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大威 从国图的“矿藏”里挖金子|深度

 握不住的沙6hoj 2016-05-17



◎本刊记者 华南

 

“全面、快速、便捷,今天读者对图书馆服务体系已有更高要求。”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全国青联委员魏大威,在大数据背景下阐释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铺展开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服务发展蓝图。


从大数据的矿藏里挖出金子来

 

“大数据不仅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中,企业和商业网站等都在用。我们平时接触的互联网内容,在技术上都已有应用。国家数字图书馆在大数据方面有基础。”魏大威介绍到,在没有大数据说法的时候,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就提出“海量数据”,即海量数据的长期保存、加工、服务等等,所以对于国家数字图书馆来说,很自然就从“海量”过渡到“大数据”。

20158月,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对比这四条特征,魏大威说,国家数字图书馆不论从数据资源的容量、多样性等方面,都与国家提法吻合。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2015年年底已超过1100TB

“其实数据人人有,包括现在的一些企业都是数据资源大户,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从中挖出金子来。为什么搜索引擎说可以比疾控部门提前预知流感的爆发,就是他们根据搜索数据的趋势得出的结论。对我们来说也是这样的概念,简单举例,图书检索数据能够显示读者最希望在国图用到哪些资源和这些资源能不能找到。所以国图现在有很大的数据基础,我们的工作就是努力从‘矿藏’里挖金子。这需要很大投入,资金、人力、科研的投入。”1999年大学毕业进入国家图书馆信息技术部的魏大威,赶上了国图数字化发展的大时代。上世纪90年代末,国图也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提出建设“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最近几年随着移动技术的迅速普及,国图又进一步构建“随时随地随身的图书馆”。

进步在读者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迅猛地发生着。魏大威语带欣喜地说道:“作为办理过国家图书馆读者卡的读者,如果借阅某种类型的图书比较多,读者在利用手机或电脑客户端检索的时候就会推送相应的资源”。700万名注册读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和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特征,对于国家图书馆而言都是重要信息。另外,国家图书馆官网年访问量超过14亿次,就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数据也是很庞大的数据资源,这方面此前没纳入国家图书馆数据资源内容的读者信息资源,现在已经列入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