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是迁徙族群,对于乡愁的敏感超越了汉民族的其他民系。这份乡愁历史悠久,它酝酿在从中原南迁的迢迢路上,寄托在自秦汉以降的不曾忘却的客家古语里。直至客家的先民来到南流江畔,将这份浓郁得无法化开的乡愁落地生根。 这便是博白在文化意义上的起源,较之博白县的行政建置还要久远。换言之,是先有了客家的魂,才凝聚了博白的根。因此,文化对于博白的意义非同一般,如果不是强而有力的文化纽带,又怎能让不停迁徙的客家儿女心系这方水土? 山河故人 博白文化的重量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这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祖训。和物质上的富足相比,客家人更看重血脉深处流淌的文化遗产。 客家人,是汉族的八大民系之一。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在海内外各行各业有成就者不计其数,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博白古称白州,地属古越,客家人以“客人”的身份闯进了这块蛮荒而神奇的土地,一块可停泊并得以休养生息的土地。以“客人”出现的客家人,如何在与当地土著不断的对峙、摩擦和交融中日益壮大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客家围屋。作为客家人南迁后的历史文化遗产,它风格独特,是中国民宅的建筑瑰宝,堪称世界建筑一绝。 位于沙河镇南流江西岸约300米处,是一座具有典型的“九厅十八井”风格的客家村落——广西首批传统村落礼安村。朝阳下的古村,绿树掩映,古朴中透着清新。 “礼安村的建造,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礼安村村支书朱伟介绍道。礼安村城墙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当时匪盗横行,社会动荡,人心惶惶。为了安全,村人商议筑城护村,并得到邻村群众协助,仅用两个余月即筑城竣工。为了便于防守,整座城还建了包括大城门在内的七座炮楼,上百个枪炮孔眼,可环视四面八方,能攻能守。 “城墙建好后,成了四乡八邻的避难所,每天晚上,都有上百人住进围屋里,这也体现了客家人团结拼搏的精神以及聪慧才智。”随行的文化观察员、原博白县文化局局长陈伟东介绍道。在博白县,以家族建立起来的围屋建筑,保证了客家人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发展,历经数百年后,依然发挥着凝聚人心的作用。 在有360多年历史的金圭塘王氏宗祠,我们可以清晰透过宗祠建筑构件上的窗棂、门楣等,感受着古香古色的艺术气息。此外,文昌阁、通津桥、环玉书院、太平坡水楼、岐山小学等古建筑,均充分体现了当时白州工匠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渗透着浓厚的艺术趣味。可以说,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古白州经历100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凝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有着密切联系。 博白自古是南交重镇,素有“八桂门户”之称,成为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
这里,曾演绎了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南征讨伐的故事。时至今日,人们仍时刻铭记着南流江畔“功高东汉,威振南交”的意气风发。 这里,曾经商贸发达,马门滩、大利、新码头等码头,日日忙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穿城而过的南流江带动了玉林纺织手工业的发展,汉代生产的玉林葛布进贡朝廷,以致京城“榜人皆着鬱林布”。如今,在南流江畔的博白镇马塘村马村垌,我们仍能看到200多年前的染缸。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残留的遗址低低诉说着昔日繁华。 一个族群的记忆和根脉 文化是客家人的源流、年轮和记忆。客家地区多半是文化之乡,名人辈出,这与客家人崇尚文化、重教兴学有关。客家父母无论再穷,也要克勤克俭挑担送子女读书。行走博白,我们目睹了先贤辈出的文人豪情,感受了铮铮铁骨的英雄气概,读到了似还散发墨韵的家规家训,触摸了客家人立身处世的魂。这一切,凝铸成令人喟叹的城市之魂。
王力,一代语言学宗师,中国第一个语言学系的创立者,与梁实秋、钱钟书并称抗战时期的三大学者散文家之一,翻译过20多部外国著作的翻译家,总结汉语诗格律美学规律的诗律学泰斗……在博白这片土地上,王力无疑将永远闪耀着光芒,是博白无可替代的文化象征。 出身书香世家的王力,在浓浓的古老家风和尊师重教习俗的濡染下,即使经历战乱不断、求学环境艰难,也没能阻挡他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渴求,最终成就了一代语言大师。 松旺镇茂山村是一个小山村,但这里却走出了有名的博白客家“三杰”中的“两杰”。“三杰”者,除朱光外,一为中共广西第一任省委负责人、革命先驱朱锡昂;一为与朱光同村同宗的抗日有功将领、兵学家、国军中将朱为鉁。 朱光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后裔,其先祖从江西迁居到博白。朱光自幼聪颖好学,早在读私塾时,对四书五经能倒背如流。在私立高等小学就读时,就是王力先生的高足。 在茂山村朱氏祠堂旁,有一座砖木结构、古典幽雅、美观大方的清代欧式风格建筑,这里正是朱光故居。如今,这里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向群众以及青少年进行缅怀革命先辈、继承伟大理想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历史上的迁徙族群,博白客家人在不断地迁徙中保存文化的薪火,保留着一颗对文化教育的赤子之心,最终书写了博白的人杰地灵。”原玉林市党史办主任赵彦行如是说。 翻开博白的史书,她绝不仅是一座富有文雅风雅气质的城市,还是一座书写着铮铮铁骨精神的城市。 沙河镇上垌村,是朱锡昂的故乡。在他42年的岁月里,做到了终生革命,功盖南疆,血洒玉林,书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铁血故事,给这一片大地增添了“烽火荣光”。 一位位先贤们挺起了博白客家人的脊梁,当代博白人没有忘记先贤。王力故居、朱光故居、朱锡昂故居等修缮完好,并对市民开放。在浓厚文化氛围的熏染下,崇文重教凝练而成的城市精神,构筑了博白和谐发展的基石,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中国边疆十大人物庞祖玉”、“全国法制宣传先进个人陈家广”、“中国好教师蔡曾萍”、“玉林市道德模范刘媛”……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显而易见,一座城市的性格,对生长于此的子孙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渗透到子孙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人的精神、气节,绝不仅被记在族谱里、刻在牌匾上,更会为城市注入发展的灵魂。 一种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1999年,博白杂技第一次站上了国际舞台,聚焦了无数人惊叹的目光。谁能想到,这些杂技演员都来自一个小县城。在站上国际舞台的杂技演员们享受喝彩与掌声时,一个声音从心底发出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俗称为“大力戏”的杂技艺术在博白县源远流长,早在明朝就已经存在,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成立于1957年的博白杂技艺术团,成立之初,只是一个走乡串户“跑江湖”的小演出团体。 新颖独特的创意和高难度、高惊险的表演,是博白杂技的一大看点,这也扩大了博白杂技品牌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在遭遇发展瓶颈期时,博白杂技厚积薄发,这一项古老的民间杂技艺术从此登上了大雅之堂,最终塑造了一个县城杂技团的“国际传奇”。
博白客家各自的先祖带来的传统文化在白州汇集。截至2015年,县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保护名录项目共有10项,有国家级的桂南采茶戏,自治区级的博白芒竹编织技艺等。“各色客家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形同一座客家民俗大观园,这些相当数量的民俗可谓是古代客家文化的‘活化石’,为后代留下了丰厚的家产。”陈伟东认为,这些独特的客家民俗活动,极富地方乡土色彩,原汁原味,让人感到含蓄而不失典雅,神奇而不失深刻,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子孙后代有足够的底气。 正是因为秉持着一颗文化良心和赤子忠诚的开拓者和传承者,有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任重道远的自觉耕耘、默默实践,才能够打造出这些极具特色、极具价值、独树一帜的文化名品和光彩夺目的城市文化符号,才有这座城市历久弥香的润泽灵动。这既是文化的魅力,也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它接续了前人的文脉与薪火,生生不息,泽被后世。 他们 是这样留住乡愁的根脉 博白的文化精神,便在那坚固的客家围屋层层垒起的砖瓦中,在白州千年不息的喃嘟声声中,在缠绕指尖的跳跃芒草中……留住它们,就是留住博白的文化,就是留住了乡愁。 张家口:用画笔记录文化与历史 绿珠一直被博白人民奉为圣洁女神,她永久地活在传说里。在时隔一千多年后,有一位老人,他将自己的艺术与这美丽的传说相结合,创造出一幅幅带着深厚历史的巨卷,他就是农民画家张家口,《绿珠女》画卷的创作者。 “我只是个农民,画得不好,你们不要见笑。”随即,张家口将他的宝贝展示给我们看,但是由于画卷实在太长,最后不得不挪到博白县中学操场,方得一窥这巨作的全貌。 《绿珠女》画卷全长30米,每一幅都有一个小情节,每个情节都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的面貌、表情跃然纸上。 张家口告诉记者,此卷为《绿珠女》画卷第一卷,他计划今后每年创作一卷,完成5卷共100个场景,以这独特的表现形式来展现绿珠女一生的故事。“这是我的宝贝,我要用全部的精力去创作,展示绿珠女不平凡的一生,让后来人铭记绿珠女的精神。” 在博白县博白镇护双村,我们找到了张家口的家。一个简陋的画室,四壁挂着些他的书画作品,书桌上,凌乱地摆放一些简单的工具:铅笔、染料和几支快要秃掉的毛笔。已经73岁的张家口戴着老花镜,一笔一画正勾勒着绿珠女的形象。 张家口是个农民,先后成功举办过4次个人画展,他的作品先后获得自治区、市、县各级奖项近100项。在他决定创作《绿珠女》画卷后,每天都要花5个小时来作画。 在张家口的画作中,我们总能看出一种莫名的失落,他的作品格调总偏向黯淡。老人这一生,确实过得不容易。十几年来,他先后失去两个儿子和爱人。改变的东西太多了,唯一不变的,只有他对于艺术的那一份执著。如今他更想在余生将绿珠女这幅作品完成。为了能有资金装裱他的作品,他不得不省吃俭用。“这是我最后的宝贝了,无论如何我都要完成它。” 朱光葳:我只是想着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 1942年1月,祖籍博白县松旺镇的朱光葳在重庆出生,他跟随身负抗战重任的父亲朱为鉁将军奔波在抗日战场上。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朱为鉁解甲归田,在郁林县州珮乡(现玉州区玉城街道州珮社区)定居。 随后,朱光葳开始了刻苦求学的经历。1982年,朱光葳从电大毕业后,开始了在广西大学机械学院埋头苦干的20多年。这期间朱光葳写了不少论文,作了不少报告,给大学生讲过好几门课程,出席过各种全国、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参加过规格极高的国际学术年会。参加了为国防科大、北京航大、兵器部52所、四川东方电机厂等单位的《超声波振动切削装置》的研制项目。他还作为课题负责人和中科院半导体所合作承担了广西区经委下达的《超声波除垢器研制》和国防科大委托的《超声波材料合成》装置等科研项目,并在1992年获高级工程师职称。 2002年他正式退休,同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那时我就在想,退休后不应当是我求学生涯的终点。相反,这是另一个起点。” 2011年,朱光葳回到故乡博白,同时带回了价值近30万元的教学器材、办公设备和数百套课桌椅,捐赠给博白县松旺镇中学和松旺镇小学等学校,并每年组织大型的博白县朱子后裔学子奖学资助大会,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博白崇文重教的传统很浓郁。我只是想着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 如今,已经74岁的朱光葳教授正打算进一步修缮朱为鉁将军故居,他计划再立一座朱为鉁将军的铜像。事实上,他早在2011年就开始为修建朱为鉁将军故居奔波,在他们几兄弟的合力之下,朱为鉁将军故居建成了,目前正逐步地完善。 “这里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文化教育基地,也是我们兄弟姐妹永远铭记父亲教诲,对记忆的一种追寻。”朱光葳教授眼里流露出怀念的目光。 王保威:让古老喃嘟管焕发新生命 王保威赋予了喃嘟管另一种意义——艺术生命。在他之前,喃嘟管只是在每年农历七月十四的傍晚用以悼念先祖的乐器。那时的喃嘟管还很简单,只能简单发出三个音来——“喃、嘟、嗬”。 如今,王老已经76岁了,他接触喃嘟管已有50多年。这5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喃嘟管的革新,最终让这桂南古老的乐器大放异彩。2011年,王保威被认定为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喃嘟管的代表性传承人。 “我从小就非常着迷于音乐这种艺术。1961年我进入文工团工作,遇见了冯承华老师,他是一位技艺高超的乐手。”王保威说,冯承华不仅将他的吹奏技艺倾囊相授,还把制作乐器的法门也毫无保留传授与他。 1986年前夕,自治区准备举办全区民间音乐舞蹈大赛,其中有民间器乐的参赛项目。自治区群艺馆的作曲家苏以淑访问博白文化馆时,让王保威当场吹奏喃嘟管。“他听完我的演奏之后,就说必须要革新喃嘟管,传统的喃嘟管只能发三个音,太过于单调。”王保威回忆道,“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一定要做出能分出音色的喃嘟管,才有可能让这种古老的乐器登上艺术的舞台。” 王保威在经过无数个日夜之后,终于做出了第一代能吹奏三重奏的三支喃嘟管和一支独奏管。1986年10月,以他为主奏的三重奏小组参加了全区民间音乐舞蹈大赛,独奏《吹起喃嘟我心花开》获得了演奏三等奖,王保威还获得民间乐器喃嘟管改革奖。1986年12月,苏以淑为其量身定做喃嘟管三重奏《喃嘟乐》。带着新作品和改造后的喃嘟管,王保威和他的合作者进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并获铜奖。这个古老的乐器开始有了“艺术生命”,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当年跟着王保威一起进京的木箱子,王老仍一直带在身边。他通过不断的实践,将喃嘟管逐步发展成较完美的高、中、低三种不同音高、音色特点的可独奏、重奏的“喃嘟管”,外观也更美观。 “我没有太多其他的心思,只想着把这门技艺传承好,让它的艺术生命可以更长久。能有更多人喜欢喃嘟管,令它薪火相传,这就是我的愿望。”王保威笑着对记者说。 莫承振:让芒编工艺在世界舞台绚丽绽放 在博白县新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芒编产品展示厅里,3万多件展品令人目不暇接。这里是编织品的艺术王国,是对外展示博白芒编技艺的窗口,它记录着广西编织工艺美术大师莫承振传承先辈编织工艺、四代传人不断传承发展的过程。 真正令芒编走向辉煌、走出国门,是在莫承振这一代人身上。 1972年,莫承振家族祖传制作的竹编提箱在广交会上展出,成为博白县外贸公司第一个获得出口的编织工艺品,远销欧美、日韩、中东及港台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后,整个博白掀起了一股“编织热”的旋风。 1976年,打小跟着父辈学习编织技艺的莫承振,成为博白镇城东村莫屋东队成立的编织工艺厂厂长。“当时,这个小厂的生产资金非常少,手工编织技术还停留在那种单调乏味的层次上。要在编织行业里站稳脚跟,就不得不进行改革创新。”莫承振回忆道。 1980年,莫承振独立承包经营城东村莫屋编织工艺厂,并命名为“莫屋编织厂”。 在数十年时间里,当年的小厂一步步成长为驰名中外的博白县新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1990年“莫屋编织厂”更名为“广西博白县民族编织工艺厂”;1997年,他的工艺厂荣获自营出口贸易资格;2002年以来,荣获国家授予的产品专利权31个,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注册了“桂博·MBC”、“振强·MOZ”、“美博艺·MBCO”商标,2013年“桂博·MBC”荣获广西著名商标;2004年,荣获世界零售排名第一的沃尔玛公司绿色供应商资格…… 这一路上,莫承振几乎经过所有精彩的历程。他不仅继承了编织工艺的技术,而且开创了编织工艺新天地。他把原来单一的竹编生产发展到竹、芒、藤、草、麻、木等天然植物及钢、铁等五金材料的手工编织工艺产品,使产品远销海外。2007年,他荣获广西首位编织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在首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会上,莫承振亲手编织的作品“八桂宫灯”和“龙舟赛灯”分别荣获金奖和优秀奖。 “博白编织历史悠久,是博白人在独特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民间工艺,既是地域文化长期沉淀的产物,也是博白人适应环境并逐步个性化的结果。”莫承振深有感触地说,“我想把这门手艺好好地传承下去,这是我们博白的记忆。” 相关:博白文化标签 世界客家第一大县 作为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县,自北朝设县以来,博白客家人历经古代六次征战带来的迁徙,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以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厚重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厚德崇文、和善包容、团结进取、爱国奉献”的新时期博白精神。 博白县博物馆 位于博白县人民公园内,于1993年5月,由县文物管理所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合并而成。博物馆的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为两层仿古悬山顶吊楼式结构,陈列展厅面积800平方米。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225件(套),其中有96件(套)为国家珍贵文物。 字祖庙
金圭塘王氏宗祠
宗祠的建筑既具有客家围屋的特色,依照地理现状依山势而建,从门楼、牌墙、三厅、二厅、正厅都同建在一条中轴线上,而且每一座比前座高出一层,称步步登高。自建造至今,人杰地灵。 王力故居
松旺镇松茂村
宴石山摩崖造像
芒编
1979年秋天,在各种商品争奇斗艳的中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两套精美的芒编工艺品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产品来自博白,外商一见,大口称赞,要求大量订货。自此,博白的芒编工艺品生产拉开了序幕。 喃嘟嗬
绿珠传说 绿珠,生于南流江畔的绿萝村,是西晋时期权贵石崇的侍妾,历史上著名的美人。 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党羽孙秀趁机罗织罪名,派出甲士缉拿石崇,意图强占绿珠。绿珠从容地向石崇拜别,毅然决然从高楼跳下。 相传,绿珠坠楼后化鹤,沿着南流江,飞回到故乡白州故里。 中国桂圆之乡
桂南采茶戏
杂技
2014年8月17日,中国杂技家协会决定命名博白县为“中国杂技之乡”,这是长江以南地区目前唯一的中国杂技之乡。 南流江宝玉石 主产自南流江中下游(博白与合浦交界江段)的玉石,引起国内宝石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它色彩斑斓、硬度坚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来源:玉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