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商品牌的死亡螺旋

 倾星水恋 2016-05-19


我从2013年底开始跟踪在微商领域内高速发展的品牌。发现,绝大多数品牌陷入这样一个死亡螺旋模式。


新品牌导入,营造概念,吸引注意力;高利润,高价差,吸引大代理加盟;

大代理付款压货,小代理受到价格诱惑,从大代理处拿货;

货全部到最终渠道手里后,寻求出货机会;

出货不畅,渠道急于套现,价格出现松动;

价格失调,压货恐慌,渠道挤压,争相出货,价格崩盘;

品牌退出市场,腾出空间给新品。


  这六个阶段中,其中第二阶段到第五阶段是这个死亡螺旋的主要组成部分。我观察了俏十岁、奇迹、玛思卡华、善肌、海洋之水等等,这些商品品牌均经历如上问题。走到后来在微商领域内,都面临没有利润空间,被新品牌切出市场的危险局面。


  出现这个死亡螺旋的原因就在于:在微商行业中沿用就有传统打法,带来的生命周期和行业运行速度不匹配!简单来说,传统商业模式内部环节运作速度慢,这一死亡螺旋可能是在三到四年来完成的,而在这个周期内,可以从容的采取手段来遏制,来管理,来操作。而微商的运作速度是这一周期缩短到二到四个月,品牌运营者还没反应过来,品牌已经死了。


  我认为导致这一切的最坏的一点就是:“以量定价,把货想办法卖给代理商。”这一思路,是导致死亡螺旋开始的第一步;只要采用了这一招,品牌就调入死亡螺旋难以翻身。


  分析一个虚拟的案例(请勿对号入座):


  某品牌面膜,以80元/盒招一级代理,1000盒;90元/盒招二级代理 200盒;100元/盒招小代理50盒;零售价168;


  价格政策公布的第二个月,市场上就会出现“一盒代理价85元”。为什么?


  微商和传统商业的最大区别是进入门槛低,低到什么程度?低到只要拿货就行了,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成本。门店、员工、包装、工商税务;统统没有!没有这些。


  做微商的人看到这一点,在它眼里,这是什么?这是投资?这是股票、这是基金。零门槛进入!那他肯定做一级代理,谋求更低的持仓成本。问题来了。当那他确定自己以地板价吃货,他的盈利预期是多少?年回报100%。那他会怎么实现?


  盈利能力=销售速度*销售利润;做商业的我们都知道,高利润率的东西是一定带有服务的,或者是信息不透明的。那么在微商领域不存在信息不透明,所有的信息都是共享的。那个168~80之间的价差,就只有最后卖出去的零售人员才能享受得到。一个个人,他哪里有能力一个月两个月零售卖1000多盒面膜?对他来说,他看上的就是一二级之间的价差。你官方不是有10元吗?我赚8元好了。你官方不是两万才有成交吗?我一万好了。反正,我一个月全部出掉,月回报率10%,相当不错了。于是,市场上有了100盒88,就会有50盒88或者100盒87。在透明市场内,这是没有任何悬念的结果。

  结果呢?价格竞争开始了,死亡螺旋启动了。谁干的?谁推动的?这就是厂商从一开始就制造的局面!还洋洋得意沉浸在的我一场订货会就出掉几百万货牛皮哄哄的局面中。


  上游厂商采用代理商梯级差价体系调动打击热情来囤货,来打款,这在传统商业模式下是可行的,因为信息传播速度慢,信息不对称,下级代理进入品牌和撤出品牌均需要成本门槛。大家会共同选择跟品牌站在一起,以免船翻一起落水。


  而在微商模式下,这成为一种梦魇。因为,通过信息不对称和进入撤出的门槛均消失了。参与微商的人未必原因深度介入到上游厂商所处的行业中来!使得很多人看到的不是商业,而是金融投资。拿实物产品做金融投资,它的结果世界经济史上已经多次上演了,案例多如牛毛,不在此处讨论了。

  相比面膜这种梯级出货模式,反而是做代购的比较健康。大家赚的都是服务费,服务成本是在那里的。没有暴利,你增大投入也不可能快速提升销量,因为大家的入货成本是一样的,没有人为制造的差别,高投入带不来竞争优势。


  所以,要打破品牌生命快速消亡的死亡螺旋。品牌厂商就必须思考自己的微商模式是否符合微商的环境特征。微商经营的初始红利阶段已经即将过去了,不能随着时代更新迅速开发新模式,而是照搬以前的老路,就只能在这个走不出的死亡螺旋中不断沉沦!

~ ~ ~

  2014电商界什么最火?阿里赴美上市;


  第二火呢?不用说,一定是微商大行其道!朋友圈里面搅得天翻地覆,各种商品纷至沓来,美不胜收!一幅幅支付宝收款记录的照片,刺激着看客那脆弱的小心脏,你有没有动心呢?微商大火,这是必然的。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生成了新的生存空间。在这个生存空间上,必然生成新的商业模式,微商顺势而生,野蛮生长,霸气十足。微商集无线互联的快捷、便利和社交网络的立体传播两大优势,创出无数新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模式,如:一键转发、网红代言、众筹众包、微商联盟等等,很多在互联网时代无法想象的商业行为模式。如同,一个新的商业百草园。


  不过,有芳草的地方,就有毒草。微商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一些影响微商继续健康发展的行业现象。这些行为正在迅速侵蚀着微商这个圈子内的环境。


  第三大毒草:空玩概念,同质化竞争;


  看到微商火热后,很多厂商纷纷加入进来。可惜有一些懒惰分子,既不分析市场,也不调查用户,只是看到别人做什么火,自己就简单跟进。然后,空玩概念,虚张声势。导致市场内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尤以面膜为盛。就这个产品而言,各家的差别不大,基本上都有点效果,都不可能效果太好(太好的就不安全了)。产品同质化,在进行市场行为时,必然陷入同行之间恶性竞争,注意力不在开发用户需求上,而是互相切市场份额;长此以往,破坏了市场的良性竞争环境,导致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本来一两个品牌就可以了,非要搞出二百个品牌,来厮杀。全行业利润下滑,必然大家都经营艰难,集体过冬。这一毒,毒在上游,危害众家厂商。

  第二大毒草:以量定价,渠道压货;

  微商的本来特征是,渠道短,信息透明。在这样的通道特征下面,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压缩流通过程,实现商客直接沟通。但是,越来越多的厂商把注意力放到了做渠道上,一门心思挖代理,让微商代理囤货,从代理手中挖去第一桶金。这一打法,堪称对从事微商的人群一大错用。微商最大的优势本来是自己经营人际关系,让微商代理囤货,会增加微商的工作种类,把不擅长的工作给了他们。同时,由于很多微商代理本身之前不是从事商业的,一单囤货后,心理紧张。为了快速流转降低经营风险,必然采用各种手段来降低风险,直接导致价格失控,盈利空间下降。何况很多时候,一旦形成价格雪崩,微商代理手中大量库存,更是苦不堪言,纷纷退出。这第二毒,毒在渠道,让微商代理内伤。

  第一大毒草:低劣假冒,横行无阻;

  价格崩坏,竞争加剧,利润空间不保。怎么办?一些以前月入大几万的一级代理脑子一转,我们玩A货。这下,既有价格优势,又有利润空间。反正微商圈里又没有身份验证?没有评论体系?没有支付宝?你能耐我何?只要不死人,你管我真假。成本都要30元的产品,零售都能做到25元。 这第三毒,毒在客户,让微商的上帝心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