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道菌群失调原因

 昵称33479027 2016-05-20

 妇科炎症阴道炎菌群失调

  阴道菌群失调的“杀手”都有哪些呢?常见的有:

  1. 频繁性交:性交后阴道pH可上升至7.2并维持6~8小时,阴道自净作用遭到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容易发生炎症。实际生活中,有不少这方面的例子,如新婚妇女“蜜月期”容易患妇科炎症等。

  2. 阴道灌洗或盲目地用药液清洗外阴阴道:不少很“讲究”的女性,如同洗澡一样,几乎每天灌洗阴道,甚至还将手伸进去清洗,盲目地使用药物洗外阴或冲洗阴道,不但容易将致病菌带进阴道内,而且,由于洗液会改变正常阴道内的pH值,正常阴道内菌群分布相互制约关系遭到破坏,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造成阴道炎症,同时淋球菌、酵母菌、滴虫等乘虚而入,发生本不该发生的阴道炎、宫颈炎,甚至上生殖道的感染等,惹“妇科炎症”上身,这些女性朋友到医院就诊,往往也经常抱怨,“我平日里很讲究卫生啊,怎么得了炎症就好不了呢”。

  3. 长期应用抗生素:有的人可能比较“诧异”,抗生素明明是治疗炎症的,为什么用了抗生素反而又得了炎症呢?使用抗生素不当或过长,可抑制阴道内优势菌乳杆菌的生长,阴道菌群失调,可使其他平时本来不致病的细菌如假丝酵母菌(一种真菌,俗称“霉菌”)开始“兴风作浪”,占了上风,引发阴道炎如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俗称霉菌性阴道炎)等。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细菌性阴道病(往往是加德纳菌“兴风作浪”的结果)也是典型代表之一。

  4. 月经期、产褥期、人流后等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女性在这些特殊时期内,不仅阴道局部酸性环境遭到了破坏,如月经期前后阴道内pH值接近中性或偏碱性,产褥期、人流后的一段时间内,阴道有血液流出,局部自净能力被削弱,抵抗力下降,如果有致病菌“趁虚而入”,往往会导致炎症的发生。现实生活中,不少女性朋友正是在这特殊时期染上炎症的,如月经期前后阴道炎复发、产褥感染,人流后盆腔炎、流产感染等。

  5. 致病菌的侵入:外来致病菌如性病病原体淋球菌、梅毒带入到生殖道,致病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滴虫、衣原体等的感染,尤其是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存在时,便可引起炎症,甚至难以控制的盆腔炎、产褥感染等。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杀手”如穿紧身化纤内衣,穿紧身衣,卫生护垫不洁、过度肥胖以及本身患有糖尿病等等,不再一一赘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