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水无弦万古琴

 文山书院 2016-05-15

丹水无弦万古琴

作者:梁玉振《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5日 11版)
春来丹江绿如蓝(摄影) 宋辉

  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生命赖河流而繁衍,经济因河流而繁荣。丹江就是这样一条养育了世世代代淅川人的母亲河。

 

——题记

  一片云蒸霞蔚中,丹江口水库烟波迷离、茫无涯际,江面上帆影点点、飞鸟翔集,岸边沙洲垂柳依依、摇曳生姿。我的手机相册中,一直珍藏着这样一幅丹江图片,整个画面阔大而不失婉约,凝重中又透着一丝清新,那种隽永的韵味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丹江的亘古和包容。

  “河身如带势弯环,一线中流两崖山”,丹江从崇山峻岭中逶迤而来,穿过岁月的沧桑,将沿线绵延五六千年的人文自然风光穿成一串珍珠,在滔滔丹江水中起起伏伏。每当有客人来访,我总喜欢带他们沿着丹江欣赏一路的风光:丹江口水库浩渺万顷、水势泱泱;丹江小三峡激浪涌雪、弯曲迂回;古刹香严寺博大深邃、韵味悠长;八仙洞石笋如林、如梦如幻……一幅幅瑰丽画卷、一座座艺术殿堂,让所有人都折服于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丹江,是汉江最大的支流,曾孕育了楚地瑰丽的文化。楚地先民在这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经过艰苦卓绝的创业,拉开了楚人“问鼎中原,饮马黄河”的历史序幕。楚国800年历史,有近400年定都丹阳,也就是现在的淅川。楚都南迁于郢,丹阳“龙城”也随之隐匿了踪迹,虽然历代皆有行政建置,终不复当年楚国雄霸天下的威风。而龙城故地却因丹江的冲积,成为“一脚踩出四两油”的四十五里顺阳川,哺育了范晔、范缜等历史名人,引李白、李商隐、元好问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歌吟履痕。

  1958年,因南水北调的愿景规划,许多淅川人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丹江,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迁徙。何兆胜老人一生辗转了三省四地,23岁西进风雪交加的青海,30岁南下芦苇遍地的荆门,到75岁高龄时,又跨过黄河至太行山下的辉县,一年后,在异乡安然长眠。他就像一颗种子,落到哪里就在哪里顽强生长;又像一片落叶,一生都在随风飘零。老人52年的搬迁史,正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淅川移民搬迁历史的缩影。大义凛然的淅川人民,经过艰难的抉择和心灵的考验,远离熟悉的古村野渡、渔歌帆影,带着对故园山水的无限眷恋,义无反顾踏上搬迁之路。

  留下的乡亲为了给北方人民送去甘甜的丹江水,在渠首大地筑起一道道生态屏障,探索出一条水清民富的双赢之路。我目睹了环评不达标老板在工厂关停时的怅然,目睹了网箱拆除后的渔民失去了渔舟唱晚生活的惆怅,也目睹了人们在黑石山上种树苗的艰辛。丹水进京一年多来,引水干渠两岸如春雨沛然而至,一条条干渴的神经受到滋润,京津冀豫4省沿线多个大中城市已有几千万人直接受益优质纯净的丹江水。

  瑰丽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淅川旅游观光、饮水思源。旅游业已成为淅川经济的支柱产业,古老的丹江历尽沧桑,正散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系河南省淅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