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行书习字帖》(基本笔画、部首特征、结构规律)

 已是桑田 2016-05-15

《米芾行书习字帖》简介:

一、基本笔画

点、横、竖、撇、捺、挑、钩、折的写法。

二、部首特征

字头类、字底类、左旁类、右旁类、轮廓类的特征及写法。

三、结构规律

独体型、上下型、左右型、框廓型的特征及处理方法,并以典型字例说明之。

最后,附有米芾的经典书法作品,供书法爱好者参考。

行书虽是较流动的正书,但它具有不同于正书的特点。从用笔来看,与正书起笔收笔多藏锋、行笔较慢相比较,行书起笔多露锋,行笔较快,收笔多出锋,因而笔意显得洒脱、生动,节奏感很强。如颜真卿的正书《勤礼碑》无笔不藏,但其行书《祭侄稿》却有很多地方用了露锋。而且,行书用笔求变求异,化直为弧,变折为转,或方或圆,或轻或重,或用渴笔,或用重墨,或用意连,或用牵丝,变化更加丰富多彩。从结体来看,与正书平整匀称相比较,行书多取欹侧之势,形态变化多姿,动感很强,笔画简练,有时甚至直接采用草书的结体。刘熙载在《艺概》中把所有的书体分为两类,“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简而动”恰恰概括了行书结体的特征。从布局上看,与正书横竖成行比较,行书一般竖有行而横无列,显得错落有致,有时可以把某些字的竖画拉长,占两到三个字的位置,既可使整幅字舒展透气,又可增加气势和神采。总之,正书易拘谨,草书多放纵,行书则近正而不拘,似草而不放;比正书写起来便捷,又不像草书那样难认,集正书的平易性与草书的流美性于一身,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是书坛的宠儿,备受书家和人民群众的厚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