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图:童书妈妈读书会部分成员定妆照。 2016年2月27日,时差空间,童书妈妈第二次读书会如期开始了。 这次的书目是一本很有颠覆性的教育学著作——美国知名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的《教养的迷思》。它推翻了人们早已熟悉的“教养假设”,认为很多“专家”的说法是错误的,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和人格发展,反倒是同辈和社区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这种看法有没有道理?如果有的话,合理性在哪儿?再进一步说,如果承认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那么家长在孩子教育这个问题上是可以松一口气了呢还是更难了呢?家长们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到底能够做些什么? 本次读书会的八位报告人围绕上述问题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想法,新见迭出;报告形式也各有特色,比如裴小爽用和作者朱迪斯对话的方式,借助生动的卡通形象梳理了全书;而甜果妈妈则借用系统控制论的原理阐释了她对孩子人格发展的理解,这些都引发了参会者的兴趣和热烈讨论。 壹 几位报告人首先探讨了作者观点的合理性,基本上都认同环境特别是同辈影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三川老师基于以下两点愿意假设《教养的迷思》一书的观点是正确的: 其一,这本书是基于大视野写作的,作者为了编辑教科书,曾读过750份相关报告才得出了这个结论; 其二,本书的写作与出版无关任何学术利益、个人及家庭利益。 另外,三川老师认为自己的成长经验也佐证了书中的不少观点。 曹莹比较赞同书中“父母意味着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如果你不觉得快乐,那说明你做得太过头了”等七个观点以及书中对一些流行性、盲从性理论的批判。甄珍则根据书中的内容归纳了“专家们”犯的五点错误,认为这些错误跟孩子的成长环境、社会化的本质、学习的本质、遗传的本质、社会历史的演化相关。 裴小爽非常赞同哈里斯的观点,即“儿童教养不是物理学。这些研究受文化制约的影响,因为童年和父母教养是一个内在情绪化的问题,你不可能用测试物理学中的中微子与夸克的方式来测量它”。 裴小爽觉得虽然哈里斯的某些想法还没有得到试验证明,但这本书的确解释了很多难以解释的现象,或者解释得更让人信服。 曹弘同时参看了这本书的英文版,对中文版中的一些翻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细读这本书的基础上,曹弘认为孩子的成长是“先天 后天”的共同作用。“先天”部分主要是“基因”在起作用,“后天”的形成则主要是环境特别是“圈子”在起作用。孩子通过识别“圈子”的个性和特性,判断自己应归属于哪个“圈子”,同时在这个“圈子”内获得内部同化来实现社会化。 因此,家长首先应放轻松,把养孩子看作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孩子在适应新环境时,完全有能力根据新的环境发展出来新的行为,并据此来强化自己的人格发展。她认为“社会化”的问题是整本书讲的重点,包括求同、求异两部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群体关系的同化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群体关系的异化则是其人格发展的过程。但是曹弘遗憾的是书中基本上没有讲到“异化如何产生和发展的”,还有“人格发展是如何由异化过程中演变的”等问题讲得不是很清晰。 本期读书会上,甜果妈妈的报告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兴趣。甜果妈妈是航天工程师,还是一对双胞胎的妈妈。在甜果一个月时,甜果妈妈就感受到了他们性格的差异。因此,她开始大量阅读育儿书籍并加入了三川玲读书会。她非常赞同这本书作者的观点:承认先天差异,否定教养假设(即家长不能直接影响孩子人格),还借用了系统控制论建构了一个关于孩子输出人格的模型。甜果妈妈认为可以把孩子看做一个PID 控制器,其核心是孩子的大脑,孩子大脑一部分由基因决定,一部分受后天影响。 孩子的输出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而不是一个成功的大人。所有输入给孩子的东西经过孩子这个控制端的处理,才能够输出为孩子人格的具体表现,输入和输出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不是家长输入给孩子什么,孩子就会输出什么。孩子作为控制器,受三个方面影响——同辈环境、社会环境、家环境。其中同辈环境的影响是放大的,直接影响孩子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孩子们要在同伴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与他人的共识。而社会环境是大环境,是改变不了的,起着积分的作用,虽然不是直接改变人,却在缓慢地影响着孩子的输出。家环境中,父母提供基因,并且带孩子进行一些实践,这种亲子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对孩子成长起着微分的作用,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只是孩子实践中的 N分之一,因此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错几次没关系,不必过于自责或纠结;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亲子关系一直有问题,还是会影响孩子的。所以家长虽然不是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但是家长间接地参与了孩子的成长。这就是无法否认的家环境的意义。
【注1:执行机构—孩子 ,期望目标—成功孩子行为 ,Y(t)输出—孩子的输出 ,R(t)输入—孩子的输入 ,E(t)输入与输出间的差异。】【注2:PID_控制器—孩子的内部处理,P 放大—孩子与同辈关系,I 积分—环境 ,D 微分—孩子与父母关系、孩子与老师关系】 另外,报告人们也对本书的一些观点提出了疑问和不同见解。 比如孟洁认为这本书与其说作者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育儿理念,不如说是为我们提出了更多的疑惑和思考,而这种疑惑和思考的过程才更重要。孟洁的第一个思索是对书中“人格”的理解,她特意百度了“人格”的定义,认为人格的形成在于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另外她还对书里谈到的父母传承系统化的行为,提出了质疑。 最后孟洁提出了一个终极问题:教育孩子的意义最终是什么?到底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呢?她认为无论怎样,抚养孩子还是放轻松、顺其自然最好。 曹莹也对书中的一些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存疑之处,比如书中对“文化”的理解是不是变窄了;作者是不是忽略了时代和社会的差异性,对有些问题的看法过于绝对化;更重要的是作者提出问题后,并没有给出更好的办法,让人无所适从。 曹莹还结合当下现代化、城市化的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教养假设”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她认为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缺少机会去了解孩子成长的独特性。 而我们当下的社会相较于朱迪斯写作的时代又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分龄代替混龄,社会化的进程延缓推迟,因此父母环境的重要性要高于以往,特别是在孩子0-3岁时,家庭、父母的作用不可忽视。二是当今的高科技互联网时代与传统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个体生存环境要远远好于传统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群体对孩子的影响是否还会像以往那么重要?曹莹提醒我们不要从一个教养假设的偏激转向群体社会化理论的偏激。 贰 最后,几位报告人重点探讨了家长们在孩子成长中所起的作用。 三川老师发现有些父母看了此书后不但没有松一口气,反而背上了“原罪”的包袱,认为自己无法为孩子成长提供所谓的“学区房”或者是更好的成长环境,她认为父母在教养孩子上其实是有很多事情可做的。 首先,正如书中所说:“任何能在家里学习到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父母传授给孩子的”,父母能够影响孩子的地方非常多,父母能够提供家庭生活的见习和实习的机会,使孩子们能为未来的家庭生活做准备,而原生家庭的家庭关系、成员关系也很容易被传递到核心家庭即第二代家庭中去,比如说父母的相处模式就很容易成为孩子未来与伴侣的相处模式。 其二,孩子所在的家庭或家族,可以成为一个群体,有利于这个群体中每个个体的成长。 其三,父母拥有为孩子选择同辈的权利,类似孟母三迁一样选择一个较好的社区。其四,帮助孩子提升外表优势,使其具有一定的素养和品位。 最后,三川老师还探讨了关于阶层流动性的问题,比如同大院或者父母密友的孩子能够因为父母们价值观的相似而结为圈子,而一个较大的家庭或者家族也可以形成一个群体;书本和互联网能够让人们的思想趣味有离开原阶层的机会。另外,移民文化,比如“北漂”或“南漂”也是一种阶层流动的方式,这些“新移民”会自发地创造出一种更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新文化。而且无论大人和孩子都应该尽可能地去创造同辈,通过书本、互联网和趣味去主动选择和建立自己的群体,比如童书妈妈读书会就是这样成立的。 曹莹认为在个性化的时代,生存的起点是良好的适应性和成长性。家长们应该顺势而为,尽力而为,树立一种非阶段性的有别于短期发展的毕生发展观。教育的根本是家长及家庭良好的自我塑造与成长。家长应为了自己而成长,而不是为了育儿而育己。甄珍认为即使信奉了《教养的迷思》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家长们也不能从此做甩手掌柜,而是需要去发现孩子的特点,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并且尽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较好的同龄群体和成长环境。 首先,家长应正确认识到幼儿是一个具有独立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主动发展的生命体;他们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有自己的规律与特点,不同于成人。 其次,应有效的开展家庭教育,包括享受家庭关爱、带孩子走进大自然、鼓励孩子体验社会生活以及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等。甜果妈妈认为家长能够正确影响孩子期望的目标,让孩子自行在输出时做出调整;同时家长还可以对孩子的输出做出敏感的观察,及时有效获得孩子行动的反馈。 另外,既然孩子同辈对孩子的影响巨大,那么家长可以更好地选择孩子的同辈环境,包括社区、教育甚至移民以及提供机会帮助孩子扩大同辈环境。而阅读也能够很好地改变孩子的输出目标,因此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阅读。最后,甜果妈妈提出,青春期中孩子的困惑问题~~青春期是从孩子变成成人的一个过渡阶段,这个时候原有的期望目标已经改变,但是新的期望目标又不太清晰,所以这个阶段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以这个思路去处理青春期问题,很多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 张昱认为对孩子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他所在的具有同样价值观和兴趣的“圈子”,人的成长离不开群体,尤其是同龄人群体。父母无法阻止自己的孩子不被群体做负面的角色匹配,然而父母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她举了“家门口的足球队”的例子,认为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认识不少志同道合的的队友,锻炼孩子们的协作精神。因此,父母在帮助孩子选择课余兴趣班的时候,不要只考虑钢琴、围棋、滑雪等个人项目,而应该适当增加一些团体项目。另外,父母还应深入孩子的圈子去了解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够和孩子有话题可谈,深化亲子关系。最后,父母可以让自己的孩子的形象有吸引力,做孩子的社交智囊团,在关键时刻给他支招。 总体来说,父母应该尽力帮助孩子在面对社交时自信满怀,这样才能够坚决抵制可能发生的同辈虐待。 裴小爽梳理了书中的相关内容后,把家长们能做的事分成了三个档次:容易做的、不太容易做的和应该放下心态去做的。容易做的指培养孩子的技能、知识、习惯和兴趣爱好;在外表上帮孩子减少与群体的差异;善待孩子;帮孩子选择好的伙伴和群体等。不太容易做的指像亚洲人一样建立家族观念,把家庭营造成一个群体。应该调整心态去做的指不要太在意专家说的话,诸如每天应该吻孩子几次之类的;不要夸大和滥用“平等”这个概念,父母应适当行驶主动权;爱孩子不要刻意,要享受做父母的快乐等等。最后她提醒大家,大家都想当好父母,责任心都很大,但是往往太负责任就等同于不负责任,如果感到不快乐,那就是做过头了。 总之,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方面对很多问题应有所不为,如作者所说“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些,让家长的压力小一点儿”,顺其自然,享受一段亲子生命旅程就好;另一方面,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在很多时候仍大有可为,重点在于引领孩子一起走向与同辈和社区互动的广阔世界。 而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则在于促使我们跳出育儿书和“专家”为我们划定的藩篱,不盲从,常反思,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无论是育儿还是父母的自我成长都应如此。 备注:本文由第二次读书会新闻官郭凌云根据八位报告人的报告整理而成。本文图片来自童书妈妈读书会,因涉及肖像权利,请勿在未授权情况下单独使用。 郭凌云,五岁女孩的妈妈,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教龄十年。童书妈妈读书会成员。 关于童书妈妈读书会 在2015年年底,我的生日的那天,我决定做一件让自己开心,让别人也开心的事情,那就是找一批朋友来陪我一起读书,于是便有了童书妈妈读书会。 我们每个月深度阅读一个月书,并演讲式分享,每个人演讲的时间,是6分40秒。 读书会目前仅在北京开展,有三个组99名成员。 下次读书会招募在2016年12月26日,请留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