,他从男子5000米第七一路追到第二,从被第一遥遥甩下,到和第一相距甚微,这其中,加入田径队带给了他如此巨大的进步。田径队的训练强度很大,变速跑、加速跑等不同的训练任务,即使很擅长跑步的王魁良也在开始时感觉到了吃力和困难,同伴亦是如此。一年的时光里,同行的人从最初的一支队伍渐渐变少,最后只剩他一个人,但他依然执着地在每天下午二节课后换上跑步的装备,到操场和教练领了任务后,独自开始训练。但是于他而言,跑步的孤独被幸福感冲得一干二净。“初中一直想进田径队,可惜没进,很遗憾,高中进了觉得很开心,所以训练也没什么”。即使在高三课业负担很重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想过放弃,依然选择下午二节课后的坚守。 当初选择大学的时候,听说兰大很偏僻,条件艰苦,但王魁良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因为他爱这里的安静与平和。在兰大生活了将近两年之后,他对他当初的抉择愈加满意。“不在市里,空气好。晴天多,比较适合跑步,家里总是下雨,跑步跑不了。”他来自温婉多雨的浙江,却对西北的阳光情有独钟,深藏着的是对跑步无比的热爱。 他是两年校运会5000米第一,也是上一年专业成绩和综合测评第一。 正如同学们所说:“他是个特别拼的人!”付出的努力终会有所回报。回报就是读过万卷书后达到的思想新高度,跑过万里路后突破的新自我。 人生就像马拉松,获胜的关键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多年如一日的训练把热爱化成了对运动的执着与坚持,希望这种执着在未来的道路上,和他相伴相随。 甄珍:唯有坚持,不负梦想 “唯有坚持,不负梦想。”这是甄珍代表校运会运动员在开幕式上做出的庄严宣誓。 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个活力却不张扬的女孩。初次见面时对她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笑脸,纯真的笑容驱散了当天早晨的阴沉天气。 “你对兰大的体育精神有什么定义?”“坚持!”用行动代替语言,不管项目的名次如何,哪怕身体原因有限,她也认定要努力拼搏,为校争光!作为兰大田径队成员之一,高强度的训练始终伴随她的短跑历程。多次受伤导致训练结果不稳定,她坦言对这次校运会的目标期望只是尽力就好,参与过,努力过,奔跑过,但在4*100接力赛中她还是如愿跑出了自己的成绩,勇夺桂冠,冲刺刹那宛如西北高原上一只振翅的雄鹰。 甄珍是兰州本地人,初中上学时老师发现她在短跑方面的特长,80米栏破纪录、100米第一的成绩为她的短跑历程写上一个好的开端。强度、力量、耐力,速度各个方面的系统训练,甚至为了爆发力,这个女孩用瘦弱的肩膀背起重重的杠铃。从一开始的满心欢喜到后来的力不从心,多亏队友的鼓励和站上领奖台的喜悦让她坚持着自己的短跑之路。高三每晚下课后6点到9点的训练,日复一日的坚持让她来到了兰大,实现了自己考上名校的愿望。 谈及学习短跑过程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她说高中时期跨栏,因为跨栏的技术性要求,经常摔倒,栏架戳到骨头。导致现在,左膝盖髌骨习惯性损伤,右脚踝习惯性错位,一旦训练强度大,就会疼痛。跑完就会错位,但当训练成为习惯,疼痛就不再那样难以忍受。每个运动员都会忧伤,这也是正常的事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不变的信念,才是坚持下来的最终动力。
愿你的坚持能够实现梦想,真真切切的努力,定能创造似锦前程。
文:任丽臻、崔乐颖 图:高馨宇 曹力文:奔跑的人生无须解释 精瘦的身型,黝黑的皮肤,干练的板寸,有神的眼睛,行动灵活敏捷,谈吐直率恭谦。这便是历史文化学院2015级的高水平运动员——曹力文。在5月12号上午的男子100米比赛中,曹力文以11秒45取得了第一名,完成了他本次校运会的首秀。 曹力文与田径结缘于一次初中选拔校队的活动。“当时因为对田径有兴趣就报了名。”曹力文回忆道:“开始有二十多人参加训练,三个月后只剩了包括我在内的六个人,于是我们便组成了学校的田径队。”到了初中,在高强度的训练下,曹力文的短跑技能快速提升。初二时,他便在县运动会上跑出了100米、200米均为第一的好成绩,初三与初四参加市运动会时,他在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就这样,带着 对田径的热爱和执着,曹力文以优异的成绩“跑”进了高中,并一路“跑”进了兰大。 来到兰大后,曹力文带着一贯的积极性与热情加入了军训尖刀连。“我被分进了二排,主要练习倒功。”相对于普通连队,尖刀连的训练着实艰苦。但对于曹力文来说,这不过是另一种训练形式而已。他用体育中不放弃的精神克服了倒功训练时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惧,并在结训时以完美的表演为军训画上了句号。之后,曹力文进入高水平运动队继续参加训练。他说:“每周一到周五是一个训练周期,1-2天训练力量,1天训练速度,1天训练强度,1天调整。在参加重大比赛之前,我还会有专门的集训。每个人的专长不同,训练计划也会不一样。”曹力文的专长项目是短跑,一般用30米和50米的计时跑来训练速度,强度则会有110米、150米、300米、400米等训练内容。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训练,他才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在四月份的四院联合运动会中取得了100米第二与200米第二的成绩。 然而,训练注定是艰苦的,曹力文也曾有过想要放弃的时候。“初三下半学期遇到了一个瓶颈期,成绩总是没有突破,我开始怀疑自己。”这让他很苦恼。更糟糕的是他的大腿反复拉伤,使他既无法正常参与训练,也无法保持平静的心态。但最后他还是坚持了下来,通过不断的训练逼自己提升,并将自己突破后的成绩保持在稳定状态。正是这种不放弃并不断追求进步的体育精神伴他突破瓶颈期,使他在带伤情况下仍坚持走上了初升高特长生考试的跑道。在高二参加山东省日照市的一次比赛中,他跑出了自己100米的最好成绩——电记11秒3,这个成绩也为他赢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资格证书。 100米并不算长,但成长的道路却并不短暂。漫长又枯燥的训练时光,曹力文总是有着队友的陪伴。在高二的一次冬训中,曹力文接连跑完几组400米与300米后便倒在地上,蜷缩着身体无法起身。队友看到后连忙帮他盖上训练大衣,端送热水,在一边陪同直至他有所好转。来到兰大后,训练结束,队友们也会互相帮忙放松肌肉,平时一起上课,课下相约玩闹,一种无须言语的默契渐渐形成,一同训练结下的友谊已然成为一种兄弟情义。 兰州海拔较高,这位来自黄海之滨的山东汉子一开始在训练中出现过头晕的症状。“我大约花了两个月适应,成绩在也慢慢提高。”曹力文说,自己并不是特别关注比赛名次,不断缩短竞技时间,突破自己才是他最想要的“成绩”。 田径已与曹力文相伴了八年,它早已成为曹力文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信这位一路“跑”进兰大的短跑小将能够在这殷红的跑道上跑得更快,跑得更远! 李晴:迎风奔跑 放飞梦想 2016年5月12日14时35分,兰州大学2016年学生体育运动会女子100米决赛的现场,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核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级原子核物理专业的李晴凭借她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超强的实力夺得女子100米决赛桂冠。 初见李晴,高挑、长发、纯真如孩子般的笑容、健康的肤色让人感觉到她的阳光。刚比赛完的她依旧精神抖擞,百米冲刺后微红的脸颊似乎在传递着她的喜悦。 李晴腼腆地说道,决赛之前她没想那么多,“整个人的状态还不错,说不上紧张,当时只想着要是能拿到第三名就挺好了。结果一股劲地跑着跑着,没想到拿到了第一名。”说到这,她眉眼间透出淡淡的欣喜。优异的成绩必然离不开平日扎实的训练,李晴表示,平日里她就喜欢跳跃的、活动全身的运动,所以当初选择去加入运动队。谈到日常训练,她的眼中露出一股兴奋:“日常训练不多,强度适中。但我很喜欢这种训练,我平时有练多种项目,跳高、跑步等等。我很喜欢那种有让自己腾飞起来感觉的运动,也特别喜欢和别人竞技比赛的感觉。看见有人在自己前面,就想着要奋力地追上去,遇强则强,那种感觉特别好。”那股子坚韧、不服输的劲儿更是让人由衷的佩服。 祝贺李晴同学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希望她在人生的跑道上继续迎风奔跑,放飞她最美的梦想。 (来源:核以道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