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业态——P2P网贷野蛮生长。随之而来的是,因为监管缺失、经营不善,或经营者动机不纯,P2P平台频频“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现象时有发生。 2014年全年跑路平台122家,2015年跑路平台数量骤增,达1302家。P2P跑路停业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大多数情况是首先提现困难、继而水军在公共论坛和QQ群发表言论维稳,再到平台主要负责人失联以及网站无法正常打开,最后投资人报警。 这些问题平台公司的出现有几种可能性,打着P2P名义来骗钱的纯骗子公司,假借P2P给自己集资的伪P2P公司,风控没做好借出去钱收不回来的经营不善型公司……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总结下这些问题平台存在的问题(附录2015年P2P死亡全名单) P2P平台死亡原因及案例解析 一.恶性竞争 近两年P2P平台呈爆发式增长趋势,数量突破3000多家。由于同质化严重,则出现恶性竞争,不少平台为了抢市场,甚至赔钱烧钱。由于投资者投资理念趋于理性化,所谓的烧钱也引不来客户。加上平台泛滥,成本大幅提高,缺乏盈利,公司没落,自然不是跑路也破产了。 案例解析—宜信 平安 2015年12月17日早晨,中国平安信保武汉分公司一名业务员与小贷公司宜信员工发生械斗,在冲突过程中,平安员工持刀致宜信员工一人死亡,两人受伤。据悉,两方冲突起因疑为争抢小贷业务。事情起因系双方因争抢小额信贷客户,进而发生武力冲突。该事件或是源于宜信信贷经理,抢去原本属于平安信保的业务,故引起械斗。 宜信和平安员工闹出的死伤事件让业内震惊,这背后,反应的是P2P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和非良性发展。在最近这次恶性事件发生之前,P2P行业已经长时间的陷入这种恶性竞争当中,眼下,P2P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借贷客源的疯狂抢夺,这种情况的频繁出现导致平台之间恶性竞争越来越加剧。在这样的恶性竞争下,大批的中小型P2P平台必然会走向灭亡。 二.非法集资 部分问题平台并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投资人较高的回报。首先非法集资在根本上就说违法的,不被法律所认可的行为,其次,问题平台在筹到钱后资金去向不明确,给投资人的只是“空头支票”,所以,死亡是必然的。 案例解析-e租宝 e租宝是典型的非法集资案例。从2014年7月“e租宝”上线至2015年12月被查封,“e租宝”相关犯罪嫌疑人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虚构融资租赁项目,持续采用借新还旧、自我担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累计交易发生额达700多亿元。“e租宝”除了将一部分吸取的资金用于还本付息外,相当一部分被用于公司高管个人挥霍、维持公司的巨额运行成本、投资不良债权以及广告炒作。最终导致的后果是公司倒闭,高管被抓。 三.管理不善 1.风控能力差。许多平台风控能力较差,逾期、坏账情况严重。如果P2P平台的风控能力一般,对平台的借款人资质审查不够到位,那么就会造成平台借款人总体资质较差,借款人逾期甚至赖账的情况不断增加,直接提升了平台的逾期率和资金坏账率,一旦这种情况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么将直接导致P2P平台死亡。 2.从业人员专业不过关。许多问题平台在经营过程中进行疯狂的招聘,门槛低,审核不严格导致了平台的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在危机来临时这些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的预判和处理,导致整个平台系统瘫痪,最终死亡。 案例解析-中联乐银 中联乐银是典型的管理不善而倒闭的平台。这家网贷公司虽然挂出很多标的,但实质上投资人的大部分资金都借给了一家当地的船企。在获得了船企的资产抵押后放贷,并且船企愿意付出较高利息,也较为稳妥。但付出高昂利息以及不能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的船企风险很高,最后平台提款困难,投资人则漫长等待船企回款或处理船企资产,中联乐银形同虚设,沦落倒闭。 四.资金链断裂 几乎每年年底都是P2P平台跑路的集中期,这不是偶然,主要是因为一到年底,投资人急需资金,提现的人多,而投资的人变少,但凡资金实力差一点的平台,面临这种集中的巨大的兑付压力,将避免不了资金链断裂的悲剧,最后只得无奈跑路。 案例解析-财行者 近日,一张照片在P2P投资圈内流传,一名戴眼镜的男子跪在办公室地上道歉。据称,这是P2P平台财行者的CEO刘浩在投资群里发布的。据了解,刘浩下跪可能与平台资金链断裂有关。财行者于2014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注册资本2亿元,自2015年9月15日至今,财行者共发布90个标的,成交量达154亿元,投资人数为2312人,平台总待还金额达6.06亿左右。财行者自2015年12月底就开始拖欠回款,疑似资金链断裂。据称,平台曾推出高额返现活动,投资1万元即可返利600元,年化利率可高达72%。临近年关,投资人大量回笼资金,导致平台出现兑付危机,一些问题平台无法解决兑付问题,能做的只能是停兑跑路。或许,财行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五.诈骗跑路 一些问题平台的本身动机就是不纯的。成立P2P平台主要是为了自融或搞资金池。这类型的平台发的一般是假标,资金流动主要是靠借旧还新,一旦没有新资金流入或者资金被挪作他用,旧账没法还上,资金无法正常流动,也将面临较大的挤兑压力,如果平台没法应对,那也只能跑路了。这是一种典型的诈骗行为。 案例解析-美贷网 P2P美贷网涉嫌自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近2亿元一事持续发酵半年后,美贷网实际控制人、香港成报传媒董事局主席谷卓恒日前被深圳罗湖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为由列为网上追逃人员。美贷网被怀疑诈骗是在2014年11月20日,美贷网第一次在其网站发布美贷网、中融资本、信达财富资产重组公告,公告以资产重组为借口停止提现。随后,美贷网发布美贷网承担中融信达债权债务公告,2014年12月5日发布三家重组需要延期公告;2015年2月8日,发布春节放假公告,称“2015年2月25日正常上班,放假期间,网站在线充值、投标功能正常运行,不处理提现申请”等。而从去年11月20日起,美贷网就再没有允许提现过,一再以各种理由推托。最后美贷网遣散了公司所有知情人员,从此人去楼空。据媒体报道,美贷网老板为老板为诈骗惯犯,曾先后多次诈骗巨额财产。 问题平台出事前的先兆 一、疯狂发标,尤其是短标 如果发现平台在某一天或某段时间突然异于平常疯狂地在发标,尤其是那种天标、秒标,那么投资者就要注意了,这种吸金欲望突然如此强烈的平台明显不正常。这有可能是平台在跑路前想要好好“捞一笔”的征兆。 二、长时间未发标 相对于上面的疯狂发标平台,有些平台则是以各种理由暂停业务,长时间没有更新标的,之后就没有下文了,甚至就直接消失了。 三、提现速度变慢 如果平台的提现时间突然间增长,则有可能是大部分资金被公司抽走导致的资金流动不畅,这也将是平台准备跑路的信号。 四、频繁更换办公地点 经常更换办公地点的平台,投资者们要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平台不正常经营的一种征兆,例如,去年深圳e租宝的职场在半年内就更换了好几次。所以,选择P2P平台是还是尽量选择在固定地点办公时间较长的平台。 五、拖欠员工工资。 平台如果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那就意味着平台的资金严重紧缺,那些发不出工资的平台,基本上会在两个月内出现大规模的兑付问题,继而跑路。 如何辨别P2P平台的安全性 1.投资回报率是否超过同期水平过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或许是借贷方为迅速吸纳自己打出的幌子。投资人在投资时不要仅仅只看到平台表面超高的投资收益率,而忽略了隐藏在背后的巨大的危机。 2 . 投资资产信息是否存在披露不完整现象。投资人在投资前一定要对平台的资产信息进行全面调查,即了解平台在吸纳资金后的用途,资金流向问题。 3.是否过于夸大宣传无风险高收益误导投资者。但凡是投资几乎都是有风险的,一些问题平台宣传高收益的同时还宣扬无风险,典型的欺骗行为。投资者需冷静对待,对投资风险要有全面的认识。 4.第三方评级机构给予评价是否过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对平台要有全面了解,借助网络信息查询该平台是否有第三方机构进行过评级。评级过低必然存在问题。 5.是否实行资金第三方托管。正规的P2P平台都有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绝不会踩踏红线。很多P2P网贷平台为了打消投资者的安全疑虑,会主动启用第三方资金托管服务。所以,我们了解一个平台,看他有没有第三方资金托管,有没有和银行合作或者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是最直接的方法。 附录:2015年度P2P平台死亡名单 |
|
来自: interviewabc > 《文件夹1》