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通过长期的演变,儒家和道家成为中国思想的两个主流。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3世纪,那时候学派的数目很多,中国人称它们为“百家”。第一个尝试将百家进行分类的如是司马谈(《史记》司马迁的父亲),他在“论六家要旨”文章中把前几个世纪的哲学家分为六个主要的学派,即: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德家。第二个试行分类的是刘歆,他在司马谈的基础上增加了四家,即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其中对儒家和道家表述如下: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知道,然后之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其所长也。(见班固《汉书·艺文志》)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公元前551-479),是儒家创建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教师,传说他有几千个学生,他的弟子将他游学的言论变成了集子,名为“论语”。前文提到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六经》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有人认为《六经》是孔子所著;有人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事实上,孔子时代之前已经有了《六经》,又叫做“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前期数百年贵族教育的基础。孔子的伟大之处,他不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儒”,他在传授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还结合自己的道德观给予了解释,如孔子讲到《诗》经时,他强调他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见《论语·为政》),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如传之永久,写出了无数的注疏,比如《十三经注疏》,所以这个学派的人都是学者同时也是《六经》的专家,被称为“儒家”。 先秦道家共有三个阶段,最早的著名代表人物就是杨朱,《老子》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阶段,《庄子》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阶段。《列子·杨朱》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在《老子》、《庄子》、《吕氏春秋》中都能见到杨朱的基本观念。道家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杨朱的办法就是“避”,也就是普通隐者的方法,《老子》大部分思想表现另一种企图,就是揭示宇宙变化的规律,同时遵循这些规律来调整自己的行动,《庄子》在前两阶段基础上产生了“齐生死、一物我”的理论,即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生死、看物我,就能够超越现实的世界。 中国是大陆国家,以农业为生。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有贯穿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理论、政策都是“重本轻末”,“本”指农业,“末”指商业。不管是儒家还是先秦时期道家都是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在方式上各有不同。 当然这两家也有共同支持的理论。这个理论说,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按照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饱含着它自己的否定。这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释的《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我们现在常说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也是这个意思。这个理论还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儒家和道家都赞成中庸之道,“毋太过”历来是两家的格言。 关于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所研究的是那些把自然界的真实特征看成是实在的实质性问题,分为两个部分:物理学的哲学和生物学的哲学。道家和儒家观点是不同的。道家认为就要把原始社会的简朴加以理想化,而谴责文化;把儿童的天真理想化,而鄙弃知识,他们赞美自然、热爱自然,自然的和人为的之间,他们做出了鲜明的区别,即属于天者是人类幸福的源泉,属于人者是人类痛苦的根子,因此道家圣人的标准就是将自己和整个自然即宇宙同一起来。道家思想是一种生态学的取向,其中蕴含着深层的生态意识,它为“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①儒家则不然,荀子所说“蔽于天而不知如”(见《荀子·解蔽》),但同时也提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强调内在的人性由外在的生命所赋予,二者具有统一性。不同于道家彻底自然主义的倾向,儒家基于“人贵论”的价值立场。② 关于入世和出世 儒家学说是社会组织的哲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道家强调人的内部和自然自发的东西。《庄子》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正是中国生成论宇宙观的最早的明确陈述。③ [1]老子正是把“离开了生,就什么都没有了”的思想生发与开展了。中国哲学的这两种趋势,相当于西方思想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从李白和杜甫的诗中,也看出儒家和道家的不同。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相互补充,演习中一种平衡。 关于政治学说 儒家认为,圣人一旦为王,他应当为人民做很多事情,而道家认为,圣人的职责不是做事,应当完全无为,道家给出的理由是,天下大乱,不是因为有许多事没有做,而是因为已经做的事情太多了。《老子》中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生。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中国有句成语“大智若愚”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知命和无为 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他认为一个如做他应该做的事情,纯粹是由于这样做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之外的考虑。道家强调的无为指,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以内,顺德而行,并不是说完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点,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 参考文献: 1、赵轶峰 当代中国的“人—自然”观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4 2、童天湘 林夏水 新自然观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11 3、金吾论 自然观与科学观 知识出版社 1985.5 4、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美国麦克米兰公司出版 1948 ①乐爱国 道教生态伦理:以生命为中心 原载:《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② 韩德民 生态世界观—儒家和后现代主义的比较诠释 原载:《中国文化研究》,2006 ③ 董光璧 《当代新[1]道家》,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 来源:励峰教育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