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感与翻译

 红瓦屋图书馆 2016-05-22

反感与翻译

——关于“小鲜肉”


    曾泰元

    近年来,“小鲜肉”成了热门的流行语,横扫网络上下。这个词汇原本似乎只是网络用语,后来新闻媒体逐渐采用,广为传播,现在就连一般民众也都耳熟能详。

    究竟什么是小鲜肉? 大家的看法或许还存在着分歧,不过一般而言,小鲜肉大抵不脱身材好、外貌佳的年轻男性。有人说文解字,说“小”指的是年纪,要年轻,十几二十几,“鲜”或指感情,要资浅单纯,或指皮肤,要鲜嫩洁白,“肉”指的是肌肉,要健硕精壮。

    媒体猎艳搜奇,发掘追捧了许多小鲜肉,乐此不疲。我浏览了这些小鲜肉的照片,觉得他们普遍青春洋溢,帅气健康、皮肤白皙,不少人还肌肉线条明显,堪称现代版的猛男。

    去年春,我到北大英语系举办了一场讲座,结束后系主任高峰枫和前系主任丁宏为请我到东门外餐叙。丁宏为是相交十余年的旧识,老友重逢,自是天南地北无所不谈。聊到了当红的“小鲜肉”,他难掩鄙夷之色,直斥这个热词低俗恶心,如此的反应却让我有点诧异。

    对“小鲜肉”这个词语的反感,我原先以为是个单纯的性别问题,想不到就连内人也站在同一阵线上。女人被物化,我们习以为常,男人被物化了,许多人却难以接受。

    “小鲜肉”的英文怎么说? 有人逐字直译,说是 little fresh meat。有人说,《新生六居客》 (Fresh Meat) 是英国当红的情境喜剧,讲的是六名大学新生自我追寻的故事,或可借用片名的fresh meat。有人说,何妨用汉语拼音把小鲜肉音译为xiao xian rou,以凸显小鲜肉在华语圈的意义与独特性。

    这几个建议都有些许道理,但时机还不够成熟,贸然实施,恐怕会让英语人士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其实美国早有类似的概念,他们称之为hunk,后来通行于英语世界。什么是hunk?英国 《剑桥高阶学习词典》 (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的描述浅显而详尽,指的就是“体格强健、年轻迷人的男性”(an attractive man who is often young and has a strong body)。这个hunk传统上翻成“猛男”,放在当今华语圈,和“小鲜肉”或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可供参考的是,2014年南非英语媒体用了 Hunky boy band One Direction coming to SA (小鲜肉团“一世代”要来南非) 的标题,以hunky boy来形容少男天团“一世代”(One Direction)。2015年,美国媒体介绍了珍妮弗·洛佩兹(Jennifer Lopez) 主演的电影 《隔壁的男孩杀过来》 (The Boy Next Door),里面就提到了the hunky boy next door (隔壁的小鲜肉)。其实,60年前的1956年,美国天才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 (Sylvia Plath) 在日记里记录她和未来夫婿泰德·休斯 (Ted Hughes) 的初识,就是用俏皮的hunky boy来描述这位英国的桂冠诗人。类似的例子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有人建议把“小鲜肉”翻成young hunk(年轻猛男),同样借用了hunk (猛男) 这个关键词。谷歌搜索显示,这个young hunk似乎远比hunky boy普遍常用,然而young hunk的中心词是hunk,语义以此为核心,我们先想到肌肉大块、线条夸张的猛男,之后才会想到年轻。而hunky boy的中心词是boy,语义以此为核心,我们先有的是男生的稚嫩单纯,之后才开始带点猛男般的色彩,像猛男而不等于猛男。young hunk (年轻猛男) 和hunky boy (猛男般的男生) 都是正确的英文,却给了我们略为不同的联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