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东南大学韦钰院士回校讲述阿尔法狗的故事

 广西老頑童 2016-05-21
同学,
你听说过‘脑’计划吗?
没有?

你知道谁是韦钰吗?

韦钰


 
韦钰院士要来啦 


 
韦钰院士要来了!
5月19日18:30
人文讲座报告厅(教三105)等你来看!




韦钰
本期人物
韦钰(1940.2.7—) 电子学专家。广西桂林人,壮族。196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李嘉诚基金会顾问,国家总督学顾问。

韦钰院士的经历
学习生涯: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
1965年南京工学院研究生毕业,1981年获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工学博士,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她在电子学领域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获多项科技成果奖。基于她对我国生物电子学开创性的贡献,1994年她当选为第一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且获得境外美、英、日、加等九所大学名誉博士。

1940年出生的韦钰,是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这使得韦钰的人生从一开始就与“第一”结了缘。“我们是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第一批射击队员,第一批航模队员……”她笑着说,1956年,作为南师附中的学生,她到南京工学院听刚从美国回来的两个教授做报告,其中提到电子学既有理又有工,特别有挑战性,很有前途。


结果她1957年就报考了南京工学院(现名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61年大学毕业的韦钰,受益于陈毅的“高教61条”,毕业后被选拔为本校的电子工程系在职研究生,不仅成为新中国大规模正式培养的第一届研究生,也成为当时唯一完整完成全部研究生培养过程而毕业的研究生,经历了10多年的蛰伏苦闷期。

科研之路

韦钰教授在电子学领域工作了40多年,做出了系统的和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生物电子学和建立分子电子学学科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她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8年,她赶上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出国潮。当年全国首次选拔100名留学人员,50名去美国,50名去德国,她有幸成为去德国留学的50名留学生之一。回国后,她的研究由电子学转向国内还没有人做的生物分子电子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学科。她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分子与生物电子学实验室,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


2002年以来,她在东南大学建立了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倡导并亲自参与推动了中国的“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和学习科学的研究,在东南大学建立了神经信息工程的学科,从事神经教育学对研究工作,担任国际MBE杂志编委。

教育先驱
1984-1993 她担任东南大学校长,是我国当时第二位重点大学的女校长,1993-2002 她出任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基于她对科学和教育的贡献,她获得过多项国内外的奖励,包括2004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授予的特殊贡献奖、被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60年做出特殊贡献的60位女性之一、2006年PuRkwa 国际儿童科学教育贡献奖和2010年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等。

1993年韦钰被任命为教育部副部长,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有专业背景的她为中国打开了现代化远程教育的大门。1994年,到世界银行开会的韦钰,听说了“信息高速公路”这个新事物。搞电子出身的韦钰敏感地感到这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不久,教育部和国家计委就形成了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建议报告报批,开始着手打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教育科研网”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对培养人才和中国整个网络事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

听说
韦钰院士要回东南大学了?
韦钰

2011年登陆微博,发出第一条微博!
95后东南大学网友:
@一只睡不醒的小懒虫:我很厚脸皮地将她分组在校友
@龙湖的后裔:您原来是我们的校长啊!!!
@李文正大大:关注了您的微博我感觉脑子都好使了
@我不颠又不倒好比六朝:听说您最近又要回东南大学了?
为什么说
又要回?
1 2
3

之前,韦钰院士曾多次回东南大学演讲,与东南学子亲切交流,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韦钰院士眼中的
教育

韦钰院士的观点:
宁可少赚钱,也要多陪陪孩子
错过脑发育关键期,损失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
“ 我的观点是建立在科学根据和实证研究之上,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智力资本和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脑的功能状态,取决于基因和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与人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受到的教育经历有关,尤其与0-3岁的早期发展有关。” 韦钰说。
二 
早期革命是违背教育幼儿发展规律的“革命”
记者:现在社会上早教班盛行,提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对这种现象批评也很多,您认为我们国家现在在儿童早教问题上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韦钰:早教班多是利益驱使,早教革命是违背教育幼儿发展规律的“革命”,我以前就批评过一个所谓的“早教之父”。真正的科学,每一个研究,一个问题,几百篇文章才能证明。科学研究证明,孩子5岁以前没有情景记忆,到6岁才记得住,你叫他死记硬背没有用,他会忘掉的。6岁前学知识是在给孩子增加压力。


  我提出过早期教育的八个要点:

一,营养、食品和环境的安全;
二,稳固、安全的依恋关系;
三,需要温暖、稳定、积极互动的教养者;
四,良好、互动的语言环境(听话、懂话和说话);
五,丰富、积极的学习环境(模仿和探究);
六,避免早期的忽视和伤害(防止处于长期慢性应激状态);
七,增加与同伴的社会性交流;
八,早期异常发展的发现、诊断和矫正。
IQ没有关键期,关键的是人的性格
1、“要按照脑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

  韦钰院士主张按照脑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指出脑具有可塑性,是逐步建构的,不同脑区发展的轨迹不同,会存在一些功能的关键期。脑的建构是基因和后天经历不断作用的结果。


  她认为,脑的发育期在出生以前和出生以后的20多年,而出生后有两个发展的关键期,第一个阶段是0到6岁,尤其是0到3岁这个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2至18岁。她指出,人们长期以来只关注到幼儿园教育,忽视了0到3岁这个关键期,恰恰在这个阶段会形成一个人将来控制不住情绪时候的性格,而且在四五岁之前,人的陈述性记忆是不连续的,大部分陈述性记忆会被忘记,因此这个时期应该重视情感教育。14岁时大脑并没有发育完成,处于人生第二个最重要的脑发育时期,是树立志向、建构社会认知最好的时期。


2、“IQ没有关键期,关键的是人的性格”

  韦钰院士认为:IQ没有关键期,关键的是人的性格。智商的高低,最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不至于毁灭一个人的生活,而社会情绪能力是决定人一生幸福的关键。


3、以探究式的方法学习核心概念


  韦钰院士主张以探究式的方法学习科学概念,认为探究式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自上而下的传授知识,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自下而上的建构知识的过程。探究式属于归纳性的方法,讲求怎么从周围的问题出发,掌握这个核心概念。



部分文字来源:微信公众号“雨果科普”、“江苏如东徐华”、中国教育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