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减招问题除了要讲“费厄泼赖”,恐怕更要关注怎么给落后地区断奶

 紫琅春风 2016-05-14
一讲到家长抵制减招,就有很多精英思维浓厚的人跑出来说,减招是应该的,江苏那么发达不该为全国牺牲做贡献吗?这类观点以濠滨上的斜杠人生、青春会扯蛋为代表,言必称家长自私,言必称大学无用,一幅无儿无女不受其扰的自得模样,常常气得其他网友忍不住破口大骂。实际上呢?这次家长的爆发,尤其是江苏家长的爆发,源于长期的不公平政策,被教育厅借花献佛,一忍再忍换来的是得寸进尺——剐你一块肉可以,但是要把手脚都剁掉,吃相就太难看了。

改革开放好不容易破除的均富思想,现在看来怕是要重新复辟了。以这种思想为指导,教育落后似乎成了一种天然优势,想到的不是大力投资教育,培养师资,而是直接跟你抢名额,江苏教育好似乎就成了该吃的大户,“反正你那么发达,给点名额又不会死”这样无耻的说法竟然能堂而皇之地从嘴里说出来,你说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执行国家西部开发政策这么多年,江苏援藏援疆的资金、交流教师是全国第一,江苏没有亏欠过谁,也没求过谁的回报。这些钱有没有提升当地教育水平,这些教师有没有在当地带出优秀的后继者?高考作为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仍然存在大量的加分照顾,这本身已经是不公平的体现,招生指标还成了向上级谄媚的政治大礼。殊不知这些教育部教育厅官员手中材料上的冰冷数字,是活生生的学生。

江苏教育厅又回应了,说考虑到今年江苏生源还减少了3.25万人的情况下,减招的3.8万指标是“不存在减招”,考生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恕我数学不好,不知道这5500人是怎么由负得正的,但是现在的根本问题在于,怎么把应该属于江苏考生的利益还回来。精英们看到了劫富济贫的正当性,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贫为什么富?当西部家长天天蹲在村口抽烟赌博的时候,江苏家长想到的是陪着孩子挑灯夜战苦读;当西部家长放任甚至逼迫孩子辍学的时候,江苏家长是散尽家财给孩子补习决不放弃;当西部家长打着实用主义旗号推行反智主义的时候,江苏家长还在告诫自己的孩子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你可以反对“读书改变命运”这个论断,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个看学历、看校牌的功利社会。在全民创业的谎言被揭穿后,读书不能改变命运这种自我催眠和自我安慰,在递交履历和面试的时候显得无比苍白。对部分顶层学霸和底层学渣而言,高考的结局是注定了的,确实减招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于广大“中不溜儿”的学生而言,结局还未注定,他们拼一拼还是可能搭上958和211的末班车的,能拼多少除了自身努力,也得看教育厅留给他们多少空间,这就是招生指标,也是家长们忍耐的底线。

就像士兵在战场上是要做好牺牲觉悟一样,考生作为政治棋子牺牲掉也不是不能理解,这个时候谈论公平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想要考生被牺牲得没有顾忌,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至少你得让学生让家长明白,大家也跟着你一起在被牺牲,而不是为什么只牺牲我而不是你。在牺牲掉江苏学生之前,至少把全国试卷和分数线统一了吧?高考现阶段也只是做到相对公平,全国不同地方出难度不同的试卷,设置不同的分数线,数不清的加分政策,只有所谓的肉食者才能理解为什么简单的择优录取却要搞得这么复杂。

“费厄泼赖”在鲁迅百年前的文章曾被提及,虽然他要表达的东西夹杂了太多意识形态,但公平竞争是不该被政治左右的——或者说你要左右也可以,得做好舆论爆发的心理准备。

减招是小事,相比落后地区习惯于被喂奶输血,丧失了进取动力,反正越落后越受照顾,整个社会蔓延懒汉逻辑这种现实,确实是太小了。类似的还有国企天天张口要补贴,越补贴越亏损。无原则的倾斜照顾,无原则地杀富济贫,不仅损害相当民众的情感,也让原本孱弱的阿斗更加扶不起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与其不断迁就照顾,不如及早断奶,你就那么笃定那些后进地区不会知耻后勇,不会加倍发奋?拜托,自信一点吧!

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