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跌打丸加点白酒,不用吃就可治疗各种疼痛、肿胀

 阿乌龙 2016-05-17

杏花岛作者贺金亮,中医学硕士,山西中医学院骨伤科教研室教师。

外力损伤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扭伤、挫伤、牵拉伤等可导致软组织损伤,从而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属于中医“筋伤”范畴。

此类损伤可采用理筋手法、内服药物、外用药物以及功能锻炼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外用药物治疗时,可将临床用于口服的治疗跌打损伤类的药物“跌打丸”制成外用涂抹药物涂于患处,以消肿止痛。

跌打丸的主要成分为三七、当归、红花、血竭刘寄奴续断牡丹皮、自然铜(煅)、土鳖虫等二十余种药物,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

使用时,根据损伤皮肤面积以“丸”为单位取该药适量(如取5-8丸),放于碗中,碾碎或捣碎并研磨,加入白酒或75% 医用酒精少许,调和呈糊状,以不流淌且粘性好为佳。另外,也可加入食用醋进行调和,随用随调。

损伤24小时后(之前采用冰块冷敷,可减轻肿胀、疼痛等症状),取适量药物,均匀涂抹于肿胀或有瘀斑的皮肤处,薄厚以刚好覆盖皮肤为宜,如为开放性损伤后的肿胀、疼痛,沿伤口周围皮肤涂抹。后用医用纱布或保鲜膜覆盖,胶布固定,以保持药物良好的湿度。每天更换一次药物,一般2-3天左右症状可明显缓解,后可继续使用至症状完全消失。

除上述软组织损伤导致的肿胀疼痛外,该方法还可用于治疗陈旧性损伤后皮下瘀血、骨折部位软组织肿胀、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冻疮、臀部肌肉注射后硬结等引起的肿胀或疼痛。

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调好的药物不可以口服;皮肤过敏者慎用;此丸含活血化瘀类药物,孕妇禁用;使用期间如疼痛未缓解并有加重趋势,请及时停药并到立即医院就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