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当自强:百年石氏伤科传承和发展

 大闲人 2016-05-22
日期:2016-05-22 作者: 来源:文汇报
  • 图片说明: “大师班”首批学员詹红生拜师名中医石印玉 (右)。


  • 图片说明: 石筱山、石幼山先生在中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开展教学,开中医骨伤科学高等教育之先河。


  • 图片说明: “大师班”学员在甘肃游学合影。除了甘肃,“大师班”还走进云南、东北,他们去游学,去拜师,去取长补短。


  • 图片说明: 詹红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石氏伤科医学中心、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


  • 传承了近150年的上海石氏伤科是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个骨伤流派之一,以石氏伤科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学科,也是教育部评定的国家重点学科。作为海派中医流派石氏伤科传承研究基地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在2005年组建了石氏伤科医学中心,建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百余年的传承和发展成就了一代代的名医,如今的石氏伤科,弟子逾千人,遍及海内外,无论是在学界还是百姓心中,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上海石氏伤科源流述略

      石氏伤科约在1870年由无锡迁至上海。肇始于石兰亭 (讳蓝田),习武理伤,皆有造诣。奠基于石晓山 (讳荣宗,1859-1928),先生自幼熟习拳棒,至晚年仍对接骨入骱纯熟而敏捷。设诊所之外,他还参加学术组织“中华医学研究所”,担任评议员,在该所附设医院担任伤科主任,平日好与同辈谈论学术经验,对各科的理论和治疗都有一定认识,尤其推崇明·薛己所体现的“十三科一理贯之”学术思想,对伤科“兼邪”的施治尤多心得,对针灸的应用,亦颇擅长。

      发展而声誉卓然的是石筱山 (原名瑞昌,字熙侯,1904-1964) 和石幼山 (原名瑞珣,字熙伯,1910-1981)这一代。晓山有三子,长子石颂平(原名瑞清,1884-1921) 继承父业,且对外科疾病诊治亦有造诣,惜英年早逝。因此,当时分别在神州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就读的筱山、幼山先后辍学,在父亲诊所襄诊。1929年起共设诊所,至1933年诊所由老城区的新新街迁至当时法租界连云路———日益发展的市中心,声名日盛,及20世纪40年代中期已为“沪上伤科名家”。先生纳徒多人,50年代成立上海中医学院,在附属医院开诊教学,兼任教职,亦参加学术团体。

      石氏的第四代传人有石纯农 (颂平子)、石仰山 (筱山子)、石凤珍 (筱山女)、石印玉 (幼山子)、石鉴玉 (幼山子)、石凤霞 (幼山女)、沈蕴新 (幼山媳)、石蕴华 (第三代堂姪)。筱山先生的高徒有梁劲予、杨锦章、诸方受、罗济平、沈德骅、蒋立人;幼山先生的高徒有陈国昌、奚鸿昌;由中医学院组织结对的学生有陈谟京、诸福度、曲克服、陆品兰、施杞、施超。

      第五代传人更众,21世纪以来,第六代、第七代传人正在成长,他们遍及海内外。

      围绕学术谋发展

      对一个学术流派而言,学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成为流派的灵魂和生命线。

      从石氏伤科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第二代传人晓山先生在繁忙的诊务之余,还积极参与当时的学术组织“中华医学研究所”的活动,与同道切磋交流,取长补短。他还大量阅读中医典籍,用于临床,特别是从明·薛己的“十三科一理贯之”学术思想中得到启发,提出并奠定了石氏伤科在整体观指导下调治伤病的学术思想根基。

      第三代传人筱山、幼山进入上海中医学院兼任教职,在附属医院开展诊疗教学,编写 《伤科》 讲义,并在学术团体担任职务,系统整理石氏伤科学术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鲜明的学术观点,奠定了石氏伤科的学术地位。

      第四代传人石仰山、石纯农、石印玉、施杞等在当代发展中各有贡献,如石仰山领衔与药厂合作把祖传伤药膏三色敷药制成巴布剂紫荆消伤膏上市,影响更为拓展。石氏正骨疗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石印玉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创建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坚持“传承和发展石氏伤科学术精华、培养和造就中医骨伤创新人才”的指导思想和以“临床为基础、科研为导向、教学为根本”的工作方针,根据疾病谱的变化和中医学的特色,确立了“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损”的主攻方向,围绕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腿痛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和技术方面都有创新。特别是经过众多石氏伤科传人近30年的努力,石氏伤科由一个家传的学术流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作为一个临床学科,百姓的口碑始终是评价其优劣的首要标准,正是因为石氏伤科致力于研究和创新,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在百姓中赢得越来越高的赞誉。

      同时,石印玉教授于2010年倡导成立“石氏伤科学术联谊会”,利用互联网加强海内外石氏伤科传人的联系,促进石氏伤科与其他骨伤科同道的交流,每两年还举行一次线下的集中交流。在前不久的第四届石氏伤科联谊会上,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石氏伤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还设立了首批九个二级工作站,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闸北中心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医院、苏州市中医院、扬州市中医院、无锡市中医院、台湾桃园市明江中医诊所、香港骨科中医院。这标志着石氏伤科流派将系统完整地向海内外推广,造福更多百姓。

      厚积薄发育人才

      医学人才培养要求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皆强,因此具有知识结构多元、培养周期慢长的特点,骨伤科尤其如此。随着院校教育的兴起,在人才培养效率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石氏伤科也紧紧抓住机遇,如第三代筱山、幼山先生先是分别就读于当时的神州中医专门学校和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之后再跟随父亲襄诊学习伤科。两位先生随后也亲身投入到院校教育之中,担任上海中医学院教职,从而开启了家族以外的传承,经过50多年发展,使传人数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目前,石氏伤科传人数量逾千人。

      在高校专业设置调整时期,上海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本科不设骨伤科学专业,而是在夯实全科基础后,到了工作岗位或研究生阶段再着重进行骨伤科专业训练。这种理念和做法现在看来是有远见的。

      百尺竿头不停步

      今天,以石氏伤科为基础构建和发展起来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在整体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方面居国内先列。

      建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曙光医院骨伤科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石氏伤科流派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与关节病理学”科研三级实验室、国家级和上海市石印玉名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海派中医流派石氏伤科传承研究基地,还担任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膝骨关节炎协作组组长单位。

      以“慢性筋骨病损防治研究”为主攻方向,我们的研究涉及脊柱病损、骨质疏松、骨关节病、伤科手法、石氏伤科学术思想等。现有在研课题50多项,其中,国家级12项。

      创制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密骨胶囊”、治疗骨关节病的“养血软坚胶囊”、“芍药舒筋片”、“怀珍柔肝胶囊”和“金利胶囊”、治疗退行性筋骨疾病的“参蝎止痛胶囊”和“抗骨质增生合剂”、治疗胸胁摒气伤的“活血理气合剂”、治疗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新伤合剂”、治疗急慢性软损伤的“膜韧膏”等中药内服和外用 (膏药) 制剂。

      特色诊疗技术有治疗颈椎病的“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麻醉下手法松解整复技术”和“单穴深刺电针技术”、治疗肩周炎的“麻醉下肩关节粘连松解技术”、针对脊柱关节筋出槽骨错缝的精确定位定向整骨手法技术,以及石氏伤科导引八法、石氏伤科强筋健脊功法等。

      师承教育体会深

      最后,我尤其想说说成为“大师班”首批学员后对师承教育的特别感受。在大师身边工作和学习,也更容易接触到更多其他大师,我们石老专门请了大师级的医生来我们医院看病,教手法,这丰富了我们的专业视野。

      参加“大师班”后,我们也接触了更多非骨伤专业的大师,比如“大师班”请了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老师给我们讲文学、讲历史、讲哲学。最近在上海交通大学的集中授课中,又请到其他很多学科门类的大师,我们有机会可以不断地学习、提高。

      “大师班”还走出去,去游学,去拜师,去取长补短。我们这个班的第一站是甘肃。当地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很深,中医家喻户晓,老百姓看病首选中医,医生开方子也先开中药,当地政府还有很多政策支持中医。这都促成中医药在当地发展得很好。

      在甘肃,我们还赶上“五级拜师”———三级医院带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带一级医院,一级医院带乡医院,乡医院带村医院,这种五级师承制度培养了一批批中医团队,这对我们的感触很深。

      我们也去往西南边陲,在中缅公路的云南地域,我们在一个乡镇卫生院目睹着当地医生“原生态”的工作状态:简单的陈设,几个病人围在一个医生的桌边,就像家人聊家常一样,气氛融洽,医生开的是中药饮片处方。中医药在那里普遍地使用着。其实,后来无论去东北,还是在西南,我们的一个相同感受是中医药在全国各地是深入民心的,是有广大需求的,而且民间有很多中医底蕴很好的老师,他们还在用中医中药防病、治病。

      我们也去到台湾,在慈济大学举办了海峡中医论坛。台湾的中医非常重视临床研究,重视中医传统治疗的思维,重视积累病例,他们能拿出很多远期随访的资料。

      这些访学给我一个很强烈的感受:我们中医有数千年的积淀,最近一两百年仿佛被压在火山上,但很快就要迸发出来了。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中华文化要弘扬,我们需要中医,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但不能飘飘然,要脚踏实地地走好脚下的路。

      前不久,“大师班”第二轮启动了,新加入41位中青年专家,我们形成了学术共同体。作为承前启后的学员,我感觉中医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结合,要院校教育和师承培养结合。同时,我们还要开放心态,中医传承已不是过去的一门一派,而是要走去,要取长补短。

      我们这代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责任,就是怎么把学到的东西传下去。我们要探索新的育人模式。近两年大家非常关注互联网教育,现在我们也在中医药大学的统一部署下开始做“慕课”。我承担了一个慕课微课程的拍摄,我们专门设定了5个访谈的选题,请来石老,问他问题,由石老现场解答。这门慕课共有500分钟的微课程,预计6月上线。不仅我们的本科生可以看,这也将是一个面向全世界的传播。

      我们还做了一个面向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视频公开课,已经在教育部的爱课程和网易公开课等平台上线,这些课程主要是介绍中医骨伤科的特色优势,提高非医专业的人对中医的兴趣。“大师班”首批学员中已有15位都在做慕课,都已经到了后期的制作阶段,最近将陆续上线。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这种借助现代教育的传播模式来扩大中医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