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益民 采访整理|汪晓慧 我是公立医院院长,医院的天职是做好服务,提升医疗质量,希望医院不需要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考虑收入,我理想中公立医院的运营模式应该有像学校一样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首先是医院不需要过多地想收益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政府把医院硬件建设好,把人员配备好,把相应的设备购置好,院长负责管理医院。卫生行政部门采用相关的卫生指标考核医院的运行。 通过绩效考核以后,我们感觉到是累,但是医生发自内心喜欢。先是规范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渐地他有些喜欢的事情,他就不一定觉得是累,习惯了就不累。 还有其他的精细化管理,主要就是生活服务、病人照护服务,为患者着想,买餐订餐,需要吃什么,我们的餐饮部负责送到病人床前,也是方便患者。我们还邀请专业的陪护公司,为需要提供照顾的病人开展服务。病人照护服务适当收取费用。以前社会上就有,组织混乱,漫天要价。现在有组织地规范管理,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按照标准收费,费用大幅度下降,大概就是全部需要付的,最高的只需要120块钱一天,原来私人陪护都是两三百起。 这一系列的举措,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我们每年提高效率这个账,能节约医疗费用接近一个亿。但是我们总的收入没有下降,通过这一系列的费用控制,老百姓满意,能够看得起疾病,更多的老百姓来到了医院,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也就是说原来看五万个病人,收入六个亿,现在看六万个病人,同样也是六个亿,但是结构调整,“含金量”不会降低,反而更高。 对于未来,我们的想法是医院在整个大的医改框架下,限制规模的发展,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效益转变。我更倾向于向台湾医院学习,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实施标准化和精细化的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方便医院管理、方便医疗服务、方便患者就诊,向质量效益型去发展。当然我们要达到这个水平,肯定是短期内乃至很长时间都不可能,但是我们觉得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县级医院,因为要求大病不出县,向规模效益发展,这个难度还是挺大的。当然现在还可以鼓励民营医院发展,这也会弥补公立医院医疗资源的不足。 图|网络 编辑|汪晓慧 大健康Lab 由《经济观察报》温淑萍团队出品,聚焦医疗、健康领域,我们将持续呈现精彩原创新闻报道,旗下明星栏目包括: [中美医疗服务产业比较]联合专栏,权威解读中美医疗服务产业,探讨医疗服务产业领域前沿、高尖端 发展趋势,及提高方式和未来方向 [医疗前哨]先锋企业领军者洞察全球医疗新技术、新价值、新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